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
◆摘? 要:心理學是研究人類心理現象的科學,對人類的發展極為重要。本文以中國的心理學發展為主題,分析了中國心理學的整個發展歷程,從古代心理學思想的萌芽,到建國前心理學的初步發展以及建國后心理學的全面發展,到如今心理學的繁榮發展。本文最后分析了國內心理學發展的不足之處,并為未來心理學的發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關鍵詞:心理學;心理學發展;中國
1心理學的初步發展
心理學是研究人類心理現象的科學,對人類的發展極為重要,而心理學在正式成為一門科學前,一直以來都是隸屬于哲學領域。中國古代哲學非常發達,出現了一系列有名的思想家,如以“道”為主要思想的道家的老子,倡導道法自然,無為而治;以“仁”與“禮”為核心的儒家學派的奠基人孔子,以及墨子、楊朱、莊子、孟子等著名的思想家。雖然說中國的心理學萌芽遠遠早于西方心理學的萌芽,但由于中國古代政治的特殊情況,小農經濟的社會注定了中國古代的人民將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如何讓自己衣食無憂的問題上,只有極少數的貴族世家才會有更多的時間思考人生,導致心理學未能成為獨立的學科。一直到1879年,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被界定為科學心理學的正式誕生,將心理學從哲學中分離出來并成為了一門真正的科學,此后德國的心理學迅速發展,馮特也為世界各國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心理學家。而中國的心理學在20世紀初才開始發展,東南大學在1920年設立了中國第一個心理學系,中國心理學會在1921年成立。但是那個動亂的年代,人民生活朝不保夕,根本沒有多少人學習心理學,甚至學生畢業后也很難辦找到適當的工作,因此舊中國的心理學無法開展下去,心理學的發展仍然停滯不前。
2心理學的全面發展
新中國成立后,在1951年中國科學院心理所正式成立,學者們也重建了中國心理學會,隨后全國各地的高等師范院校先后設立了心理學系,并將心理學列為師范類學生的必修課,強調心理學的實用性,力圖將教書育人中的“育人”作用發揮到極致。而中國政府此時也加緊步伐制定了十二年發展遠景的規劃,基本完成了關于心理學人員、學科等多方面的計劃制定,為中國的心理學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個時期的學者為如何將心理學與實際聯系起來,讓心理學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建設等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討論,并將這些決定貫徹到心理學的建設中去,因而在勞動心理學以及教育心理學等多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推動了中國應用心理學的發展。
改革開放后,中國迎來了全新的發展,不僅僅是經濟與政治,文化上更是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一大批心理學專業在各大院系重新設立,心理學學者逐漸嶄露頭角,學習心理學的學生更是與日俱增,各類心理學思想被先進的知識分子引進國內,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將國外的先進心理學理論重新解釋,成為為中國人民服務的全新理論。
2000年以后,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心理學的發展,在一些重要的會議上出臺了一系列的文件。2006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提出,要注重促進人的心理和諧、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人們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社會,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和榮譽。2015年出臺了《全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以健全服務體系為抓手,以加強患者救護管理為重點,以維護社會和諧為導向,完善工作機制,推動精神衛生事業全面發展,隨后的幾年內,也出臺了一些文件,如《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等,也在十九大的報告中再次強調要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養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這些文件和會議都說明了國家對于心理建設極為重視,正是由于國家的重視,國內心理學的發展越來越好,從事心理學行業的人也逐漸增多,現在不僅是師范類高等學院,甚至就連綜合性的大學也設立了心理學專業,心理學正在逐步蓬勃發展。
3心理學發展不足及未來展望
縱觀這么多年中國的心理學發展,中國的發展速度是不容置疑的,不僅擁有先進的心理學研究設備,如fMRI、EEG等,每年關于心理學方面的論文研究成果,中國也堪稱世界頂端。但國內關于心理學的研究仍然存在不少問題,首當其沖的是國內研究缺乏原創性,且實用性也不強。心理學本身研究的就是人們的心理,它不像其他學科的研究對象,如物理、數學等,是可以被觀測到的,能被外顯化的物體,因而大眾對投入大量的資金研究心理學,但卻沒有切實的成果肯定存在疑慮,因此心理學研究的東西一定要符合和有利于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其研究成果能夠推動社會的進步。國內心理學的研究迫切需要改革,不能一味地照搬西方心理學的發展方案,要在社會主義社會的國情下開創出屬于自己國家特色的心理學發展模式,而這一點是需要眾多的心理學學者的共同努力,在未來的日子里,將心理學發展成為符合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科學,為國家的富強興盛作出自己獨特的貢獻,改善并豐富中國人民的精神世界,讓其成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中國公民。
參考文獻
[1]閻書昌.蔡元培與心理學:基于史料的考察[J].心理研究,2020,13(05):387-396.
[2]王耀.《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頒布[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2,25(06):794.
[3]趙建博.積極心理學對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09):188-189.
[4]王連發.文化異同下中國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特點[J].知識文庫,2021(04):187-188.
[5]張建新.再論我國心理學的分化現象[J].心理技術與應用,2021,9(01):41-51.
[6]陳瑤.構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學的必要性與價值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20(10):163-164.
[7]符丹.心理學發展困境及出路探尋[J].新課程研究,2020(20):11-12.
[8]朱玉梅. 我國社會心理服務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