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劍,梁秀秀,鄧金亮
(江西銅業貴溪冶煉廠,江西 貴溪 335400)
鉛電解陽極泥中含有金、銀、鉛、砷、銅、銻等元素,是重要的二次資源[1-2]。在高砷鉛陽極泥綜合處理中,砷易在中間物料和產品中賦存,在冶煉系統中循環積累,加大有價金屬回收難度[3]。目前,國內外對高砷鉛陽極泥脫砷主要采用濕法、火法和火法-濕法聯合工藝。火法主要有真空脫砷法和焙燒法,工藝較成熟,具有流程短、原料適應性強、處理能力大等優點,但脫砷率低、環境污染較重、作業環境惡劣[4-5]。濕法根據浸出體系分為水浸、酸浸和堿浸,具有脫砷率高、環境相對友好的優勢,但廢液處理量大、綜合回收率低[6-8]。火法-濕法聯合工藝主要通過預處理將砷轉化為易浸出的鹽類,再通過濕法浸出使砷進入液相,兼具火法和濕法的優點,原料適應性強、脫砷率高,但試劑消耗量大、生產成本高[9]。
對于高砷鉛陽極泥,氧壓堿浸的砷脫除率可達94%[10],常壓、加壓堿浸的砷脫除率為99%[11]。但某高砷鉛陽極泥的氧壓堿浸的砷脫除率僅為75.35%~84.71%,因此,針對此陽極泥,研究了采用氧壓堿浸—水浸工藝脫除砷,以期為從此類高砷鉛陽極泥中脫除砷提供參考。
高砷鉛陽極泥:取自某鉛電解廠,其主要化學成分見表1。

表1 高砷鉛陽極泥主要化學成分 %
試驗試劑:氫氧化鈉(98%)、氧氣(90%),均為工業級。
試驗設備:23 m3高壓反應釜(不銹鋼),20 m3反應釜(不銹鋼),壓濾機,XAZF197/1250-U型,20 m3不銹鋼漿化槽。
氧壓堿浸條件下,高砷鉛陽極泥中的砷化合物分別轉化為易溶解的砷酸鈉。主要反應如下:

2xNa3AsO4+3xH2O+3Me2Ox↓;

2xNa3AsO4+3xH2O+3Me2Ox↓。
水浸條件下,氧壓堿浸渣中結晶的砷酸鈉被溶解。主要反應如下:
氧壓堿浸試驗在23 m3高壓釜中進行,水浸試驗在20 m3反應釜中進行。兩段浸出之后,分別采用板框壓濾機進行液固分離。濾渣烘干后分析其中砷質量分數,計算砷浸出率。
2.1.1 反應溫度對砷脫除率的影響
液固體積質量比6/1,反應時間6 h,氧壓1.0 MPa,氫氧化鈉質量濃度130 g/L,攪拌速度500 r/min,反應溫度對砷脫除率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反應溫度對砷脫除率的影響
由圖1看出:隨溫度升高,砷脫除率提高;溫度升至120 ℃,砷脫除率提高到82.34%,之后趨于穩定。綜合考慮,確定反應溫度以120 ℃為宜。
2.1.2 反應時間對砷脫除率的影響
液固體積質量比6/1,溫度120 ℃,氧壓1.0 MPa,氫氧化鈉質量濃度130 g/L,攪拌速度500 r/min,反應時間對砷脫除率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反應時間對砷脫除率的影響
由圖2看出:隨反應時間延長,砷脫除率提高;反應4 h時,砷脫除率達83.13%,之后變化不大。綜合考慮,確定反應時間以不低于4 h為宜。
2.1.3 液固體積質量比對砷脫除率的影響
溫度120 ℃,反應時間4 h,氧壓1.0 MPa,氫氧化鈉質量濃度130 g/L,攪拌速度500 r/min,液固體積質量比對砷脫除率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液固體積質量比對砷脫除率的影響
由圖3看出:隨液固體積質量比增大,砷脫除率提高;液固體積質量比增大至4/1時,砷脫除率達82.47%,之后趨于穩定。綜合考慮,確定液固體積質量比為4/1為宜。
2.1.4 氫氧化鈉質量濃度對砷脫除率的影響
溫度120 ℃,反應時間4 h,氧壓1.0 MPa,液固體積質量比4/1,攪拌速度500 r/min,氫氧化鈉質量濃度對砷脫除率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4所示。

圖4 氫氧化鈉質量濃度對砷脫除率的影響
由圖4看出:隨氫氧化鈉質量濃度增大,砷脫除率提高;氫氧化鈉質量濃度增至110 g/L時,砷脫除率為83.15%;氫氧化鈉質量濃度繼續增大,砷脫除率變化不大。綜合考慮,確定適宜的氫氧化鈉質量濃度為110 g/L。
2.1.5 氧壓對砷脫除率的影響
溫度120 ℃,反應時間4 h,氫氧化鈉質量濃度110 g/L,液固體積質量比4/1,攪拌速度500 r/min,氧壓對砷脫除率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5所示。

圖5 氧壓對砷脫除率的影響
由圖5看出:隨氧壓增大,砷脫除率提高;氧壓達到0.8 MPa時,砷脫除率提高至82.56%;氧壓繼續增大,砷脫除率趨于穩定。綜合考慮,氧壓以0.8 MPa為宜。
氧壓堿浸后,鉛陽極泥中砷脫除率在85%左右,仍有一部分砷留在渣中。對此氧壓堿浸渣用水再次浸出,以脫除剩余的砷。
2.2.1 水浸溫度對砷脫除率的影響
液固體積質量比4/1,反應時間4 h,攪拌速度500 r/min,水浸溫度對砷脫除率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6所示。

圖6 水浸溫度對砷脫除率的影響
由圖6看出:隨溫度升高,砷脫除率提高;水溫為75 ℃時,砷脫除率達94.35%;溫度繼續升高,砷脫除率變化不大。綜合考慮,確定水浸溫度以75 ℃為宜。
2.2.2 水浸時間對砷脫除率的影響
液固體積質量比4/1,水溫75 ℃,攪拌速度500 r/min,水浸時間對砷脫除率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7所示。

圖7 水浸時間對砷脫除率的影響
由圖7看出:隨水浸時間延長,砷脫除率提高;水浸1 h時,砷脫除率達93.67%,之后再繼續浸出,砷脫除率變化不大。綜合考慮,確定適宜水浸時間為1 h。
2.2.3 液固體積質量比對砷脫除率的影響
水溫75 ℃,反應時間1 h,攪拌速度500 r/min,液固體積質量比對砷脫除率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8所示。

圖8 液固體積質量比對砷脫除率的影響
由圖8看出:隨液固體積質量比增大,砷脫除率提高;液固體積質量比增大至3/1時,砷脫除率提高到94.71%;液固體積質量比繼續增大,砷脫除率變化不大。綜合考慮,確定液固體積質量比以3/1為最佳。
高砷鉛陽極泥經氧壓堿浸、水浸兩段處理后,砷脫除率可達較高水平;但水耗量和廢水處理量都較大。綜合考慮成本等因素,研究了氧壓堿浸—水浸兩段逆流脫砷工藝,將水浸后液作為氧壓堿浸劑,適當調整堿質量濃度后繼續用于浸出脫砷。
經堿浸及水浸兩段處理,砷脫除率達94.31%,浸出效果較好,廢水循環使用零排放。
采用氧壓堿浸—水浸兩段逆流工藝處理高砷鉛陽極泥可將94%的砷脫除,除砷效果較好且指標穩定,廢水循環使用不外排,工藝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