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云 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黃梅街道石獅中心幼兒園
懷揣著美好的憧憬,帶著飽滿的干勁,石獅中心幼兒園每學年都會迎來充滿朝氣的新教師。新教師作為教師隊伍的新生力量,其發展的速度、成長的質量決定了學前教育的未來發展。我園十分重視新教師的培訓工作,發現新教師的困惑與需求,將骨干教師已有的經驗與他們分享,積極幫助新教師快速成長起來。
幼兒園新教師——新入職或從其他崗位轉崗到幼兒園工作不滿一年的教師,無論在學歷、經驗和專業程度上,都與學前教育的發展要求存在明顯差距。高質量的幼兒教育需要高素質的教師,高素質的幼兒教師需要卓有成效的專業培訓。入職第一年是教師職業生涯的重要時期,強化新教師職業培訓,不僅有利于教師建立正確的職業認知,有利于其實施規范化的保育和教育,也能夠為其長遠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實施專業化培訓,切實提高新教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是我們探索的目標。
為有效培訓奠定基礎,促進幼兒園新教師的專業發展,實施有針對性的培訓,需要全面把握新教師的專業情況和發展需要。
園內新教師通過初選、資質審核、技能展示、活動組織、實操答辯及試用考察等招聘流程,能全面了解他們的學歷學習、才藝技能及教育特長等情況。一方面有助于遴選出優秀的幼兒教師,另一方面也便于全面掌握幼兒教師的素質、能力,為入職后的針對性培養奠定基礎。通過實際工作,觀察了解教師對職業的認知程度、職業心理的成熟程度、對幼兒基本知識的理解程度,以及履行各年齡班教育工作的能力水平等,以作為幼兒園制訂新教師培訓計劃、促進新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依據。
培訓計劃應結合新教師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學歷進修、崗位工作、教育技能、實踐能力等方面因素。培訓的內容、形式等應針對新教師崗位工作的普適性需求、問題與困惑,為新教師教育實踐提供思路與指導。

具體途徑可以參照《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尋找差距作為培訓切入點;可以鼓勵教師在工作之初及早進入學前教育或相關領域提升學歷;可以將提升職業認知作為培訓起點——針對新教師對幼兒園認識比較模糊,或不安于本職工作的問題,幫助他們在入職之初就對工作有全面的認識,包括崗位職責、工作性質、工作任務、工作對象,以及做好幼教工作需要了解和遵守的法律法規等。
培訓目標是培養能夠適應幼兒園基本工作的、具有實際操作能力和水平、能夠勝任本崗工作的教師。具體目標包括:具有正確的專業理念和基本的師德修養,具有滿足基本帶班需要的專業知識,具有能夠勝任所帶年齡班的各種專業能力。圍繞三個維度,確定培訓目標,突出實踐性和操作性,滿足現實的工作需要和幼兒發展需要等。
依據《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和新教師的實際情況,構建相對完善的教師培訓框架系統,在實際培訓工作中提升新教師的工作能力。為此,依據調查問卷、教師訪談、日常觀察、入職考核和對教師成長過程的動態分析,確定和形成幼兒園新教師培訓的重點內容和系統框架。按照培訓目標,層層分解,形成具體的培訓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幼兒教師的職業認知與職業道德修養、幼兒教師專業知識、幼兒教師保教知識、幼兒教師才藝技能等方面內容。內容框架要完整、明晰,這樣有助于提高培訓的計劃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新教師培訓是一個系統工程。在培訓者方面,建立一支由專家、幼師高校教師、園長、幼兒園教師、家長組成的“五位一體”的培訓者隊伍,來實現培訓框架中的系統任務。具體培訓職責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調整。如,園長主講幼兒教師崗位認知、法律法規、職業道德、職業禮儀;業務園長主講幼兒園課程設計與實施、幼兒園教學管理的相關問題、幼兒班級管理與家長工作;保健醫生主講幼兒園衛生保健與幼兒安全防護;幼兒園骨干教師主講幼兒在園一日生活的組織與管理、各領域的教育設計與指導策略、幼兒游戲活動的設計與指導等內容;醫生家長進行意外處置教育,警察家長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消防隊家長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幼師高校教師進行教師聲樂、美術、鋼琴彈唱、手工制作等專題性培訓;教研員等專家負責培訓教材使用、幼教課程、家長工作、活動區活動、教育科研方法等。
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組織可以極大促進新教師的自我提升,為此,應加強相關學習制度的建設。根據幼兒園實際工作特點,建立健全學習培訓制度,如石獅中心幼兒園全園性的《學習制度》《會議制度》等,教師培訓方面的《學歷進修制度》《業務學習制度》《園本教研制度》《教師學習獎勵制度》《看課評課制度》等,同時將教師培訓和自我成長納入幼兒園《員工考核制度》中。
建構培訓模式是為了促進新教師培訓的規范、有序,增強培訓的專業性、實效性,進而提高培訓的效果。培訓可根據具體培訓目標采用各種培訓模式。
知識講座式是最基本的培訓形式,能夠讓教師在短時間內接受專業的專家觀點、理念以及實際做法,因而受到教師的歡迎;觀摩教學式結合教師一日生活組織與管理、游戲活動的組織與指導、各領域教育活動計劃的設計與實施等專題,有針對性地組織骨干引領、平行班研討和每位教師參加的教學觀摩活動,通過實際操作和集體分析,提高教師自身組織指導能力以及對教學的反思能力;專題研討式針對幼兒美術教育、幼兒音樂韻律活動、幼兒交通安全教育、幼兒數學教育等專題,進行問題征集、收集資料、答疑剖析等,并與教學觀摩、競賽評優等活動相結合,提升教師的業務能力。
從新教師邁入工作崗位開始,幼兒園不是簡單地把新教師放到一個班級里,模仿班級的老教師,而是讓新教師與老教師和其他有意愿的教師結成帶教關系,以此明確新教師的學習任務和帶教教師的引領任務,并將帶教情況納入幼兒園的統一考核中,由此建立新教師培訓的有效組織形式。
職業發展規劃是增加新教師成長內驅動力和發展動機的重要手段。幼兒園引領新教師根據自身情況和幼兒園的發展規劃,制訂個人的發展規劃,明確在學歷進修、專業培訓、職稱評定、業務提高以及才藝技能提升等各個方面的規劃,增強個人專業成長的計劃性和反思性。
每位教師都應建立各自的成長檔案,記錄自己的培訓活動、學習體會、工作業績等,從中得到滿足、激勵和促動,與職業規劃一起,伴隨新教師實現遞進式的專業發展。
幼兒園要將每次日常工作任務的完成、工作職責的履行作為新教師培訓的機會和載體,利用一切契機有效促進新教師的專業成長。
推動新教師在幼兒園廣泛參加和開展各類業務活動、現場活動和實踐活動。如積極參加省、市、區組織的教學評優活動、教學設計活動以及教學研討活動等,參加市區組織的優秀專業教師評審、玩教具制作評選、幼兒繪畫競賽活動等,讓新教師將自己的專業進步和專業成果展示出來,以獲得成功的快樂。在六一兒童節慶祝會、幼兒進社區活動、幼兒大班畢業典禮以及電視臺錄像等工作和活動中,將新教師們推向前臺,讓他們盡情展示自己的收獲,體味成長的快樂。
樹立積極向上的幼兒園辦園文化,用剛柔相濟的人文管理、互幫互學的團隊智慧、童心童趣的溫馨氛圍,與全體教師建立幼兒園發展的共同愿景,讓教師的專業發展與幼兒園的質量提升形成合力。
新教師通過以上培訓方案的實施,可以在較短時間內適應教育崗位的基本要求,實現師德、教學藝術和教育管理能力的同步提高,從而促進教師隊伍專業化的建設。我們站在新的起點,凝心聚力,乘風破浪,砥礪前行,相信新教師未來會收獲一路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