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祖偉
(七臺河市大六林場 黑龍江 七臺河 154600)
伊春林區地處北緯漿果帶,具有得天獨厚的種植小漿果的自然條件。同時,林區土壤肥沃、空氣清新、水質良好、晝夜溫差大,有利于藍莓養分積累。近年來,伊春林區引種了國外藍莓品種,試種已經成功,這為本項目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森林食品作為一種無毒、無污染、無公害的安全、優質、營養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市場價格趨于合理。本項目的建立,主要目的是帶動林區人民發家致富。
本項目實施后可以增加就業,推動小城鎮建設的發展。藍莓種植需要大量的人力,預計該項目將解決150 人的就業問題,隨著項目的擴大生產,可以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從而緩解當地下崗職工沒活干的問題,提高枯竭資源型城市造血功能,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做出貢獻,推動林區經濟健康發展。同時可直接提高種植業經濟效益,帶動包裝、印刷、運輸等相關產業發展,可為伊春正在進行的第3 次創業帶來非常可觀的經濟效益。該項目的建設,將對全國藍莓產品的工業化開發起到投資誘導作用,對項目實施地—伊春而言,該項目的建設對于促進全市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優化產業布局、解決產業支撐不足、擴大就業、實現林區職工群眾持續增收、促進區域國民經濟結構升級等等都具有現實意義。
1.1 建設地點。項目設在黑龍江省友好林業局施業區內。
1.2 建設規模。建設標準化藍莓示范園5 hm2。建立600 m2日光溫室1 棟。示范推廣33.33 hm2。培訓人員500 人次。發放技術手冊300 冊。
2.1 藍莓品種選擇技術。根據伊春林區的地理、氣候特點和藍莓不同品種的生物學特性,在品種選擇上,半高叢以齊伯瓦為主栽品種,矮叢以美登為主栽品種,以北陸、北藍作對比和授粉樹。因為齊伯瓦口感極好,是鮮食的最佳品種,該品種適應能力強、產量高,植株直立,果實無污染,商品價值高。美登是抗寒能力最強的品種,適合伊春地區生長,植株矮小,枝條柔軟,果實適合加工。
2.2 栽植技術
2.2.1 品種選擇。品種選擇至關重要,目前我國已從國外引進藍莓200 余種,但絕大多數不適合本地區栽培。因此,本地區引種藍莓要根據培育目標,選擇適宜本地區栽培的品種。目前適合伊春林區栽培的品種有:齊伯瓦、美登、北藍、北陸、北春等。
2.2.2 栽植方法。栽植時根據品種確定穴的大小,美登挖20 cm×20 cm ×20 cm 定植穴,或20 cm×25 cm定植溝。半高叢藍莓挖30 cm ×30 cm ×25 cm 定植穴,或30 cm×25 cm 定植溝。同時,栽后可覆蓋黑色地膜、松針、鋸末、爛樹皮等,可增溫、保濕、降低雜草滋生,成活率高,減少管理費用,提高生長量和結果量。
3.1 2015 年工作安排。2015 年4~5 月份,撰寫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項目論證、申報;編制項目實施方案,編寫技術培訓手冊,開展技術培訓;成立項目管理機構,建立相關管理制度(包括項目實施管理、財務管理、檔案管理、林地管理等);落實基地,土壤改良、整地30 畝,預定、購買苗木5 萬株,栽植建園30 畝,其中齊伯瓦21 畝,美登9 畝。2015 年6~8 月份田間管理。2015 年9~10 月份秋整地,做大壟45 畝,“國慶節”前后進行越冬防寒。2015 年11~12 月份數據統計分析,安排下一年工作。
3.2 2016 年工作安排。2016 年1~3 月份查閱相關資料,進行理論學習。在伊春市電視臺及單位網站,進行項目的宣傳工作。2016 年4~5 月份,對上年栽植的藍莓撤土,新建藍莓園45 畝,其中齊伯瓦30 畝(包括設施栽培2 畝),美登15 畝。2016 年5~10 月份,加強園區管理,促進藍莓苗木生長,建立20m×20m 的固定標準地12 塊,并進行成活、生長、開花、結實等指標調查。2016 年11~12 月份,進行數據整理、統計。
3.3 2017 年進度安排。2017 年4 ~ 5 月份,撤防寒土。2017 年5~9 份,加強推廣與示范基地的撫育管理,對固定標準地進行調查與復測,完善、落實各項技術措施。2017 年10~12 份,數據歸檔、整理分析,撰寫驗收報告,年底前完成項目驗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