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育苗數量逐漸增長,苗木質量、育苗技術及育苗管理水平都在不斷提升。苗木技術直接關系林業育苗的發展,良好的育苗技術及林業管理技術是當前林業發展的重要保障。
1現代林業育苗理念
1.1插條及處理
在大棚階段需對母株進行插條采集,所有母株必須符合生產規定。在插條階段要做好篩選工作,插條要選擇有葉子,半木質化和全木質化的枝條。在扦插過程中要重視對愈傷組織的保護工作,切割時要采取橫向刀法。
1.2育苗優化
在育苗時要對母株進行處理,使母株成活率更高。在實際處理過程中,可以采用組培苗的方式對母株培養,之后再通過池栽、盆栽等方式繼續培養。母株栽培的體積不宜過大,只需要獲得木質化的插條即可。
1.3育苗工具的選擇
在林業育苗過程中,苗株與其他類型的植物有很大不同,在幼苗生長過程中,還要控制好生長速度,防止其在短期內生長過快或過慢,保證苗株形態,使其可以保持直立。在苗株生長過程中,要保證充足的水分和養分需求,重點培育苗株根系,提高成活率,而根系越大,需要的養分也會越多。在選擇苗株的過程中,對于根系的要求比較高,根系不僅要大,而且不能出現刺穿容器和纏繞的情況。在扦插幼苗時,要對根系進行促生,從而培養出更優質的幼苗。
2現代林業育苗主要方式
2.1營養繁殖
傳統的林業育苗成活率較低,因此可以采用先進的育苗方式,提升林業育苗成活率,為中國林業的發展創造條件。營養繁殖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不僅可以加快育苗速度,還可以保證育苗質量,在最短的時間內擴大苗木的種植面積,縮短苗木生長周期,提升育苗效率和育苗成本。在實際操作中,根據苗木細胞的再生能力及新葉的快速分化,從而實現林木擴張。嫁接育種就是非常普遍的營養繁殖方式。一般情況下,營養繁殖有以下優點。首先,可以保留母本的優質特征,可以將母本的優質特征在嫁接過程中傳遞給其他苗木,從而提高苗木品質。其次,在苗木成長過程中,營養繁殖可有效提升生長速度,縮短生長周期。最后,營養繁殖還可增加苗木的繁殖系數,幫助生長出更多的果實。
2.2容器育苗
目前,中國林業種植面積有所減少,因此要重視林業改革,保證高品質的林木種植。而容器育苗是一種全新的育苗方式,可培養出高品質的苗木。這種育苗方式在中國起步較晚,與國外發達國家容器育苗技術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但這種育苗方式對于擴大中國林業種植面積是非常有幫助的,為林業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2.3大棚育苗
在中國林業發展過程中,大棚育苗方式也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方式,可以為苗木提供所需的生長環境,幫助苗木健康成長。在大棚育苗過程中,通過采集大棚中的苗木,再進行合理的插條處理,在某一區域以盆栽形式擴大生長面積。在插條后還需加強對苗木的管理,保證其產生木質化葉片,防止對組織產生破壞,影響苗木的生長。在大棚育苗過程中,每株苗木在采集后,可以形成60多個插條,有利于促進育種。
3現代林木育苗技術
3.1現代容器育苗技術
現代育苗理論更重視容器育苗等技術,會通過各種育苗技術培育苗木根系,通過培育細根、卷根及偏根等方式,可以有效規避傳統育苗中存在的缺陷,提升苗木根系,使其更符合要求。國外以無紡布或其他輕基質材料作為容器,采用全自動方式生產,再進行布縫連接和基質填充。容器生產后可以直接用于苗木移栽,在下種及扦插過程中,也可以在容器中進行。無紡布容器更加輕便,對苗木也沒有傷害,可以培養出更健康的苗木。
3.2插條技術
插條技術的應用與季節和氣候有非常大的關系,一般插條技術會在春秋季節進行。春季氣溫逐漸升高、樹木開始抽芽、土壤也開始解凍,此時氣溫對于培育苗木非常有利。而在秋季培育苗木時,需要在土壤解凍前及叢林凋落之后進行,對土壤溫度、濕度要求比較高,如果濕度不夠,還要進行耕作,或者采取壟作等方式保留土壤水分。水分在苗木生長過程中非常重要,水分不足就會影響苗木的正常生長。
3.3分植技術
分植技術應用于分植造林中,主要培育樹枝和根系,這種培育方式簡單、成本低、應用較為廣泛。在實際運作過程中,還要重視土壤水分和疏松程度,這樣才能培育出更好的苗木,提高苗木成活率。
3.4栽苗技術
栽苗技術需選擇優質的苗株,要選擇粗壯、筆直、根系好的苗株,保證成活率。栽苗技術對于生長環境沒有過多的要求,可以在各種惡劣環境中生長,成活率較高。但在實際栽苗中要把握好工作步驟,還要節省種子,這樣有利于降低成本,合理控制資金使用。
3.5播種育苗技術
與容器育苗相似,播種育苗技術也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育苗技術,兩者最大的差別就是播種育苗技術不是放在容器中育苗,而是在大棚或田地中育苗及移栽。播種育苗技術應用范圍非常廣泛,操作也比較簡單。將種子放在溫水中浸泡4 h左右進行催芽,有助于提升種子發芽率,再將種子播撒在土壤中,每公頃地約1 500 g種子,10 d后就可以長出小樹苗。還可在30 cm深的壟溝中播種,這種方式比一般的撒種數量減半,播種深度在壟溝10 cm處,用1層薄土覆蓋。如果在12月播種,可以在大棚中進行,保證種子生長所需的溫度,促進苗木健康成長。
3.6嫁接育苗技術
嫁接也是現代林業中常見的一種育種技術,特別是對于一些自身更新較為薄弱的樹種,采用嫁接的方式可以保證成活率,提升生長能力,還可以提高樹種品質,例如月季、紅楓及五針松等植物便可以采用嫁接技術。在嫁接技術應用過程中,技術人員應掌握先進的嫁接技術和具備豐富的經驗。做好消毒工作,避免嫁接苗木畸形。一般采用砧木作為最好的嫁接材料。在嫁接工作完成后還要進行施肥澆水,從而保證嫁接質量。嫁接后苗木長出新捎,當長度達到10 cm時要對其進行施肥,每公頃可以施加375 kg尿素。如果嫁接時間為7月,還可以噴灑磷酸二氫鉀,提高嫁接后苗木的抗凍性,保護嫁接苗木正常生長。月季樹種嫁接應用十分廣泛,例如枇杷樹、紅楠木、花紅樹等,在嫁接過程中應該選擇優質的樹種,從而提升嫁接質量。在冬季嫁接過程中,切口處愈合較為緩慢,因此要合理選擇嫁接時間。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九龍江林場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