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運凡 祁杰
摘要:以讀者需求為導向的“你選書,我買單”服務模式已成為許多圖書館的常態化采訪模式,本文介紹了其發展概況,指出此模式長期穩定運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
關鍵詞:圖書館;“你選書,我買單”;采訪模式
前言
為了進一步激發廣大讀者的閱讀熱情,使圖書館的文化供給滿足讀者個性化、多元化的借閱需求,“你選書,我買單”的服務模式悄然興起。“你選書,我買單”是讀者決策采購(PDA)的一種,這種服務模式賦予讀者主動選擇的權利,將讀者角色由館藏資源接受者轉變為發起者和決策者[1],使讀者能夠參與到館藏文獻建設中來。近年來,“你選書,我買單”逐漸成為許多圖書館的常態化采訪模式。
1.“你選書,我買單”服務模式發展概況
“你選書、我買單”也稱 “你看書、我買單”、“你閱讀、我買單”、“你閱讀、我付款”等,它的基本理念是圖書館與書店合作,共同搭建服務平臺,讀者可以從館配商處直接購買或推薦購買圖書,由圖書館支付購買費用,圖書所有權歸圖書館[2]。據資料顯示,“你選書,我買單”服務模式最出現于2003年廣東省科技圖書館舉辦的活動中,自2011年開始,開展“你選書,我買單”活動的圖書館數量明顯增多,至2018年已發展至一百多家[3]。從符藝調查的13項國內外公共圖書館比較典型的PDA實踐情況來看,“你選書,我買單”模式已在全國各省市占據重要位置,這種服務模式在全國各地的圖書館試點中都取得了不錯的反響和社會效應[1,4]。
諸多學者對“你選書,我買單”服務模式展開分析。楊鈺妍等通過對讀者參與的三種圖書采訪工作模式進行比較,認為“你選書,我買單”模式更能滿足公眾讀者的需求,在我國的公共圖書館界有更大的發展空間[5]。薛研等將“你選書,我買單”活動的幾種常見模式總結為:讀者薦購模式、書店開到圖書館模式、圖書館開進書店模式,并提出“你選書,我買單”模式的選擇要適合圖書館自身條件[4]。駱紅琴對我國公共圖書館“你選書,我買單”發展模式進行探析,梳理出“圖書館+實體書店”、“借、采、藏”一體化服務管理平臺、“微信+圖書館”和“物聯網+圖書館”4種模式,并分析了各種模式的優缺點,認為當下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互聯網和物流服務體系,建立科學、實用、便捷的“你選書,我買單”服務平臺,使“你選書,我買單”健康持續發展,將是圖書館不斷探索的方向[6]。
2.公共圖書館開展“你選書,我買單”服務模式存在的問題
為使讀者能夠參與到館藏文獻建設中來,同時提高文獻采購質量,諸多公共圖書館制定合理的借購規則,借助科學實用的服務平臺,長期開展“你選書,我買單”服務模式。通過對常態化運行后的借購數據進行分析,發現,“你選書,我買單”這一服務模式在不斷吸引新的讀者,但同時也有諸多因素導致一部分讀者只是體驗式的進行了“一次性”借購行為。
除了讀者自身需求因素外,結合本人使用體驗和讀者反饋,一部分讀者不再復購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無法在服務端借購到自己想要的圖書。無法借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1)平臺資源限制,讀者想要的書平臺沒有。在“你選書,我買單”模式中,書商是關鍵的組成部分,若所選擇的館配商單一,可供選擇借購的文獻資源不夠豐富,讀者想借的書借不到,容易打擊一部分讀者借購的積極性。
2)管內館藏量足夠。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是廣大市民,讀者來自社會各個階層,很多讀者想借購的可能是當下的暢銷書,而館內已有足量的館藏。讀者想借購的圖書因不符合圖書館的館藏原則而無法借購。
3)想借購的書不符合圖書館制定的借購規則。以鹽城市圖書館為例,在其公示的借購規則中明確提出,“各學科教材、教輔、課本、練習冊、試卷、工具書、字典、地圖、掛圖、兒童貼畫、多卷本等不適合流通借閱的不在借購范圍內”。但在實際借閱過程中,還是有少量教材、掛畫等在平臺中可借購,仍然借閱到了讀者手中。之后經過與合作商溝通將此類資源下架,使讀者再次想找此類資源時無法借購。
3.改進建議
1)挖掘社會資源,廣泛發展合作單位
書商資源的豐富性直接影響了讀者的需求能否被滿足。合作單位的單一容易導致缺乏競爭、一家獨大。公共圖書館應當積極尋求合作館配商,引入競爭機制,拓展服務網絡,將符合條件的民營書店、網上書店等納入備選合作單位范圍,以實現圖書資源與服務覆蓋范圍的全面提升。
2)與書商制定細化規則
圖書館追求的是社會效益,而書商追求的是經濟利益,在開展“你選書,我買單”活動過程中,應以雙方互惠互利為基礎,明確約定彼此的權責,明確書商展覽的圖書品種數量、出版時間以及各類圖書的比例等要求,還可以通過優化書目,以及調整書目順序,將想要推送的經典圖書靠前等方式來合理引導讀者選書,以此增強圖書館的社會教育職能。
3)加強宣傳
為增加“你選書,我買單”活動的參與度,真正做到惠及大眾,應加強宣傳工作。除在圖書館網站、微信公眾號等發布外,長期無間斷開展“你選書,我買單”服務的圖書館,可以將活動簡介和借購流程作成展板置于館內各層醒目位置。每年定期開展活動的圖書館可以通過傳統的報刊、電視等媒體和新興的網絡媒體進行宣傳,吸引各個年齡層、需求層的讀者關注,最大限度的實現活動的社會價值。
結語
“你選書,我買單”服務模式踐行以讀者需求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增加了讀者在圖書館資源建設中的話語權和決策權,是一種實現讀者、圖書館、書商和社會共贏的模式。圖書館通過制定符合自身館藏結構需求和讀者閱讀需求的購書計劃和借購規則,既可保障讀者閱讀的便利性,也可保證館藏建設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在常態化運行此服務模式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完善和優化,使讀者更方便地借到自己心儀的圖書,激發讀者的閱讀熱情,為營造全民閱讀的良好社會氛圍助力。
參考文獻
[1] 符藝.公共圖書館讀者決策采購應用研究與案例分析[J].四川圖書館學報,2021(2).
[2] 韓冰,張曉丹.“你選書、我買單”服務模式的實踐創新與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8(3):97-101.
[3] 吳仲平,等.“你選書、我買單”服務模式運行穩定性探析[J].圖書館研究,2019(3).
[4]薛研,徐軍.圖書館服務的互動模式研究——“你選書,我買單”[J].圖書館研究,2015(6):31-34.
[5]楊鈺妍, 寧貝貝. 讀者參與的圖書采訪工作模式探析——基于“你選書,我買單”活動的思考[J]. 辦公室業務, 2016(17).
[6] 駱紅琴.我國公共圖書館你選書%2C我買單”發展模式探析[J].圖書館學刊,2017(4).
[7] 鄭琪.基于讀者薦購策略(PDA)的云服務平臺架構研究——以“蕓臺購”云服務平臺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16(23):27-31.
[8] 張暢.基于蕓臺購”服務平臺的讀者薦購策略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20(8).
[9]康思本.基于“你選書,我買單”活動的館藏建設研究——以廣東理工職業學院為例[J]. 圖書館研究, 2018(3).
作者簡介:
1.孫運凡,女(1988.11.01—),漢族,江蘇連云港人,碩士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信息參考咨詢。
2.祁杰,女(1990.06.21—),漢族,江蘇鹽城人,大學本科,館員,研究方向:信息參考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