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緒仁
◆摘? 要:我國中醫藥教育,不僅決定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幸福指數,而且影響著我國中醫藥事業的傳承和發展,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無論是黨還是國家,都非常關注我國中醫藥行業的教育和培養中醫人才的工作,不斷強化中醫藥人才隊伍的質量和水平,有利于構建全面健康服務體系,進而為我國培養中醫藥健康服務人才。文章對完善并加強中醫藥教育進行了探討,同時重點分析了中醫藥教育改革的深化,從而保障我國的中醫學人才。
◆關鍵詞:加強;中醫藥教育體系;人才保障
結合實際情況來看,目前中醫藥教育的發展前景較為可觀,同時教育規模在日漸擴大,將中醫藥作為教育的主導,并實現了多元化和一體化的辦學格局,根據相關研究資料表明,我國利用中醫師承教育所培養出來的中醫人才,已經遠遠超出200萬名,而這些中醫藥人才會涉及多個領域,其中包括中醫傳統文化、醫療、醫學教育等,這也為國家的中醫藥學,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有效帶動了我國中醫藥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1完善并加強中醫藥教育體系,務實人才隊伍
我國中央國務院在2009年3月17日發布了《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為了深度貫徹落實這項制度的精神,我國中醫藥管理局在2014年,不僅將制度的實踐內容進行了落實,同時積極開展了中醫師培訓工作,為了進一步推進醫學教育的高水平和高質量發展,對醫教協同進行了深化,將中醫藥臨床實踐的理論思維,作為培養醫學生的工作重點。為了有效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和《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我國中醫藥管理局在2018年發布了《關于深化中醫師承教育的指導意見》,并明確規定,應將中醫院校教育和師承教育進行深度融合,進而將中醫師承教育體系落實到位,同時需要制定完善的教育制度,讓中醫師承教育形成良好的發展環境。
目前我國醫學教育體系最主要的構成,就是中醫藥繼續教育,十八大以來,無論是我國的中醫藥單位,還是從事與中醫藥專業相關的人才,兩者的工作目標都是為了充分發揮我國中醫藥特色,并持續推進我國中醫師承教育的深化發展。除此之外,為了有效提升中醫院校管理人員的工作水平和質量,同時提升整體附屬醫院的服務水平,我國中醫院管理局重點開展了提升醫院部門主任能力的項目,并通過三年的時間,培養出了大批高質量和高水準的醫院科室主任,使得醫院的整體治理水平和專業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國家國務院在2月9日印發了《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從總體來看,該項措施主要是給中醫藥事業提高人才保障,從整體提高我國中醫藥的教育質量和水平,同時應長期發展中醫師承教育,不斷完善并加強中醫藥教育體系,強化這項體系,可以有效拓寬我國培養中醫人才的渠道,提高中醫學科的專業化建設,深度貫穿中醫藥人才的發展過程。除此之外,加強中醫藥教育體系,可以讓我國教育模式具有自身的特色,讓中醫學人才更好的成長,有利于我國中醫藥學術思想的傳承。
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各級常委會代表應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占位,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系列上的講話,并深度貫徹其講話精神,明確中醫藥相關政策實際的落實情況,不斷推進我國中醫藥的創新和發展。作為中醫藥院校應重視,與中醫藥相關制度的法律法規,同時應嚴格遵循我國中醫藥的發展規律,重視并加強中醫藥人才團隊的建設,進而有效提升我國中醫藥教育的水平和質量,為相關行業培養出合格的中醫藥人才,進一步推中醫藥事業的發展。
2關于中醫藥教育改革的深化措施
2.1構建人才供需平衡機制
我國開展教育的實質性目的,就是為了滿足行業市場和社會的需求,根據相關資料表明,中醫藥院校畢業生所從事的行業,多數都是醫療研發和醫療衛生服務行業,院校沒有嚴格規范中醫學人才的培養目標,使得畢業生可以從事的專業較為單一,同時我國醫療健康服務業的人才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不能滿足該行業的發展。對于健康服務行業來講,不但需要高質量和高水準的醫療研發人才,同時需要自身專業知識儲備豐富的咨詢人才、科技服務貿易人才等,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醫院校培養人才的工作量。因此,為了滿足行業市場和社會的需求,應采取有效地解決措施,首先作為中醫院校,應設立專業化的辦學模式,提高院校培養人才的質量。從整體來看,健康服務行業存在較為明顯的剛性需求,一旦市場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必然會導致市場失靈現象出現,所以作為相關政府部門,應從宏觀層面對其進行掌控和指導。
2.2建立梯度人才培養制度
我國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主要是中醫藥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以及繼續教學相連接,并由中醫師承教育所貫徹。從事中醫藥研發和醫療衛生行業的人才,有責任也是義務積極開發新的教育模式,尤其要重視研究生教育,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適當減少中藥類的??平逃?,將本科教育作為未來健康服務行業發展的目標。中醫藥院校為了可以較快地適應,健康服務行業的發展趨勢,應科學合理地應用社會的信息和資源,適當鼓勵社會資本的持有人或組織,積極創立相關職業院校,將市場和社會需求,以及實際人才的就業情況,作為開展工作的主要導向,逐漸加強校企合作,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構建教育教學聯合體,讓各項教育進行深度融合,加強中醫藥教育體系,進而讓該體系實現現代化發展。院校應讓專業培養和用人崗位進行有效銜接,首先要對培訓基地和規范進一步完善,根據教學基地的實際情況,成立相對應得培訓和實訓場所,并合理地利用現場教學基地的可用資源,進而讓兩者實現良好得對接。
另外,中醫藥院校應重視不同工種專業技能的培訓,同時需要對現有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進行完善和更新,加強健康服務行業不同領域人才的培養,并對人才實行專項培養計劃,不斷中醫藥遠程教育的開發路徑進行探索,院校應從各個方面培養人才,為健康服務行業提供人才保障,這樣不僅讓從事健康服務業人員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而且可以有效提升人員臨床實踐的技能。
2.3應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并建立人才評估機制
對于人才培養目標,應構建以崗位勝任心為主要核心的人才培養目標,勝任力這個概念,最早是由哈佛大學的一名教授所提出,主要是指普通工作者和自身具有卓越成就工作者,相互區分的一種深層次特征,對于勝任力而言,其自身具備的特征較多,并且多數都是與生俱來的,只有少數是逐漸形成的。對于中醫藥院校培養人才來講,勝任力可以更好地判斷醫學生,是否具備從事某項工作的前潛質,同時勝任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未來個人成績的好與壞進行判斷。所以中醫藥院校在開展中醫藥教育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深度結合用人市場實際的需求,同時還應從醫學生發展的角度上考慮,著重設計并培養其勝任力。從整體來看,目前中醫藥教育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健康問題,只有解決該問題,才可以為健康服務行業輸送高質量和高水平的人才。
中醫藥院校所制定的培養方案,應根據不同行業和崗位對人才實際的需求,同時還應充分考慮中醫藥院校畢業生自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并嚴格按照學生能力的標準對其細致性評估,將該項評估作為中醫藥院校教育的重要指標。
2.4構建貫穿人才發展的中醫師承教育體系
從總體來看我國的中醫藥師承教育,其教育模式具有自身的特征,可以滿足中醫藥人才的成長,同時也能符合我國中醫藥學術理論發展的規律,如今也是中醫藥院校培養人才的主要途徑。讓院校教育和師承教育進一步結合,形成可以貫穿人才發展全過程的師承教育體系,讓中醫師承可以覆蓋所有專業的醫學生,并對不同醫學專業的學生進行有效的培訓,設置師承教育專項學分,將其作為評審中醫藥人才的基礎保障,為醫療服務衛生行業、中醫藥教育行業等提供人才保障,這樣也有利于我國中醫藥教育的進一步改革。
3結束語
我國中醫藥教育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出現了后繼無人的現象,因此,為了讓我國中醫藥教育可以長久、穩定的發展,應加強中醫藥教育體系的建立,讓師承教育和中醫藥院校教育進行有機結合,使得中醫師承教育體系,可以有效貫穿中醫藥人才的未來發展。在此基礎上,需要為健康服務行業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撐,作為中醫藥院校應不斷提高培養中醫藥人才的質量和水準,充分考慮醫學生自身的發展能力,從各個方面加強對醫學生的培訓,進而提升醫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相關行業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羅照宇,方暢,乾龍,等.中醫藥院校00后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實踐育人體系構建[J].新一代,2021,25(3):37.
[2]劉楊,李寶琴.新醫科背景下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變革與探索[J].中國醫藥導報,2020,17(27):19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