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嬌
摘要:材料作為一種全新的藝術表現載體,不僅對當代藝術影響深遠,同時也為中國當代油畫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并為當代油畫的發展開辟了一個薪新的空間。研究油畫創作中材料載體的應用,對于豐富和擴大繪畫語言的表現力,開發藝術家的潛能,發揮材料本身的特征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從實物載體、無實物載體、材料載體在油畫中的表現等三個方面來論述油畫創作中材料載體的表現運用。
關鍵詞:材料;油畫;表現;實物載體;無實物載體
在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信息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油畫藝術正經受新舊價值觀、新舊思維方式和新舊文化觀念的激烈碰撞。多樣化的生存方式,帶來的生活體驗就出現了差異性,勢必也形成了多元化的心態。
一、油畫創作中的實物載體
材料載體作為一種藝術語言而獨立存在?!熬C合材料藝術在西方已是一種常見的藝術形式,它是采用混合材料,如: 各種油性、水性顏料、染料、礦物色、泥土、玻璃、鋼鐵、化學試劑等,各種材料都可以在繪畫中運用。而實物載體是藝術的一種具體的媒介手段。例如使用舊報紙、宣紙、木材、瓦楞紙、棉、沙、墨汁各種材料在油畫創作中的應用。通過結合裝置等媒介材料和手段,在畫中進行局部應用,這樣做可以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逼真模擬物體質感,有時甚至直接把真實材料應用于畫面。油畫的綜合材料通常制作在油畫布上,除顏料外,選擇多種材料和非傳統的繪畫手段可以加強視覺沖擊力,不同的材料之間會產生有趣的對比,有些材料本身使用恰當還會突出主題的表達。通過混合拼用、拼貼組合、立體塑形等新型油畫表現形式,作為油畫的補充手段呈現嶄新的藝術面貌,這些觸手可及的媒材及先進的科技手段,作為現代油畫創作的實物載體,為油畫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新鮮元素。
二、油畫創作中的無實物載體
何為“無實物載體”?現代藝術的“觀念革命”使創作從麻木和困境中蘇醒。經過一番痛苦的抉擇,中國現代藝術家都在竭力找尋適合自己的個性和思想表達的窗口,來揭示人對自然和生命本質的探求和對世界奇妙的幻想。重在表達觀念而不是單一的技法追求的創作形式,稱之為“無實物載體”。
油畫作為一個舶來品,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它的發展深受西方傳統繪畫的影響,中國當代藝術如何走出具有獨特民族特色的藝術道路,如何在如此多元和自由的當代繪畫領域里找到并能占有一席之地,一直是近年來當代藝術家們不斷思考的問題。以往任何一個時代在選擇和表達方面都沒有像今天這樣自由和寬泛,當思想和觀念結合必將產生創造的火花。油畫中的“無實物載體”作為一種“觀念”而展現它特有的價值取向。人們可以為油畫、國畫、版畫等尋找符合它的形式結構、空間處理關系等,分析它的油和墨的物質屬性,并且努力試圖論釋它們應有的文化特征。所以說將油畫創作中的觀念讓人欣賞,認識它的美和存在的價值,那么它就從技術上根本區別了現代油畫與傳統油畫的不同價值取向,使油畫創作語言得到了拓展,也使面貌更加多變化。
三、材料載體在油畫中的表現運用
多元的材料載體的介入使畫面語言更加豐富。油畫語言的物質特性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突顯,并且彌補了油畫語言在傳統繪畫中的單一性和被動性。首先,實物載體的介入可以使畫面達到裝飾性的效果。其次,材料載體彌補了油畫的單一性和被動性,使其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在油畫中對多種載體進行大膽運用,是當代眾多藝術家所熱衷的探索方向,不斷有新的方法、新的技巧被發掘出來。這其中既有經驗性的拓展,又有偶然性的創新。在油畫創作中,材料與表現形式及運用方法和技巧越來越豐富。
(一)材料載體在運用中的構思與創意
在油畫創作中運用材料載體時,既可以有嚴肅的主題、熱烈的情感、美好的理想,也可以什么都沒有,僅僅因為看到了幾塊色彩、一個墨跡、一段繩子便引起了創作的沖動。在材料運用中,還要加上對媒材的感受與認識。一幅畫無論復雜還是簡單,無論主題是什么,都應當有創意。到底想要表達什么,是情緒還是一種感覺,是什么樣的情緒或什么樣的感覺?然后用什么方法、技巧、手段、材料來達到心中設想的效果?這些就是創意。將創意(有時包括主題、構圖等)用筆記記錄下來,哪怕只有簡單的幾筆,也就是指素描。許多人把素描想象得過于復雜,其實素描就是以最簡單的工具材料記錄所見、所思、所想的過程。
(二)材料載體在運用中的形式突破
繪畫形式創新是畫家采用大膽獨特的具有新鮮的元素和極其鮮明個性化語言來顛覆慣常形態結構的組合形式,通過分解變形、夸張強調、分割打散、組合重建等手段構建出與常見的視覺圖式不同的新、奇、美、趣的結構形態,而這種對傳統形式元素的突破和構建的創造行為,將成為現代繪畫藝術形式創新原則和畫家創造獨特新穎形式的自覺行為,而這一自覺行為只有落實到具體的繪畫形式創造的過程中去,在具體的創造的情境中被激發出來,才足以使繪畫形式元素的分解建構的主觀創造活動得以實現和完成。
(三)綜合材料運用在油畫中的視覺表現
綜合材料的介入使油畫創作中畫面語言更加豐富。油畫語言的物質特性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突顯,并且彌補了油畫語言在傳統繪畫中的單一件和被動性。首先,材料的介入可以使畫面達到裝飾性的效果。例如奧地利畫家克旦姆特的作品,在這幅作品中他摻入了波斯、希臘和拜占庭鑲嵌畫的裝飾趣味,在畫上大量使用金、銀箔作為裝飾,這種嚴謹精致的結構,使畫面在視覺上具有強烈的平面感和富麗理璨的裝飾效果。金色主導著整個色彩格調,同時也創造了尤比美妙、極富裝飾性的夢幻世界。金、銀現成實物自身所具有的色彩特征給作品帶來意想不到的魅力,使畫面語言更加豐富。
結論
材料載體給油畫創作帶來了全新的視覺表現形式?,F代新興的材料繪畫帶給傳統油畫的改變,具體表現為基底的綜合、工具的綜合、顏料的綜合,媒介的綜合、創作形式的綜合、信息的綜合、活素的綜合、情感的綜合和表現手段的綜合等,在這種多元化綜合的條件下,突破了以往任何一種藝術形式所能傳達給人們眼球的視覺信息。這是一個標記時代的藝術形式,是人類文明的綜合,是總結性的綜合,是人類共榮的結果,是科技進步和人類突破渴望、發揮想象的具體呈現。簡要的說,就是載休的創新,形式的突破。
參考文獻
[1]于洪.凝聚與爭執;從版、畫、人的角度論版畫創作[M].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8.
[2]張朝輝.新媒介藝術[M].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3]孫志曄.當代綜合材料藝術觀念性的價值表現研究[J].文藝評論,2013.
[4]周長江.解讀材料[M].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