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眾文化是新時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種重要的表現形式,做好群眾文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沒有一支高素質的群眾文化工作者隊伍,實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就是一句空話。為此,必須努力提高群眾文化工作者的能力。
關鍵字:新時代;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文藝工作;能力
縱觀學術界的相關學者與專家針對群眾文化工作這一問題的研究,出現了很多有價值的研究成果,這些研究成果從很多角度進行了研究,可謂著作頗豐,有很多觀點和方法值得借鑒。由此可見,這一研究議題具有很大的研究意義。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到學者個人學識及研究方法等多方面的限制,群眾文化工作的研究,依然有很多方面沒有涉及,這些研究空白給了后繼學者很多的機遇。[1]在這一基礎上,筆者要立足于一定的熱點和研究趨勢之上,通過研究前人的研究成果,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努力挖掘新思路、新方法、新角度,進一步完善相關的理論研究。因此,筆者在對企業黨史學習議題進行開發研究的時候,立足于全新的角度。選擇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的能力這一主題,以群眾文化工作者為研究對象,以能力提升為切入點,進行新的探索,豐富了關于群眾文化工作的相關理論,為指導現實群眾文化工作奠定了基礎。
一、基本素質
首先,文化素質。因為工作范疇的原因,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是要接觸關于群眾文化的內容,因此他們必須要具備高水平的文化素質,來保證他們能勝任這項工作。群眾文化內容豐富多彩,這就決定了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要想完成好自己的工作,而完成好自己的工作是需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做基礎的,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要有扎實的文化知識功底。對相關的群眾文化工作有一個全面廣泛的涉獵。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使人們富了起來,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以后,人們的精神需求也開始逐漸上升。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必須具備高水平的文化素質,以適應新時代的工作需求。
其次,思想道德素質。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不是一個光鮮亮麗的職業,它具有艱苦性,復雜性的特征。這就需要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具備相當高程度的思想道德素質,以匹配工作的實際要求,應對出現的困難與挑戰。此外,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和其他平凡的崗位一樣,都需要有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這就要求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只有這樣,才能夠使相關工作人員具備高水平的思想道德素質。此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各行各業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同職業待遇的變化也在沖擊從事群文工作人們的生存環境,現實物質利益使他們受到誘惑,能否恪盡職守,能否經受的住誘惑,成為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能否做好本職工作的重要衡量因素。這一現實因素,決定了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需要有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
最后,心理素質。新時代背景下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除了需要具備高水平的文化素質及思想道德素質之外,還需要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要能經受的住工作的考驗,能夠承受的住工作中帶來的各種壓力。在實際的群眾文化工作中,相關工作者需要和廣大的人民群眾打交道,而這些群眾具有多元化、差異化的特征,遇到的事情具有復雜性及廣泛性。因此,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據必須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以適應。環境及工作的要求。在工作中要鍛煉自己的毅力及不服輸,不怕困難的精神品質,要有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及樂觀主動的服務準則。[2]
二、有基層工作經驗的業務能力
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要隨時隨地與基層群眾打交道。這就決定了他們必須要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要有能夠應對基層工作中遇到的諸多問題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勝任這項工作。我們知道,群眾文化工作中面臨的服務對象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這些服務對象因其年齡特征,而呈現出諸多復雜性的問題,這項工作直接和基層群眾相聯系,直接關系到他們的日常生活,這就使基層工作必須要有應對瑣碎問題的能力,要經受住長時間與基層群眾打交道的考驗。
三、要具備文化資源甄別能力與整合能力
現如今,“網絡”、“信息化”已經成為了新時代的代名詞,豐富的信息迎面而來。這一狀況有利有弊。豐富的信息,一一方面能夠使人類獲取信息更加的便捷,但同時也給甄別信息帶來了相當大的困難。文化資源的泛濫,不僅把有用的知識呈現給受眾,也使一些虛假糟粕的信息充斥著網絡世界。面對紛繁復雜的信息世界,群眾文化工作者就必須具有較強的文化資源甄別能力。從復雜繁多的信息中提取出優質、有價值的文化資源。要有自己的主見、意識,不能聽風是雨,人云亦云,而是通過真實情況的價值判斷來提取有效信息。以確保傳播文化內容的真實可靠性。
對文化資源進行甄別之后,還要對文化資源進行整理,只有對文化資源進行有效合理的整合,才能夠使群眾文化工作按部就班的進行。因此對文化資源的整合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文化資源的整合方如果應用的恰到好處,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措施包括,一是要開闊思路,實現文化資源的優化配置。使公共財政的累積投入和現有文化設施、各種文化資源存量充分盤活、發揮效用,滿負荷運轉,實現效益最大化。二是要善于從“大文化”的角度,通過研究社會各界的文化需求和有效資源,積極主動整合各種社會文化資源,借力發力。
四、要具備文化隊伍創新能力
除了上述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需要具備的能力之外,還需要具備創新能力。基層群眾文化工作在實際的工作落實中,需要不斷的推陳出新,因此僵化的思想及工作模式不利于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有有效開展。在工作中要注入新鮮的血液,以及先進科學的創新思想。文化事業是內容事業,文化產業是內容產業,如果說“內容為王”,那就要以“創意為皇”。創新既是民族的靈魂,更是文化的生命和藝術的血脈。無數事實證明,文化工作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迫切需要在形式內容、體制機制、傳播方式等方面大力創新。無論是完成“兩大一新”艱巨任務,還是加快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強化創新意識是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羅健.基層群眾文化工作中的戲劇創作與表演輔導探討[J].戲劇之家,2021(09):51-52.
[2]吳曉燕.如何發揮基層文化館在群眾文化工作中的主導作用[J].文化產業,2020(29):153-154.
作者簡介:劉毅,女,漢族,陜西,1987年11月,本科,初級職稱,天山區文化館(830002),研究方向:老齡社會化下的群眾文化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