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雅菊 興麗
摘要:對于林業工程來說,苗木的栽培技術以及移植技術,都是工作的關鍵,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工程效果。林業工程作為重點的民生工程,具有較高的生態價值和意義。由于林業工程的覆蓋范圍廣,而且復雜程度比較高,所以也會使得在發展的過程中,具有諸多的局限性的問題。為了有效促進林業工程的發展,要求有關部門應該根據工程的多種需求,采取針對性的技術措施,并加強苗木的培育技術、移植技術的研究工作,增強技術水平,進而推動各項工作的良好開展。
關鍵詞:林木工程;苗木培育;移植造林技術
一、林業工程苗木培育
1、選取育苗地
對于林業工程來說,其苗木培育技術的基礎,應是科學選取育苗地,盡量保證選取的育苗地點可以滿足苗木的生長發育狀況。一般來講,常規苗木的生長往往都會需要豐富的土壤條件、足夠的光照條件和水分條件,這對于苗木的生長是非常重要的。在選取育苗地時,應該科學檢測地下水位,若是苗木對土壤條件的需求不是很高,那么就可以通過人工的形式,改善土地條件,讓其可以符合育苗條件。
2、樹種的處理
在選種的過程中,最應優先考慮的是當地生長良好的母樹,可以根據種子外形以及母樹形狀等分析,最大限度地保證育苗的質量。在選取樹種時,還需要按照林業工程的實際情況,綜合分析多種因素。當選完樹種之后,還需要對其采取預處理措施,提高其發芽率,并有效降低病蟲害現象,進而促進苗木健康生長。
3、樹種的播種
想要保證種子的成活率,要求在進行播種時,應該合理控制播種的時機,另外對于溫度以及水分條件,也應科學把控。對于播種時機來說,應該根據各個地區的氣候環境來判斷。所以,應該科學把控目前的條件變化,并科學把控播種時機。根據播種的溫度控制來看,應該按照種子的實際情況,以促進種子的成功發芽。若是種子對其發芽期的溫度有著非常高的需求,就需要借助遮蔽或者是覆蓋的形式來處理,有效保證種子的生長環境。對于水分的控制,需要根據該地區的氣候條件,以便更好地制定解決方案。比如,若是針對水分蒸發很快的天氣情況,需要及時進行灌溉,這樣在種子發芽期時,就能夠給予其足夠的水分。
4、苗木的施肥
針對不同時期的苗木,在對其施肥的過程中,其對肥料的需求有著較大的區別,不但需求的類型不同,需求的程度也是有很大差異的,要求工作人員應該結合具體狀況,來科學控制施肥的數量和次數。并根據種子發芽狀況,以及苗木的實際發育狀況,來判斷施肥的數量以及次數。通常來講,施肥階段需要分成兩個步驟來完成,第一步是施加底肥,第二步是追肥。對于底肥的選取,往往都會借助圈肥來完成,建議施肥數量在每平方米150克上下,并保證底肥可以均勻鋪灑。當苗木開始旺盛生長,對于苗木的根部來說,建議適當施加鉀肥。在施肥時,應該科學把控水分,促使水分可以同肥料有機融合,從而確保苗木的生長發育,可以有足夠的養分條件。
二、移植造林技術
1、把握移植時機
在林業工程中,針對苗木的移植技術,應該根據具體狀況來分析,科學把握移植的時機。在實際過程中,對于不同地區來說,它們之間的氣候條件也是有很大區別的,所以在進行苗木移植時,需要合理把控氣候因素。比如北方地區,從其苗木移植情況來看,一般會選取在三月至五月份之間。這是由于該時期的氣溫會越來越高,若是此時進行苗木移植,將極大地提升苗木的存活率,并增加林業效益。
2、控制造林規格
為了有效保證苗木的移植成效,應該科學控制造林的規格。在實際情況中,造林規格通常需要根據兩個方面展開分析。一方面,針對苗木的規格,要求工作人員應科學控制,苗木在進行移植時,建議選取胸徑為4厘米上下的苗木。與此同時,就小型喬木而言,選取的高度應為40厘米上下,針對大型喬木來說,建議其高度為120厘米上下。另一方面,要求工作人員應科學控制造林規格。不管是苗木的移植規模,還是其造林規模都要合理把控,建議其規模比例是1:20。具體來說,就是每667平方米的苗圃,一般情況下能夠符合1.33公頃造林的需要。除此之外,對于造林面積來說,它同幼苗數量間存在著非常密切聯系,一般來講,1000棵幼苗能夠符合1500平方米造林面積的要求。利用這一方式,能夠有效保證造林規格,并使其盡可能地符合造林工程的相關標準,同時促進苗木的移植,為其提供一定的幫助,推動相關工作按計劃落實。
3、明確技術要點
對林業工程來說,其苗木移植工作,還應該靈活使用移植技術。在這之中,就包括最大限度地增加苗木的存活率,這對于林業工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對苗木進行移植時,應當有效保證苗木的根系,使其完整發育,防止在移植之后不能融入新環境,這樣將很難轉化土壤的養分以及水分。所以,應當合理保護苗木,這樣當其完成移植工作后,就能迅速地融入新環境,實現快速生長。在進行移植時,還需要防止苗木被破壞,若是在進行運輸時,苗木的表面被刮蹭,這將對其成活率造成影響,針對苗木的移植環節,還需要給予其足夠的水分,防止發生蒸騰作用導致的苗木枯死現象。比如,在對苗木進行移植時,要求工作人員給苗木的樹冠噴水,也可以確保樹根的根系土球有較大的濕潤性,從而有效確保其水分需求。
4、加強病蟲害防治
在苗木移植的過程中,病蟲害的防治問題一直是一項技術難點。為了為苗木的生長和發育,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環境,就必須要加強全面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在林業建設中,病蟲害的防治屬于一個重要的環節,主要就是在春、冬兩個季節進行,作為病蟲害的關鍵防治時期,必須要加強各項處理工作。在春天,病蟲害剛剛蘇醒和萌芽,所以也要落實好各項準備工作,能夠采取有效的手段,通過對外部環境的轉變,能夠有效地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為苗木的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而在冬季,由于外界氣溫較低,所以各種病蟲害的生長和蔓延速度也較為緩慢,所以在這一階段,可以重點采取噴灑殺蟲的方式,開展病蟲害的防治作業。而且,還要對于所噴灑的藥劑,進行嚴格的選擇,能夠實現較好的害蟲消除的效果。通過在冬季進行殺蟲劑的噴灑,能夠有效地防止苗木出現凍傷的問題,避免有病菌的侵入,而且還能夠實現良好的除蟲效果。在病蟲害的防治過程中,要加強調查工作,在出現問題時,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通過對于病枝的修剪,有效地去除蟲害,也可以進行一些廣譜性農藥的噴灑,實現較好的除蟲效果,不僅能夠大范圍的使用,而且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經濟適用性,能夠從整體上,提高病蟲害的防治效果。
參考文獻
[1]董琪,張亞玲.論工程造林苗木培育及移植管理技術[J].農村實用技術,2021,{4}(05):115-116.
[2]王建平,趙霜紅.林業工程苗木培育及移植造林技術分析[J].種子科技,2021,39(06):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