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漢字作為表意文字,字理的講解就是根據漢字的字形,建立音、形、義之間的聯系,完成對生字的學習和記憶。在生字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字理教學的優勢,展示漢字的主觀性特征,減低學生理解和學習的難度,并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的學習欲望,獲得良好的學習成效。本文對生字教學中字理得應用作出闡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生字教學;語文;字理教學法
漢字表意的特點決定著每個漢字都有著特定的含義,對于字理的理解可幫助學生記憶生字并合理應用生字。傳統生字教學的流程為字形講解、字體記憶、書寫練習,這種過于機械的講解方式,會加重學生記憶上的難度,不利于學生對不同字形的分辨。而采用字理方式,可使學生了解漢字內在的文化意蘊,并掌握字形結構的構成規律,獲得生字學習深刻記憶,從而實現生字學習效果的提升。
一、利用比較法輔助講解,由詞義的理解到詞形的記憶
漢字的構成形式多樣,不同詞形對應的含義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對于部分結構相似和詞形變化不大的詞匯,學生在學習中容易出現分辨不清的問題。為使學生完成詞義的理解和詞形的記憶,利用字理講解方式,并對相似詞進行比較,鞏固學生的記憶。針對形聲詞的對比,教師要利用典型的詞匯,來幫助學生建立比較記憶的學習基礎,在學生完成學習后,還要重視復習,通過反復的講解幫助學生建立詞匯在形、音、義上的聯系。然后,對于部分難度較高的詞匯,教師可加強學生讀寫的訓練,使學生了解詞匯不同結構的特點,以及構字的規律,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例如在學習“峰、蜂、鋒、縫”這幾個詞匯時,可先為學生講解“形旁和聲旁的含義,然后可先引導學生觀察詞的結構,以及詞匯之間存在的不同之處。在學生完成基礎學習之后,教師可利用紅色將偏旁標記,并提問學生:“他的偏旁與詞義之間有沒有聯系?有著什么樣的聯系?”通過整體感知到局部的研究,學生了解到生字學習的流程,掌握詞匯結構上的特點。“山”是“山峰”;而“蟲”代表著昆蟲;“纟”與紡織有關所以是“縫”的偏旁。通過對于形旁表意的講解,幫助學生分辨相似的詞匯。最后,可進行綜合的訓練,可先列舉相同結構的詞匯,鼓勵學生自己分解并猜義。還可利用書寫的方式幫助學生使用詞匯,完成生字的理解和記憶。
二、針對學生個性特點積極采取故事教學法,引導學生掌握字理
由于小學階段學生過于活潑好動,與枯燥乏味的生字學習相比,更熱衷于趣味性的游戲和內容生動且多樣的故事書,期望通過閱讀有趣的小故事,即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打開認知視野,又能滿足自己對故事世界的向往。因此,針對本階段學生的個性特點、喜好等,積極采取故事教學法,根據生字教學內容,設置多個趣味十足的小故事,將所要教學的拼音、詞義、字形等創造成故事情節,并加以生動描述,通過故事闡明生字的字理,可達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參與生字教學積極性的目的。例如:在教學“焦”這個生字時,教師可以把“焦”這個生字變成形象生動的故事,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便于學生記憶和掌握。比如:“古時候,森林里發生了大火,把很多來不及逃生的小動物都烤熟了。當大火退去,古人便走進森林里觀察火災現場,發現了很多烤熟的小動物,并且還覺得味道非常香,便嘗了一口。突然發現,烤熟的肉要比生吃好吃的多。于是就懂得在吃食物之前,用火先烤熟。不過那個時候的人還不懂得如何掌握火候,所以就常常把食物烤焦了。”在故事時,可配合背景音樂和教學短視頻來講,更有利于集中學生注意力,將學生帶入故事當中。這時,學生們聽的正津津有味,教師便可利用講故事的余溫,將“焦”字的字理講解出來。教師:“那么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故事中講到燒焦了的“焦”字拼寫方式?”學生們答不上來,再由教師詳細解說。教師“焦字的上部分本來是三只鳥(表示很多鳥的意思,后來省略成一只,而“隹”就是短尾巴鳥),下面是一把火,強調用大火烤就會把小鳥烤焦。”這樣一來,學生不僅牢牢掌握“焦”這一生字,還掌握了“焦”的字理,獲得良好學習效果。
三、根據學生認知水平采取看圖說理教學法,將生字教學化繁為簡
漢字的構成,通常是先有象形,之后派生出指事、會意、形聲以及假借等。因此,在生字教學中運用字理教學模式,可借助看圖說理教學法,來達到預期教育目的。在實際課堂教學環節,教師應實現根據本節課所要講解的生字,借助多種手段、多種途徑,如利用信息技術在網絡中搜索有關生字教學內容的圖畫,在將其制作為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進行播放。讓學生觀察視頻中的圖畫,真正感受到漢字的形體,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真正做到由義及形,達到字理教學的目的。例如:在教學“樹”、“山”兩個生字時,可以實現在網絡中搜索幾張綠樹、高山的實物圖像,引導學生對綠樹和高山等實景自由發表個人看法。之后在為學生播放“樹”和“山”簡筆畫的概括抽象圖。這時候的圖畫已接近楷體字,可當這學生面將其中的數字線條與小篆形成對比關系,從而將圖片與文字聯系起來,讓學生清晰了解到生字的演變方式。這樣一來,當學生今后再次學習類似的生字時,便可自助在腦海中生成想象畫面,并自主探究生字的字理,進而實現將生字教學化繁為簡,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總而言之,生字教學作為語文教育的重點內容,教師不但要重視對生字結構、讀音、筆畫的講解,還要引入字理的方式剖析深層次的含義。通過多種方法的應用,生字學習不再是難度較大的活動,復雜的漢字在學生眼中也不是較難記憶的符號。而是有著不同含義和不同結構的圖畫,可利于學生形成主動了解詞匯的意識,增加生字教學的有效性。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更是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字理的教學方式只是生字學習中的一種手段,怎樣借助創新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學習體系,還需要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參考文獻
[1]朱怡.基于多模態理論的字理識字法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D].浙江科技學院,2021.
[2]王國美.把準字詞教學的脈——基于字理的生字詞教學策略探究[J].七彩語文(教師論壇),2018(07):14-16.
[3]趙雙,羅玉瓊.字理教學及其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作用——以珠海市香洲區灣仔小學為例[J].現代交際,2017(06):29-30.
作者簡介
鐘李慧(1985.08—),女,本科,二級教師,廣西北海,漢族,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