1土壤管理
為了保證獼猴桃豐產優質,其土壤應具有以下特點:(1)土層深厚。在粘重土壤中,受到機械碾壓與畜力踐踏因素影響,植物根系多生活于地下30 cm土壤中;在疏松土壤中,根系朝下可深入至4 m,且很多根系集中在45 cm左右土壤中,整體營養吸收面積較大。在深厚土壤中,土壤情況可有效滿足獼猴桃根系生長需求,便于形成較大的根系網,更好地吸收深層土壤中的礦物質。深層土壤溫度不會產生較大變化,可以防止根系受到低高溫等因素影響。(2)固液氣三相組合比例合理。為了促進植物生長,其生長所需的土壤孔隙范圍占比在55%左右,孔隙當中空氣與水占比各為50%。這類土壤具備較強的通氣性,且根系可以正常呼吸,另外土壤水分供應很足,便于根系生長發育。(3)土壤有機質含量很高。獼猴桃要生長發育、豐產優質,土壤有機質含量需在2%以上。
1.1改土深耕
在種植前,果園要深翻50~70 cm,如果條件允許,深翻前每公頃應準備4.5萬kg有機肥撒入地面,深翻入土。
新建果園通常于每年秋季進行擴穴改土,結合擴穴施入有機肥,在不施化肥的情況下,有機肥施用量要達到120 kg/hm2以上,才能滿足獼猴桃對營養的需求。第二年秋季再從去年深翻邊緣朝外逐漸擴穴深翻,全園3~4年完成深翻改土?;靥顣r,可以將農家肥、化肥與上層熟土混合填入底層,將原底層土壤放到最上層,加快土壤熟化。
在成年果園復墾期間,多將樹干作中心,按照從里到外、從淺到深的順序來復墾,其深度控制在10~30 cm,避免傷害3 mm以上的粗大根系,然后將土與農家肥混合施入。
1.2種草保墑
為了提高前期果園經濟效益,可在定植頭2年,在行間套種黃豆、花生等豆科作物。成年獼猴桃園可在行間間作紫花苜蓿、三葉草、鼠茅草等植物,每年收割3次,割下的草直接覆蓋在樹盤周圍的地面上,4~5年翻壓1次,空閑1~2年后再重新播草。種草期間可提前留出1 m左右的營養帶。果園間作與生草能改善果園小氣候,促進果樹生長,同時合理應用園區土壤與光照條件,改善土壤環境,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
1.3樹盤管理
獼猴桃根系為肉質根,且多分布在淺層地表中,受到雨水與灌溉影響,常常導致根系外露,與此同時,還會受到高溫影響,所以應做好樹盤管理工作,便于根系生長。在灌溉后中耕,切斷土壤毛細管,合理控制土壤蒸發,確保土壤保墑。亦可通過樹盤覆草,抑制雜草生長,確保土質疏松,避免土壤板結。根系外露時要進行樹盤培土,避免內表土遺失,防止須根裸露在地表,以免受到干旱與高溫等天氣影響。
1.4果園覆蓋
選擇覆蓋果園,以透氣性好的沙壤地為宜。在粘重低洼地的果園地覆蓋,易造成果園受澇漬,透氣性差,應謹慎選擇。果園覆蓋不僅能避免水土流失,控制雜草生長,增加土壤養分而且還能節省勞動力。覆蓋材料可使用作物秸稈或青草,覆蓋時間最好選擇在秋季,在覆蓋以前結合噴灑農藥,施用基肥,澆灌越冬水,上面覆蓋1層農作物秸稈,有利于保護果樹根系。覆蓋厚度一般為15~20 cm,覆蓋秸稈后,要注意防火。幼樹將隨著年齡的增加需加大樹盤覆蓋面積,成齡園樹成帶狀覆蓋,覆蓋物距離根頸部30 cm,留出根頸部,可以避免對根頸造成危害。隨著覆草的腐爛,覆蓋要連年進行,保持厚度,覆蓋4年左右,對果園進行1次深翻。深翻應趕在秋施基肥時進行。將已經腐爛的農作物秸稈翻于地下,并進行澆水冬灌。上面繼續覆蓋新的農作物秸稈。
2施肥管理
獼猴桃生長旺盛,枝葉繁茂,結果多而早,每年要消耗大量的養分,全年一般施肥3~4次。根據土壤、樹齡、樹勢、掛果量等情況適時適量施肥,及時滿足獼猴桃不同生育期對礦物質營養的需求。獼猴桃施肥可分為追肥和基肥2種。對于追肥來說,主要做好萌芽肥、促果、壯果肥等追肥。對于基肥來說,主要做好秋施基肥。
(1)早春催芽肥:春季伴隨土壤解凍,樹體逐漸開始活動,這一階段施肥有助于促進植物萌芽開花與新梢生長。催芽肥料應在發芽前施用,這時期應將氮肥作為主要肥料,同時施加少許的磷鉀肥料。通常情況下施肥標準為:對于4年生的樹木,通常每公頃土地施加氮肥135 kg、磷肥60 kg、鉀肥60 kg。按照撒施法進行,施肥后澆水1~2次。
(2)花后促果肥:落花后1個月為獼猴桃果實生長關鍵期,這一階段果實長速較快,體積會不斷增加。缺肥將導致果實生長受阻。促果肥應在落花后1個月內施加,選擇速效復合肥或液體肥料,配合施加中微量元素肥料。一般4年生的植株可施加磷酸二銨0.3 kg。
(3)盛夏壯果肥:為了充實果實,提升單果重量與品質,促進花芽分化,可在6月份追施1次磷鉀肥。為了促進枝梢成熟,保證營養貯存,應向葉面噴灑1次氮肥。這一階段可向葉面噴灑鈣肥,便于提高果實耐貯性。葉面肥料應使用濃度為0.3%尿素液與0.5%磷酸二氫鉀。
(4)采果施基肥:在秋季果實采收后,葉片功能減退,養分逐漸減少,這時應及時施入基肥補給樹體養分?;室杂袡C肥為主,輔以速效化肥,依樹勢、樹齡、產量等,采用條溝、環溝的方式進行施加。施肥量一般應占到全年總施肥量的60%以上。施用微量元素化肥時應與農家肥混合后施入,以利微肥的吸收利用。農家肥主要以廄肥(豬、牛糞等)、堆肥、餅肥(菜籽餅等)和人糞尿等為主。農家肥等有機肥一定要經過腐熟后施用。每株獼猴桃成年樹每年應施腐熟豬牛糞50~100 kg或少量兌水腐熟的人糞尿100~150 kg、鈣鎂磷肥1 kg、腐熟餅肥2~3 kg和硫酸鉀0.5 kg。
3水分管理
每年5~7月是獼猴桃果實發育的高峰期,即需水臨界期,這一階段主要提升澆水次數與數量,確保地表干濕交替,結合水位深淺控制澆灌次數在3次左右。
生長前期控制水分含量。這個階段獼猴桃相對耐旱,冬灌保墑效果較好。每年3~5月需合理控制澆水量,如果冬春季雨雪量正常,則不用澆水。在采果前1個月,應合理控制澆水量與次數,如果這一階段澆水較多,勢必會影響果實品質。
根據樹齡與樹木長勢進行澆水。對強旺樹木而言需澆灌少量水,幼樹與弱樹需增加澆水量。當土層淺沙且保水性較差時,可增加澆水次數。在旱年可多次澆灌,澇年則減少澆灌。
經過冬季翻土整地,提升上水口高度,保證澆水快且不積水。改變稻田區為溝滲灌。同時按照樹行培育高壟滲灌,便于合理保護樹干,避免土壤板結。改變漫灌成隔行灌,間隔澆灌。
獼猴桃根系具有喜濕潤、怕旱、不耐澇的特點,若田間積水,很容易導致根腐病產生。所以,需開挖排水溝,避免雨季澇災。尤其在淺地下水位的園區,遇到陰雨應立即排除積水,同時運用高壟栽培技術可以有效防止澇災。
(山東省莒縣長嶺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葛明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