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國亮 龍鳳英
中圖分類號:G852.9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6-005-01
摘 ?要 ?民族體育為支撐國家文化的生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也是國家構筑全新民族體育體制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到目前為止,我國的民族體育專業建設發展的速度并不是很快,處于一邊發展一邊建設的時期。本文主要就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當中遇到的困難以及發展路徑選擇進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夠為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 ?民族傳統 ?體育發展 ?困境 ?路徑選擇
一、在目前看來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狀況
武術項目的發展和傳播是我國高等院校展開傳統體育專業建設的重要標志。在新中國成立的初期,我國就對武術這項運動非常的重視。除此之外,因為我國的民族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所以,有關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基本內容和項目都非常的豐富。數據明確表示,僅僅是少數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就有676項。從19世紀以來,由于奧林匹克運動掀起的熱潮,這使得我國的傳統體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奧林匹克運動的興起,也給我國的傳統體育事業建設和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二、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所面臨的困境
(一)人才培育和社會基本需求不相符
專業建設的最后目標是為了能夠培育全方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高校專業建設的宗旨是培育和國家發展相符合的應用型專業人才。目前看來,在專業建設過程當中有關部門經常會對其發展哪些專業學科和培育哪些專業人才的定位不夠清晰。以我國高等院校傳統體育科目舉例,體育教師為學生制定的教學方案,其教學內容都比較陳舊。甚至到現在為止,有很多傳統教學所選用的技術指導也依舊用著上世紀的教材,和現代化社會的需求有多數不符,偏離目前社會發展的方向。其次,有很多院校在學科建設發展定位當中,教學內容缺少特色,并不具備針對性,而且實際的應用度并不高。致使這一缺陷的主要原因是院校有關部門不經常和政府有關企業交流溝通,以至于培育出來的專業性人才缺乏實際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如此就難以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二)缺乏專業特征
高等院校的實踐綜合辦學水平在院校的專業科目建設發展當中最能夠得到體現。在目前看來,我國絕大部分院校的辦學特色非常鮮明,逐漸呈現多樣化趨勢,但是專業特色基礎建設卻正好相反。專業特色最為直接地反應了院校的科目特點,是專業學科和社會互相適應的過程。想要建立優秀的專業學科最為直接地方法就是要把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案和科目發展基本路線相結合,從而展開課堂教學。這些年來,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意識到自身在建設發展過程當中可能缺乏完善的專業特點,同時也漸漸在反思過程當中找尋和現實快速發展最為符合的優化策略。國家民族的傳統體育科目建設和發展最終還是落到了“傳統”和“民族”這四個字眼上。所以,有關院校在展開有關工作的時候,首先一定要明確其最終目標。教師在制定課堂方案的時候也要盡量往民族、特色以及傳統這三個方面側重,從而為其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我國民族傳統的體育路徑選擇
健全師資團隊,增強團隊團結合作精神,注重培育,增強學生對其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是能夠順利展開專業基礎建設的大前提。這也就要求所有院校在進行傳統課堂教學時,教師不但需要向學生教授最基本的體育技能,而且也需要對此項目的發展過程進行簡要講解。比如,在對學生進行武術教學時,首先一定要讓學生明白武術這項運動在我國的悠久歷史,明確武術是我國文化教育建設過程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且它是我國精神和物質文化的雙重財產,是國家快速發展過程當中沒有辦法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成分。然后再進行武術動作指導,讓學生對傳統的體育教學產生共鳴和認同,由此來完成課堂教學基本目標。
四、結語
總而言之,伴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快速深入,各個國家的民族文化也都在漸漸和我國的傳統文化互相融合,然后隨之被大眾所接受。所以,為了我國的民族文化可以得到更好傳承與發展,開展本國文化弘揚和創新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這當中,民族體育能夠給人民群眾帶來積極的影響。因此,我們一定要注重對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和保護,增強大學體育課堂活動創新,幫助學生提升保護、弘揚國家傳統民族文化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從而為我國日后文化軟實力的提升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湯立許,石愛橋.我國民族傳統體育專業面臨的困境與路徑選擇[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0,47(11):70-74.
[2]成錦環.我國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的困境及路徑選擇[J].才智,2019(08):70.
[3]李志強,姜偉平.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9,34(04):20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