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社會各界對于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因此,林業的發展逐漸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隨著林業的發展,造林綠化后的林業技術工作也愈發重要。造林綠化技術工作對于緩解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有著重要意義,它可以保證樹木的正常生長,解決病蟲害威脅,提高林下經濟效益。另外,造林技術還可凈化空氣,緩解環境污染。目前,中國造林技術水平仍然較低,與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需提高對于綠化造林技術的重視,加快林業發展速度,使得造林技術滿足新時期發展要求,提高林業經濟價值。本文分析了內蒙古自治區造林綠化技術工作現狀,以期促進內蒙古自治區林業的發展。
1內蒙古自治區林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提供就業機會
內蒙古自治區林業的發展,不僅保護了生態環境,更提供了許多就業崗位,讓人們有了更多的就業機會。目前,內蒙古自治區林業發展的就業崗位已初見規模[1]。
1.2森林面積增加
綠化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內蒙古自治區森林面積,解決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但就目前情況來看,部分農戶仍然沒有重視森林資源的利用與保護工作。
1.3森林產品不完善
內蒙古自治區森林面積雖然廣闊,但資源量較低,使得內蒙古自治區森林產品不完善,嚴重影響了森林的經濟效益。
1.4相關體系不成熟
就目前情況來看,內蒙古自治區林業造林綠化技術工作還存在不足之處,相關體系并不成熟,很多林業生產問題難以得到有效解決。
1.5林業技術人員綜合能力不足
首先,造林綠化技術專業性較強,如果缺乏相應的專業知識很難保證工作的的正常進行。而許多林業工作人員并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缺少林業技術工作相關專業知識。其次,森林面積較大,相關管理與維護工作難度較大,又缺少專業的林業人員。在此情況下,森林管理與維護工作難以細化,工作效率較低,在工作中容易出現更多的錯誤,影響到內蒙古自治區的林業發展。
2綠化造林技術工作要點
2.1綠化維護工作
2.1.1提升樹木質量
在綠化造林后提高樹木質量非常關鍵。首先要選擇高品質并具有較強抗病蟲害能力的樹木進行栽培,從根本上保證樹木質量。要及時對一些長勢不佳或出現病蟲害的苗木進行清除,避免病蟲害蔓延。在種植后要及時除草、施肥,保證樹木的正常生長。
2.1.2合理砍伐
目前,砍樹伐木仍舊是對于森林危害嚴重的行為。但木材又是重要的材料,不可能從根本上禁止樹木的砍伐。因此,需提前設定好砍伐區域,并根據具體砍伐情況制定后續管理措施,保證砍伐行為不會影響森林資源,確保林業的健康發展。
2.1.3林木品種改良
在綠化造林后,對于已有林木的品種改良工作也同樣重要。需及時改良殘次林木,保證森林的健康發展,提高林木質量。
2.2創新林業生產技術
有關部門首先應加大優良林木品種的研究力度,培育出抗病蟲害能力優秀、產品質量合格的林木品種,促進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提高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作用[2]。同時,保證林業技術創新研發資金充足,有關部門應積極拓寬融資渠道,為林業技術創新提供有力的經濟保障。
2.3培養林業工作人員
林業部門首先要擺脫以往觀念,大力培育林業技術人才。其次,林業部門需加強林業工作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做足文化建設工作,讓林業技術人才認識到林業技術的重要性,及時更新自身林業技術知識,進一步提高林業發展的科學性。2.4多樣化的林下經濟發展模式
多樣化的林下經濟發展模式不會對森林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同時還可發展經濟。因此,發展多樣化的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可以更好地提高森林經濟的發展活力,有助于解決中國現存的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問題,也為今后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在林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為了更好地使其發揮經濟效益,需提高對于林下經濟發展的重視程度,并優化其相關的發展模式。為此,有關部門首先要加強對于林下經濟的宣傳力度,讓農戶及林業企業可以認識到林下經濟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林下經濟發展中來。
2.5提高綠化造林技術工作的重視程度
內蒙古自治區大多數農戶使用的林業技術方式過于傳統、古老,不符合現代發展要求,迫切需要創新林業生產技術。因此,有關部門需組織起一支林木技術知識豐富的專業人才隊伍,幫助農戶改進林業生產技術,解決林業生產難題[3]。
綜上所述,加強對森林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提高對樹木的培育與保護力度,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針,可以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讓綠化造林可以創造出更高的經濟效益,解決中國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
參考文獻
[1]李翠玲,曾程.淺談造林綠化后的林業技術工作[J].農家科技,2018(7):161.
[2]刁少波.現代林業育苗技術重點與造林技術芻議[J].花卉,2019(24):211-212.
[3]王清國.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芻議[J].商品與質量,2018(2):285.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林業工作站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