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的人口總量中,農村人口占比很大,也就是說他們的飲水也需要更多的量。現階段,在我國農村,飲水狀況不是很樂觀,存在著飲食工程的數量少、普及率不高、飲水質量達不到要求。比如在我們關口鎮,飲水的安全性問題甚至對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產生了影響,因此我們根據“戶戶通自來水、人人飲放心水”的要求,采取新建、改造、配套、擴建、聯網等綜合措施,來全面解決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大力發展全縣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水利的管理能力,為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提供保證。
關鍵詞:飲水供水;安全管理;工程管理
水,是生命之源,直接決定了人類的基本生活問題,飲水安全和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有關。在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一直受到國務院、黨中央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也說不能把飲水的安全問題帶到小康社會。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向全國人民進行承諾:要在兩年內讓所有的農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凈的水。可以說,對飲水安全的重視就是對民生的重視,對飲水安全的維護就是對群眾利益的維護。
“十二五”期間,中國對于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的一個重點是農村的飲水安全工程,全面解決2.98億農村人口和11.4萬所農村學校的師生飲水安全問題。而如何保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正常運轉,讓其能持續發揮出效益,以便更好地滿足群眾的飲水安全需求,這是一項緊急而又重要的任務。而隨著很多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相繼進行,使得會出現了很多新建和改造的農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農村地區的人畜飲水條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我們需思考的問題是怎樣管理好已建成的農村供水工程,讓農村的供水站能夠良好地運作,以便農村供水站能充分發揮其社會效益和工程效益。
1.完善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管理模式的意義
1.1符合民生大計的需要
對農村飲水工程管理模式的完善其目的是為了加強對飲水的安全保護措施,更加全面地完成我國目前農村在飲水安全方面的現狀的考察工作,而且及時發現飲水安全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解決,讓農村的飲水安全問題能夠從源頭上給予解決,這也是和我國的民生大計的需要相吻合的。
1.2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重大保障
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加大了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使得其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也具有差異性,而隨著城市和農村間的收入在不斷增大差距,貧困之間的懸殊也日益加大,如不能及時進行處理,就會嚴重威脅到農村村民的飲水安全問題,進而對社會隱患產生影響。所以要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不但要給農村的經濟發展提供保證,而且還會促進社會的和諧和安定。
2.目前在運行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2.1工程用地的產權不明
這方面的問題主要分為下面三個部分:第一,建設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的用地大都是集體用地和農用地,如要對建設施工辦理一系列手續,將土地的類型變成建設用地,這里面的過程很復雜,而且繁瑣,手續的辦理也較困難。第二,根據飲水工程方案中所規定的用地補償費用不高,和市場的差距較大得出,被占用土地的農戶會很難接受。第三,有些工程在建設中會用到廢棄的學校、村部等地,這之前的建設和相關的鄉鎮和行政村等也會進行協商,這樣就可以無償使用,所以在口頭協議匯總沒有相關的協議和手續,這樣在工程建設運作幾年后,群眾有權收回土地權,這就引發了占地的糾紛,進而影響水廠的正常運作。
2.2管理者素質問題
因為農村地區的進城務工熱潮的涌現,很多農村地區的年輕人都會選擇在城市地區打拼,在農村地區負責飲水安全的工程的一線管理人員大都是當地居民和年紀較大的人員,他們缺乏正規培訓,專業技術也不成熟,沒有辦法開展后面的有效管理,日常的維護重視性不足,而只是在發現問題后再上報給村級政府部門,使得飲水工程的問題解決存在著嚴重的滯后性,管理體系上的不完善也會對工程建設的維護產生影響。
2.3缺乏規范的管理體制
總的來說,我國現階段的農村飲水工程的運作在管理上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主要是表現為管理體制的缺乏,在宏觀管理上的上升空間很大。部分地區在飲水工程管理方面,是通過縣區自來水管理的方式為主,自來水工程管理中心、鄉鎮農業綜合管理和個體成本管理等并存的方式,而飲水工程完成后由村集體使用,在運作方面,沒有科學的指導和宏觀管理,形成的管理模式也不系統化、規范化,使得“有人用、有人建、無人管”的現象時不時地發生。比如關口鎮的供水點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而且也沒有專業的技術培訓,使得其業務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很難適應新時期的社會需求,同時也嚴重威脅到群眾的飲水安全。所以,要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規范管理體制,使得其能夠給水廠提供指導和服務,來優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人員的素質和業務水平,來提高運作的效率。
3.提升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運行管理效率的措施
3.1完善農村飲水系統
如要切實保證農村安全飲水的工程建設,就要健全和完善農村飲水系統,讓其管理能夠規范化、標準化,這和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關系很大,而且還能促進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所以要完善農村的安全飲水系統能完全符合社會的發展需求,保障群眾生活的質量,同時也有利于擴大內需,推動農村城鎮化的建設和發展。比如關口鎮的農村安全飲水管護責任主體是村委會,會細化村班子的責任分工,建立健全長效管護機制。
3.2配備專業管理人員
在建設飲水供水工程后,要讓專業的人繼續完成工程后續階段的關聯和定期維護工作,不能把這工作安排給當地農民。飲水設施在出現問題后要保證專業的管理者發現并展開維修,不要讓飲水受到污染。在管理機制上也要嚴格地采取責任制度,定期檢察水源水質的酸堿值、渾濁度,并查看儲水點是不是受到污染。比如關口鎮的政府會定期培訓專業管理者,這不但有專業技術上的培訓,還有職業道德意識的培訓,保證管理人才愛崗敬業,做到監督、維護、管理、維修,保證在每個供水點都有人在負責,簽訂管護合同,保證每個供水工程都有人負責、有人管。
3.3實施政府修建,公司管理模式
在我國因為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使得在農村的飲水工程建設中,要重視建設,輕視管理,這樣使得飲水工程管理比較松懈,比如關口鎮是經由村干部監管,沒有設立專門的管理人員和管理部門,而且管理人員對這方面的工作認識不夠,工作責任心不強,加上沒有受到過正規的培訓,缺乏管理方面的知識,所以在水質安全認識不足,而且群眾對供水設施的保護力度不夠,使得很多儀器受到破壞,這樣群眾很少使用自來水,而使用經濟實惠的井水,這樣不利于供水系統的正常運作。所以,可采用政府修建、公司管理的模式,來建立農村的自來水管理公司,保護水戶協會,這樣當公司計算好供水成本后,會要統一向群眾收取費用,并且負責水質的監測、保養和維修等工作,政府則要承擔監督公司的責任,根據農戶的用水量的多少來給財政提供相應的補貼,來解決供水建設投資數額大、水費收取的不合理和賬戶出現混亂等情況。
4.結束語
俗話說:用得好,管得好,建得好,才是真的好。這項工作是和“立黨為公”、“以人為本”和“執政為民”執政理念相一致的,關系到“和諧社會”的創建,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的需要。
參考文獻
[1]余昭里.關于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后規范化管理的調查研究——以江西省九江市為例[J].水利發展研究,2019,16(10):44-47.
[2]魏春華.博樂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陜西水利,2020(S1):189-190.
[3]崔國鋒.聊城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的調查與思考[J].地下水,2018,3105:112-113
作者簡介:劉選 出生年月:1973年11月9日 性別:男 民族:漢族 籍貫:陜西旬陽 學歷:大專 職稱:水利工程師 研究方向: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施工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