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會嫻 付俊雅 周微微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青少年的身心發展以及心理健康引起社會的廣泛重視。涉及到校園性侵害未成年人這種違法行為,已經成為社會上重點打擊的違法對象,但犯罪行為得到遏制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預防,所以建立校園性侵預防的相關方法和措施對青少年的人身保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受到傷害對社會的治安環境以及社會的道德建設方面都會引起非常大的影響,所以建立校園性侵預防措施刻不容緩。
關鍵詞:性侵預防機制;性教育
一、建立校園預防機制的背景
根據安徽省青少年受到性侵害相關方面的數據顯示,學校需要建立非常完善預防性侵害相關的方法和措施。措施不完善就會導致未成年人受到侵害的機率日漸增大,不僅對未成年人身心造成了傷害,最重要的是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響是非常惡劣的,所以對于性侵青少年這種違法犯罪的行為必須要嚴厲打擊。學校要建立保護未成年人的相關措施,學校一定要積極的把保護未成年人落實到實踐當中,還要不斷的落實法律相關規定,這樣就可以降低學生在學校受到侵害的概率。
二、學生受到校園性侵害的原因分析
學生在青少年時期,在校園學習的時間是最長的,如果校園保護機制不完善,就會給不法分子留下可趁之機。很多違法犯罪人員就將魔抓伸向了校園里面的學生,學校就成為了犯罪分子性侵未成年人的高發場所。學校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學校將通過家訪和關心留守兒童的學習以及生活的具體情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要做到相應的保護措施,學校要預防學生受到性侵害還是需要提高學生對自身安全的保護措施。
1.犯罪嫌疑人個人原因
未成年人受到侵害還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為犯罪嫌疑人對法律認識不夠深刻,和正常人的思維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存在異常的行為,而且嫌疑人對自己危害未成年和社會的行為沒有約束。還有一些犯罪嫌疑人對犯罪的認知不同,認為對未成年人的撫摸等行為雖然是不道德的行為,但是不會構成違法犯罪,還有的嫌疑人誤以為未成年人自愿與其發生性關系,并不屬于性侵等行為。犯罪嫌疑人心理存在問題,就會存在人格異常的傾向”。人格異常的犯罪嫌疑人對性侵害對象有嚴重的心理不正常的行為習慣。
2.學校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薄弱
校園建立性侵害預防相關機制是非常重要的,未成年人還需要加強自我保護能力,尤其是12歲至16歲之間的未成年人受到性侵害的機率呈上升趨勢,這個年齡段的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比較缺乏,對于性方面的相關知識還是比較懵懂無知,還有的未成年人心理害怕不敢反抗,就算是意識到了受到了侵害也不知道該如何去預防和保護自己,甚至也不敢告訴家人,還有的未成年人被性侵害了還以為是犯罪嫌疑人和自己玩游戲,所以這些犯罪嫌疑人就會有恃無恐,侵害學生權益。
三、安徽留守兒童的實際研究
安徽省的留守未成年人非常多,社會的關心、學校的關心等對未成年人的心靈上會有一定的幫助,但是最重要的就是使留守兒童學會自我保護意識。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安徽省全省留守兒童總數近400萬,占據了各地的留守兒童20%左右。因為留守兒童的父母長年在外打工,留守兒童作為未成年人從小無法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由家中老人進行隔代監護教育的比較多,所以這也非常不利于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成長,時間久了就會養成孤僻的性格。根據各個地方對留守兒童的調查和研究,留守兒童成長中身心都出現了一些問題,很容易成為犯罪分子犯罪實施的目標。
四、學校相關制度的落實和分析
1.嚴格把關教師的道德水平
學生在學校對教師是非常信任的,在學校學習的這個過程中,如果教師對學生有性侵害的想法,就會更加方便對學生實施侵害,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也不敢將教師對自己的傷害告訴別人,學生也無法有效的進行防備。在校園中教師如果將犯罪的邪惡想法以及雙手伸向自己的學生的時候,這種后果是非常嚴重的。教師的違法行為不僅對學生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傷害,對學校也會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所以學校在招聘教師的時候,最主要的就是要考核教師的師德和人品,嚴格把握教師的入職考核。招聘的新教師必須要遵紀守法,教師要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心理狀態,這就是教師從業者必須具備的條件,如果教師的思想道德水平不行,那么就不具備從事教師的這個職業。如果學校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委托專業機構對應聘教師進行心理測試,如果對心理異常的人就要慎重錄用。
2.不斷完善學校的管理制度
學校要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還要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不受侵害就必須要不斷完善學習的規章制度,加強學校的管理落實等相關措施,使學校和教師把維護學生的身心健康這項工作落實到位。在學校如果發生了未成年人受到侵害的情況,這就說明學校的管理水平和預防措施沒有落實到位,平時出現了比較松散以及相關制度落實不健全的問題。學校在平時預防校園侵害事件當中,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教師履行職務的相關守則,教職員工在履職期間嚴格要求,需要規范進行。學校通過定期向學生以及學生家長開展家訪的方式,對教師的教學及師德進行評分,學校將從各個方面強化對教師監督和管理的措施進行有效的落實。
3.正確處理校園性侵害案件
未成年人如果不幸在學校發生了侵害的事件,學校就需要給予高度重視,及時采取相對應的措施,還需要立即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公安機關報告,積極配合公安部門工作。學校不要為了學校和學生的名譽存在瞞報、緩報之舉,這就是對施暴者的袒護和縱容,更是對受害者的冷漠和傷害。不僅如此,這樣的做法還有可能讓施暴者在違法犯罪的泥塘中越陷越深,從而讓受害學生遭到更大的害或導致其他學生受到新的傷害。在對待和處理校園性侵害案件問題上,學校應當把法律的尊嚴和學生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堅決維護學生權益。
五、校園性侵害預防策略
對于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行為嚴懲和打擊是必須的,但是預防和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侵害是學校必須要落實的。打擊雖然非常重要,但是主要就是以防范為主,這樣可以從源頭處起作用。只有通過有效的防范,學校才能對未成年人形成最好的保護措施和保護方式。所以學校不僅要建立預防未成年人受到侵害的相關措施和方法,還要把目光放在加強性知識教育和法律知識普及之上。
(4)落實侵害防范教育
學校教師和學生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關于性的這個話題都是非常難以啟齒的,甚至是非常避諱談這個話題的。學生對性這個話題也充滿了好奇和未知,所以要充分的普及學生對性知識的了解,開設相關性知識課堂,主動引領學生了解學習,增強未成年人對性知識的正確認識,這就是預防性侵事件有效的辦法。
(5)加強法制宣傳教育
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要定期組織法制相關的宣傳,這樣就可以使學校提升法制觀念。在社會中,犯罪嫌疑人性侵未成年人是非常惡劣的,有些犯罪嫌疑人就是利用特殊的身份對未成年人進行性侵,大部分性侵未成年人的犯罪嫌疑人都是認識的人,熟人作案還是比較多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就需要定期邀請司法機關在學校進行相關的法律宣傳以及對未成年人性侵害需要付出的代價,加強學生對于法律的認識,以及受到此類侵害可以主動尋求法律幫助。侵害未成年人這種違法行為將受到嚴厲的打擊,法律絕對不會姑息,這樣就能夠更好的起到預防未成年人受到侵害的作用。
總結
學校不僅需要為學生提供好的學習環境,還需要保護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沒有社會經驗,是生活中的弱者,自我保護能力比較弱,所以還需要學校和家長進行雙向保護。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希望,如果學生的合法權益在生活中遭到犯罪嫌疑人的侵犯,不利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發展。所以必須要從家庭、學校等多方面教育未成年人學會如何保護自己,這樣就可以達到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目的。校園性侵害預防機制就是要建立在保護未成年人的基礎上,使未成年人時刻保持良好的警惕,這樣就會減少未成年人受侵害的事件發生。
參考文獻
[1]張榮麗. 校園性侵害預防機制的原則與框架研究[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20
[2]尚云龍. 對農村留守兒童開展預防性侵害教育的社會工作實務研究[D]蘭州大學,2020
[3]張杰, 孫騰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被害人綜合保護機制研究[J]天津檢察, 2020
【作者簡介】馮會嫻(2000.8—),女,漢族,安徽六安人,大學本科在讀,安徽財經大學,研究方向:經濟統計學
付俊雅(2000.10—),女,漢族,安徽淮南人,大學本科在讀,安徽財經大學,研究方向:經濟統計學
周微微(1999.6—),女,漢族,安徽亳州人,大學本科在讀,安徽財經大學,研究方向:經濟統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