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喬治·湯姆斯 鄧笛 編譯
一個忽視年輕人的社會是沒有希望的社會。作為個人,如果我真的學到了什么,我就有義務把我學到的東西傳給年輕人,我希望通過有用的指導來贏得你的尊重。年長者并不比年輕人聰明,但是歲月讓年長者有了一個更好的觀察世界的有利位置。因此,兒子,在你即將讀大學之際,我想給你一些人生指南。
1.身體健康
孩子,這是最重要的。有一句耳熟能詳的格言說:“健全的心靈多存在于健全的身體中。”它有些道理,請你千萬要相信。至于身體健康的好處,以及如何才能身體健康,我不想多費筆墨,有足夠多的培訓師、教練和書籍會比我更好地指導你。我只想談一談我自己。我今年快50歲了,身體比大多數同齡人都好,這給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益處:我更能夠清晰而敏銳地思考,更能夠比同齡人承受痛苦,更能夠有效地管理壓力負擔,更能夠獲得客戶和同事們的尊重,更能夠經得住碰撞和疾病帶來的傷害,更能夠讓虛榮心得到滿足,因為我覺得自己對他人仍然有吸引力。當然,你不可把身體崇拜當成一種目的,因為過分注重外表是一種軟弱的表現,不適合優秀的靈魂。但是,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地服務你的靈魂。
2.熱愛閱讀
正如身體必須鍛煉一樣,思想也必須鍛煉。但是,我必須誠實地告訴你,許多書讀下來,你只能理解一鱗半爪,不可能理解全部。缺少閱歷和歲月的累積,就不可能真正體會到痛苦、辛勞、危機、懲罰、勝利、旅行和生活中令人困惑的旋渦。可是,也不要讓這個事實嚇到你。你仍需潛入書的海洋中,用偉大的思想充實你的頭腦。即使只理解一小部分,那也足夠了。你未理解的部分會被你的大腦記錄下來,然后讓你在未來生活中的某個時候,靈光乍現,頓悟人生。不,我不會在這里給你列出書單,因為你已經知道很多好書的名字了,你只管讀它們。在未來的歲月里,這些好書會一次又一次地讓你受益。不過,我也要勸告你,生活并非只有閱讀,不要讓閱讀消耗太多時間;生活是“活”的,市場、職場和體育場給你的智慧往往比圖書館給你的還要多。正如西多尼烏斯所言:“適度耕耘一塊地的人,擁有這塊地;在一塊地上耕耘太多的人,被這塊地擁有。”
3.要有社交
偉人不會把自己關在柜子里。一個孤立的人,就像被截肢一樣,是難以有真正豐富的生活的。所以,你需要與人交往。在和男人交往時,試著從他們的角度看問題。絕大多數男人既不是完全善良的,也不是完全邪惡的,只有環境才使他們在一種極端的曲線上墮落。交往時,注意維護你自己的安全和利益,因為任何一個有機體的首要職責都首先是生存,但同時也要給你的心敞開一些憐憫和同情的窗口。記住,無論你升得多高,命運隨時都會砍斷提升你的繩索。你今天看到的不幸的人,很可能就是明天的自己。遇到不幸要自勉自勵,不要消沉,更不要怨恨。消沉和怨恨對你毫無益處,而且需要你付出很大的代價。在與女人交往時,要適應她們的敏感天性。從女人的敏感中,你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做不到這一點,會給你帶來很多不快和痛苦。關于女人,你會感到陌生和神秘,因為男人和女人有許多不同的地方。要了解她們,就必須與她們互動,感受她們的想法。然而,在失敗的愛情上,也不要停留太久。要知道,沒有一個人從維納斯的懷抱里出來時是不帶傷痕的。但正是這些傷痕,賦予了人生多層的意義。不要因為一個女人讓你傷心而放棄新的戀情,這樣的心態不是一個堅強的男人所擁有的。
4.可服兵役
我這樣說,會遭來許多當父母的反對。但我始終認為,無論男女都應該有服兵役的經歷。服役時間的長短視情況而定,如果讓我來決定,我覺得兩年足夠了。如果不能參軍,可以考慮另一種形式的需要嚴格紀律約束的公共服務。軍隊生活會教會你如何與團隊相處、如何忍受痛苦、如何下達命令、如何服從命令、如何將自我意識升華為群體的需要、如何專注于目標以及如何為這些目標而戰、如何在壓力下堅強不屈、如何忍受艱苦與樸素、如何放棄奢侈和享受,以及如何有效地執行任務等。當過兵的男人與沒有當過兵的男人站在一起,你會很容易地看出前者比后者更像男人,因為當兵教會讓一個男人多肩負重擔,少考慮苦累。
5.自食其力
生活不適合無所事事的人,也不適合逃避責任的人,妄想不勞而獲的人無幸福可言。你不能以“這不是我喜歡做的事”而拒絕工作。做喜歡做的事,卻不能養家,甚至不能養活自己,不是一件可以理直氣壯的事情。愛好不等于工作。當然,總是做不喜歡的事情也無法讓你堅持下去。因此,必須找到一個平衡兩者的支點,在這個支點上,實用和享受的兩個數量是相等的。換言之,你更要關注的是,你應該成為什么,而不是你應該擁有什么。
6.避災免禍
生活中,做一個好人是不夠的,還必須學會避災免禍。生活風險無處不在,這些你不必害怕,因為它們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避災免禍指的是盡可能避免與非法的或可疑的活動發生任何關聯,如避免乘坐安全不合格的交通工具,避免在快破產的企業就業,避免夜里行走于黑暗的小巷,避免走在懸崖邊的小路上,避免在易發雪崩的時候從雪山下經過,避免在風暴多發季節出現在海邊。你要知道,總有些地方不適合人類探訪。
7.避開壞人
一個好人可能會因為與錯誤的人交往而毀掉一生。為了分辨好壞,你必須成為辨別品行的專家,讀書和生活經驗有助于你在這方面做好準備。要想學會分辨好壞,就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好的品行,什么是壞的品行。成功者中有品行不好的人,默默無聞的人當中也不乏好品行的人。永遠避開壞品行的人,不要被表象所蒙蔽。
兒子,這些就是我想對你說的話。我知道,這些話你可能不以為然,因為我年輕時也是如此,對一切責任、規則和權威持敵視的態度。但我仍然希望這些話,哪怕只有其中一條,能夠在你的心靈深處埋下一顆可以發芽、開花、結果的種子。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