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煦
摘要:就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開展來說,在融媒體環境下可能會受到一定的沖擊,尤其是企業媒體在進行報道的過程中要滿足受眾較高的要求,才能確保電視新聞的發展與企業的發展相匹配。文章主要通過分析融媒體環境下企業媒體電視新聞編輯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及其面臨的挑戰,對優化其編輯能力的途徑進行簡要探討[1]。
關鍵詞:融媒體;企業媒體;電視新聞;編輯能力
引言
如今,我國已經進入了融媒體時代。在這個時代,信息傳播發生了極大變化,這對作為傳統媒體的電視新聞行業產生了巨大沖擊。為了適應時代的變化,使電視新聞行業仍然能夠在融媒體時代占得一席之地,電視新聞編輯必須基于融媒體語境在新聞撰寫方面進行大膽創新,以吸引更多的受眾。融媒體時代對電視新聞行業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作為電視新聞編輯,要懂得把握融媒體時代的優勢,抓住契機,進一步推動電視新聞行業的發展[2]。
1融媒體的內涵及特點
融媒體是時代發展的產物,更確切地說,它是互聯網發展的產物。融媒體主要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對互聯網的各項內容進行整合和利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優勢,有效地揚長避短,使各種資源能夠互通共融。融媒體具有傳統媒體的特點,像發展性、多元性、互動性、時效性等等都屬于融媒體的特性。發展性指的是融媒體是隨著網絡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信息傳播渠道不是固定不變的;多元性指的是融媒體的信息傳播渠道非常多,像各大頭條、公眾號、微博等等,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互動性指的是融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是一種互動模式,受眾同媒體之間能夠隨時隨地進行各種近距離互動;時效性指的是信息傳播完全超越了時空的限制。融媒體時代的到來無可避免地沖擊著傳統媒體行業,像電視、廣播等多種新聞傳播方式都受到重大影響。
2融媒體時代對電視新聞編輯的影響
不得不承認,融媒體時代的到來,代表著時代的進步。在融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呈現出一種融合發展的態勢。長期以來,電視新聞一直都是傳統媒體行業的主要角色,如今,其發展受到了融媒體的巨大影響,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也因此受到很大影響。以下簡要分析融媒體時代對電視新聞編輯的影響。
2.1電視新聞編輯的工作環境發生了變化
融媒體時代,信息傳播的速度越來越快,信息傳播的渠道越來越多。值得一提的是,在信息傳播過程中,新聞信息受眾的角色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以前,新聞信息受眾僅僅是信息的接收者。如今,在各種五花八門的自媒體平臺的支持下,新聞信息受眾也可以是新聞信息的發布者,可以及時方便地和媒體進行互動,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新媒體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受眾群體,無疑,這使得傳統媒體的壓力與日俱增。現在,很多人已經不習慣看電視和新聞,而是更習慣利用碎片化時間通過手機上的各種媒體平臺來了解時事和各種信息。因此,電視新聞編輯的工作環境比以前具有更大的挑戰性,更加復雜。面對電視新聞越來越小的生存空間,電視新聞編輯一定要積極迎接挑戰,優化工作思路,在新聞撰寫方式上進行創新,尋找新媒體和電視新聞的結合點,利用新媒體的優勢來推動電視新聞的發展。
2.2電視新聞編輯的內涵發生了變化
如今是信息時代,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提升了新聞信息采集工作的效率,使新聞內容的時效性更強。新聞內容的質量越來越高,內容也愈加豐富飽滿。然而,這也對電視新聞編輯帶來了很大壓力。電視新聞編輯需要處理的信息量直線上升,工作量也隨之加大。
3融媒體語境下電視新聞撰寫的創新策略
3.1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在現代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已經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中,并且產生了較好的效果。在融媒體環境下,企業媒體電視新聞編輯人員工作能力的提升就需要以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根本,提高技術能力。編輯人員在對新聞內容進行編輯后,要合理選擇刊播載體,確定語言風格,使其與企業的發展相協調。更重要的是,編輯人員要借助多媒體技術及平臺與用戶積極互動交流,使新聞品質得以提升。編輯人員要掌握新的新聞編輯手法及形式,加強學習,優化自身的知識體系,提高實踐能力,積累工作經驗,使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產生更好的效果。
3.2打破傳統思維禁錮
電視臺記者和編輯想要提高創新能力,就必須創新思維方式。思維的創新是一切創新行動的基礎。因此,對電視臺編輯記者而言,其需要打破固有思維,提升自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使報道的新聞內容更加符合時代的要求。要想牢牢掌握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必須認真審視自身獨特的價值和潛能,在此基礎上運用互聯網思維和融媒體理念,突破以往電視新聞重內容輕形態、重生產輕傳播的局限,實現從內容傳播到內容營銷的視角轉變;由傳統的總結、提煉、概括為主,向邏輯鏈接、亮點聚合并重轉變;由傳統的以播發為主的單向過程向多媒體、多元素、新手段、新技術綜合運用的轉變。
3.3提高新聞敏感度
電視臺記者和編輯要提高新聞敏感度,發現那些別人發現不了的新聞。要善于從全局上把握報道選題,從整體上把握報道“時度效”,從內涵上深挖思想價值。找準受眾的關注點、共鳴點、興趣點,通過新聞作品與人民群眾實現共情、產生共鳴、發生共振。積極借助新媒體技術,拓寬全媒體視野,讓黨的主流聲音直抵各類用戶終端,搶占輿論制高點。
3.4電視新聞編輯要充分發揮電視新聞的深度性優勢
在融媒體時代,傳統新聞媒體的時效性是完全不及新媒體的,但是電視新聞媒體具有的深度性優勢卻是新媒體難以匹敵的。為了充分發揮這種深度性優勢,電視新聞編輯在撰寫新聞時要注意把握新聞報道的深度,使觀眾透過電視新聞不僅能夠了解事實的真相,還能感同身受,并透過真相看到本質。要實現這一點,電視新聞編輯必須仔細研讀新聞信息,并深入思考,然后才能在新聞中體現這種深度,從而引起觀眾共鳴。在融媒體時代,各種新媒體平臺傳播的信息一般都是比較簡短、淺顯的,主要表現為一種短、平、快的特點,使廣大受眾群體只要利用碎片化時間便能迅速了知天下事。然而,通過這種方式,受眾往往只能了解新聞事實的梗概,也不會深入思考。所以,電視新聞編輯在撰寫報道時要懂得如何放大電視新聞的深度性優勢,使撰寫出的新聞報道具有啟發性、教育性,充分展現電視新聞高、大、上的特點。
結語
融媒體環境下的電視新聞編輯工作需要滿足受眾對新聞信息傳播的基礎要求。編輯人員需要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與受眾進行互動交流,提高受眾的參與度,還要發揮輿論監督作用,確保電視新聞的真實性,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3]。
參考文獻
[1]張英華.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和融合能力[J].西部廣播電視,2017(17):169-170.
[2]辛文東.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和融合能力探索[J].西部廣播電視,2019(01):152+154.
[3]張育仁,張夷弛.從電視新聞報道看當今電視新聞寫作的傳播優勢[J].新聞界,2019(006):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