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史蒂夫·古蒂爾 沈畔陽 譯
撕一張日歷很簡單,把握住一天卻不容易
年輕的他非常激動,經過幾個月強化訓練,這是他第一次參加馬拉松比賽,發令槍一響,他就滿懷激情地沖了出去,步伐矯健又有節奏。然而,跑了幾公里后,他開始感覺非常疲倦,想要止住腳步。“決不能停下!不能大步跑的話,至少還可以慢跑。”心中的一個聲音這樣告誡他。
所以,他放慢腳步,又跑了很長一段路。這時他再次感到兩腿發軟,停下來的愿望更強烈。“決不能停下,如果慢跑也不行的話,至少還可行走。”同一個聲音再次告誡他。雖然腳步慢了下來,其他人紛紛從他身邊跑過,但他還是一步一步地向終點線靠近。
可不久,他的左腿開始猛烈抽筋地疼,鉆心的痛讓他發自內心地想停下來。“決不能停下!如果不能行走,至少還可以跛行。”于是他忍著痛一瘸一拐地向前挪動,每一步都是對毅力的嚴峻考驗。
終點在望的時候,疼痛加劇,停下來的誘惑如此強烈以至于他感覺再也無法抵擋,一寸都走不動了。“決不能停下!要是不能跛行,至少還可以爬行啊!”“真是太可笑了!”他有些激憤地自言自語:“我怎么可能在眾目睽睽之下爬到終點?那不是個十足的白癡嗎?“既然想要完成比賽,那就盡一切可能沖過終點線吧。”心中的那個聲音不依不饒。
所以,盡管感到非常窘迫難看,他還是俯下身體,兩只手兩個膝蓋著地開始爬行直到穿過終點線。疲勞至極,他直挺挺躺在地上,直到有人上前問是否需要幫助。“幫助?我剛剛跑完馬拉松,感覺非常爽!”他嘴里回應著,掙扎著站起來,完全忘記渾身的痛,舉起雙臂歡呼慶祝。
追夢路上,太多的時候,人們感覺堅持不下去,想要換個方法的時候選擇了放棄。可是你想過嗎,我們不可能總是擁有向著目標前進所需要的精力、激情、動力,然而,如果不是停下而僅僅放慢一點腳步,你就會驚喜地發現取得了多么大的進步。我不知道你的目標是什么,面對什么樣的困難和障礙,但是我知道,每一天你都可以取得進步。寧可爬過終點線也不要半途而廢,否則就會抱憾終生。
小提琴家弗里茨對一把小提琴非常著迷,籌集到足夠資金返回時,卻發現已經被一個收藏家買去了。他找到這位收藏家,竭力想要說服他轉讓給自己,可是對方說這是他最喜歡的收藏品之一,無論如何不能轉讓。他倍感失望只好作罷,離去之前提出一個請求:“我可以用它演奏一曲,再讓它永遠沉默嗎?”收藏家同意了。弗里茨傾情演奏,天籟之音讓收藏家聽得如癡如醉。一曲終了,收藏家好半天才回過神兒來,開口說道:“我沒有權力把這把琴留給自己,現在把它送給你了,弗里茨先生,拿去和全世界一起享受吧。”
作家威廉說:“如果相信給予,那就給予;如果相信奉獻,那就奉獻。對于你和我來說,精美小提琴演奏出的音樂是用來聽的。”我就是想這樣度過自己的人生,寧愿失敗也不愿成塵,寧愿把它用得干干凈凈也不愿留下能做而沒做的事情死去。我這里不是說要累死,快樂從來不存于忙忙碌碌當中,而是在于投入到他人身上,有人請求幫助的時候,你就說聲“好的”。總之,我知道幸福不在于是否有能力,而在于是否活得有意義,人的一生是用來度過的。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