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思汗
摘要: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承擔著振興國家、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使命,大學生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乎到國家未來的發展。但近年來,大學生違法犯罪的現象頻頻出現,并呈現出逐年增加的態勢,因此,如何預防大學生違法犯罪、提升大學生的法律素養便成為了高等教育工作的重點內容。[1]針對我國大學生違法行為頻發的現狀,我國高校應積極采取措施來預防大學生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將教育工作的重點轉移到大學生的法制教育上來,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法治氛圍,從而真正提升大學生的法律素養。
關鍵詞:公共選修課;法律素養;課堂普法
一、當代大學生法律素養現狀
(1)法律素養較低
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大學生的整體法律素養處于較低的水平,由于學校、家庭、社會等方面的原因,即使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也沒有掌握基本的法律來規范自身的行為,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現如今,大學生違法犯罪的事情屢見不鮮,許多大學生也因為自己對法律的無知而做出違法的事情,甚至有的大學生在實施犯罪行為時并沒有意識到自己違反了法律,直到事后才了解到自己的行為是違反法律法規的。例如,在大學校園中部分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經過了專業知識的學習后,掌握了一定的網絡攻擊技術,這時他們就會在心中萌發入侵他人電腦的想法,殊不知這樣的網絡攻擊行為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大學生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對他人電腦進行非法攻擊,嚴重違反了法律的規定,正是因為大學生對于法律法規的無知,導致大學生違法犯罪的事件頻頻發生。
(2)法律意識淡薄,心理發展不成熟
據相關調查,當大學生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私了”,只有小部分的人才會選擇借助于法律來解決問題,正是因為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淡薄而導致了違法行為的發生。雖然大學生在法律層面上已經是具有行為能力的成年人,但是由于大學生未步入社會,其心理發展和思想觀念依舊是不成熟的,這使得他們在遇到事情時不會積極主動地利用法律來解決問題,仍然憑借自己的思想觀念來判斷是非對錯,甚至有些大學生會放棄法律武器,使用報復的手段來維護自身的權益,這便為大學生的違法犯罪行為埋下了禍根。[2]
二、提升大學生法律素養的必要性
針對我國大學生違法犯罪行為頻發的現狀,加強大學生的法制教育,提升大學生的法律素養變得越來越有必要,只有讓大學生“知法”“學法”“懂法”,才能從根本上減少大學生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由于我國傳統觀念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人們對于法律都存有一顆敬畏之心,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能觸犯法律,雖然這樣的思想觀念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但是這樣傳統的思想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有時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卻不會使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對于大學生來說,其對于法律知識一無所知,根本談不上利用法律來規范自身行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之所以大學生違反犯罪的行為越來越多,就是因為大學生對法律的無知而造成的,只有大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法律知識,才能從根本上減少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因此,加強大學生的法制觀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利用公共選修課來提升大學生法律素養的優勢
(1)發揮出課堂普法教學的主體作用
相比于其他的校園法制教育方式來說,通過開設與法律相關的公共選修課開展法制教育是更加高效的,這樣不僅能引起學生對于法制教育的重視,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法律素養。通過公共選修課來開展學生的法制教育,使得法制教學變得更加系統化,任課教師在課前整理出在大學校園經常使用到的法律知識,在課堂上進行系統的講解,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識。此外,由于法律知識的復雜性和難理解性,讓學生主動地去了解法律知識是非常困難,但是課堂普法的方式便可以讓學生變主動為被動,在課堂中老師會將難以理解的法律知識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講述,必要時教師還會借助于生活中的真實案例案來加深學生對于法律知識的理解,由此可見,利用課堂向學生普及法律知識不僅能加深大學生對于法律知識的理解,還能調動起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積極性,這對提升大學生法律素養來說具有重要意義。[3]
(2)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于法律法規的重視
在對大學生法制教育工作方面,部分高校僅僅只是采用校園宣傳、開設法律講座的方式向學生普及法律知識,這樣的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法制教育并不能發揮出實質的作用,無法真正提升大學生的法律素養。如果學校將法律相關的知識作為一門公共選修課,通過課堂授課的形式來加強學生的法制觀念的話,將會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對于法制教育的重視程度。另外,以課堂的形式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便將學生的學分與法制教育緊密聯系起來,這樣更能引起大學生對于法律知識學習的重視,即使是學生對法律知識不感興趣的話,也會因為課程的學分而主動學習。
(3)有利于各種法制實踐活動的開展
通過開設法律公共選修課的方式向大學生普及法律相關知識,有助于各種法治實踐活動的開展。若是教師整堂課都在講解法律知識的話,難免會引起學生們對法律知識的厭倦,若是教師在課堂中穿插各種各樣的法治實踐活動,會極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們對法律知識的興趣,從而讓學生對法律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組織一次模擬審判的活動,在特定的情境下讓學生扮演法官、律師、原告、被告等人員,借助于模擬法庭的法制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們的法制觀念,從而讓學生們將所學法律知識真正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去。
結論:綜上所述,公共選修課對于大學生法律素養的提升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這種課堂普法的形式更有助于大學生們對于法律知識的理解,有助于強化大學生的法制觀念,這對于我國高校的法制教育工作來說具有重要意義。總而言之,大學生的法律素養的提升是一項極其復雜的工程,作為高校要高度重視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借助于法律公共選修課來提升大學生的法律素養,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努力為社會輸送一批具有現代法制觀念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趙洋.大學生法律素養提升策略研究[J].法制博覽,2021,{4}(10):191-192.
[2]李秀華.大學生法律素養提升路徑研究[J].法制與社會,2021,{4}(01):159-160.
[3]周德軍,謝仁海.創新與探索:普法型公共選修課教學改革的思考——以《經濟法概論》課程教學改革為視角[J].滄桑,2010,{4}(12):229-2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