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明覺
摘要:我國人口眾多,民族復雜,每一民族均繼承了自身悠久的民族文化,廣西地區地處南方,是一個少數民族聚集地,有著豐富多樣的民主文化,這一點從其民族服飾上便可以體現出。坭興陶是廣西地區比較有代表性的藝術類型,隨著時代的發展,給坭興陶的繼續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沖擊,但同時也有機遇。對于坭興陶來說,其中承載著少數民族的文化特色,那么在未來的創新發展中可以應用少數民族的服飾元素,將藝術與民族特色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而且也更加符合廣西地區的民族文化特點。
關鍵詞:坭興陶;少數民族服飾;設計手法;藝術
引言:在我國,民族服飾就好似一種符號,將各個民族之間的不同文化內涵展現得淋漓盡致,體現出了民族風情。但是,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和宗教信仰的影響,各個少數民族之間的服飾特點更加明顯,唯一的相同之處就是以圖案紋理的方式將服飾特點呈現出來。現代社會,人們在觀察民族的特點時一般都是通過圖案紋理來區分民族,并從中感受不一樣的民族風情。那么將少數民族的服飾元素應用到廣西坭興陶的設計中,可以大大提升坭興陶的價值,并將廣西的傳統文化在社會上大肆宣揚,提高人們對其的關注度,更好地將其傳承下去。
一、少數民族服飾元素及其特征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歷史大國,具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在歷史的發展長河中,留下了許多少數民族的傳統服飾,展現出了民族風情。在這其中,“服”與“飾”主要是通過縫繡、點綴的方式與服裝進行了結合,從而構成了具有民族風情的民族傳統服飾,并體現出了服飾的特點[1]。另外,在少數民族的服飾飾品中,其更多體現的是“飾”的特點,據觀察發現,在民族傳統服飾的冠帽、領口、袖邊、衣襟上面都會點綴上一些圖案,這樣做的目的就在于可以將原先“無味”的服飾變得更具特點,展現出民族風情。站在純審美的角度來講,服飾中的“飾”是一種富于服飾韻味的美學點綴,讓民族傳統服飾更具特色。
二、廣西坭興陶與少數民族元素的結合
廣西是我國南部一個民族風情比較重的城市,該城市具有許多的民族風情,可以給人帶來美的感受。在這其中,坭興陶是廣西近百年來傳統工藝的繼承和發展做得最好的一個傳統文化,其同時也代表著廣西近百年來的發展歷程。而坭興陶作為一項傳統的民間工藝,其從出現到現在已經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發展,方便雕刻和不施釉是坭興陶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在經過一系列的制作之后,可以成為一個晶瑩剔透的陶瓷,具有著很高的觀賞價值,給人們帶來視覺上的驚艷。另外,坭興陶作為陶瓷的一種,該泥土中含鐵,這就是坭興陶晶瑩剔透、呈朱色或者紫色的原因,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將坭興陶燒成紅器白花或者白器紅花等各種各樣的陶瓷,這種方式全面展現出了坭興陶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民族的傳統服飾有著一定的聯系,兩者之間可以起到相互滲透的作用。
三、少數民族服飾元素在坭興陶中的設計手法
(一)線條的運用
在少數民族的服飾元素中,線條是表達一種藝術最直觀的方法,同時也是最簡單的設計手法,因為線條是一種變化多樣的元素,既可以硬朗、嚴肅地表達服飾特點,也能柔軟地表達民族風情,讓服飾更具特點。比如在苗族的服飾中,動物紋理是最常見的一種圖案,因為這種紋理的曲線變化非常大,一般會縫繡在服飾的衣襟上、被帶上以及頭飾上,會讓造型變得更加生動活潑,甚至還會超出人們的想象,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出現荒誕離奇的情況,不按常理出牌,驚艷人們的視覺[2]。另外,如果將線條和動物紋理應用到坭興陶的設計中,可以讓坭興陶變得更有創意,將原先單純的圖案造型變得更加富有藝術和情感,同時也能根據坭興陶對造型和線條的處理手法對其進行設計,大大提高了坭興陶的藝術風格。
(二)形狀
在藝術領域,造型是決定形狀的主要方式,那么對于形狀的呈現,一般都會投入設計師的大量心血和直觀感受,其通常會通過形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從而讓設計工作變得更具特色和情感。另外,坭興陶在創新設計的過程中主要是以材料為中心,從中提取更多的民族服飾元素,在此基礎上,還將新鮮的時尚元素帶入到了優秀的傳統文化中,重新選擇與應用那些比較復雜的圖案裝飾,以此來重新塑造坭興陶的形象,更好、更全面的突出陶瓷產品的藝術與價值,從而讓精神與物質實現統一,廣泛傳承下去。
結語:由此可見,我國文化源遠流長,廣西地區作為少數民族的聚集地,涌現出了許多的民族特色文化,坭興陶作為一種比較常見的少數民族文化類型,承載著廣西地區少數民族的民族文化的繼承與發展任務。在本文中,筆者主張在坭興陶的發展中加強對廣西地區少數民族服飾元素的應用,以此來提升坭興陶創造的創新性,并促進坭興陶的創新發展。對此在文中首先分析了廣西地區坭興陶與少數民族元素的結合情況,并從線條、形狀等兩個角度進行了應用方面的詳細講解,希望可以對坭興陶的創新發展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黃云. 淺析民族服飾對時尚的追求——評《民族·時尚·設計——民族服飾元素與時裝設計》[J]. 中國教育學刊,2019(11):136.
[2]姚雙林,李云昊,武海龍. 少數民族服飾元素在數字化服裝設計中的運用[J]. 藝術與設計(理論),2017,2(07):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