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一恒
摘? 要? 傳統武術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同時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其中,在鄉村振興戰略下,傳統武術的發展問題需要得到重視,各方應對當前傳統武術發展現狀有著充足的了解,并針對文化失位、認同程度低及經濟效益不明顯等因素進行探究,確保可以通過多種措施促進傳統武術的健康發展。基于此,本文簡要分析傳統武術在鄉村振興戰略下發展機遇,并闡述了其未來發展。
關鍵詞? 傳統武術? 發展? 鄉鎮振興戰略? 機遇
中圖分類號:G85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7-005-02
在時代穩定發展背景下,傳統武術的發展越發得到廣泛關注,而且為確保通過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傳統武術的發展,應分析其所帶來的契機,并做好相對全面地分析,以對當前傳統武術發展所面臨的影響及困境進行分析,制定針對性發展方案,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及價值。因此,通過將傳統武術滲透到教育當中,并積極與地方政府部門溝通,得到支撐與幫助,力爭打破傳統武術發展與傳承困境,從而在真正意義上促進傳統武術的發展。
一、鄉村振興戰略給予傳統武術發展的機遇
傳統武術誕生于農耕文明社會,目前的發展依托群落習武,具有流動性和開放性的特征。通過家傳或師傳的方式有助于拓展體育項目傳播路徑,并合理對各項工作進行創新與優化。在鄉村振興戰略下,為傳統武術的發展帶來較多的機遇,這些需要被把握住,從而使現代人能通過多角度分析,為傳統武術的發展奠定基礎。
首先,鄉村振興為傳統武術提供平臺。鄉村振興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而且經濟文化與生態發展處于平衡狀態,各體系完善可以推動鄉村振興發展,進而為鄉村產業化發展帶來較多的機遇。如此,就需要各方對此加以重視,并做好相對全面地分析,制定符合當前發展形勢的措施。其中,鄉村振興可以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現如今,人們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開始追求健康、休閑的生活方式。在此階段通過傳統武術的傳承不僅可以豐富人們日常生活,還可以將傳統武術的特性展現,滿足發展與傳承要求[1]。
其次,鄉村振興為武術發展提供保證。鄉村振興與文化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通過保護鄉村傳統文化有助于發揮一定的作用,進而實現文化自信的重構,構成具備特性的鄉村文化。而且在教育發展背景下,其作為傳遞文化的重要組成,通過將傳統武術貫穿到教育當中,可以為傳統武術的發展提供保證,促進幸存文明建設。除此之外,鄉村振興為傳統武術發展創造活力,通過打造全新的載體模式,有助于推動鄉村現代化發展。在確保充足支撐的同時,可以將鄉村振興的產業元素充分展現,實現全新的突破。因此,在傳統武術發展階段,應尋找其與鄉村振興的契合點,并抓住機遇,優化傳承方案,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拓展傳統武術的傳承與發展路徑。
二、傳統武術在傳統武術發展中面臨的困境
首先,鄉村師資力量不夠充足,缺少專業傳統武術指導,而且在開展武術活動的過程中形式較為單一,無法實現對各項工作的優化與完善。再加上部分比賽缺少專業化管理,活動開展的質量無法有效提升,而且相關配件配套設施及硬件器材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無法實現及時更新與維護,導致傳統武術舞動開展受到限制。與此同時,由于鄉村居民對傳統武術文化認知程度不足,僅靠單一的宣傳方式無法發揮一定的效果,勢必會阻礙傳統武術的發展。尤其是針對偏遠鄉村,媒體宣傳不夠順暢,很多傳統武術的形式無法被外界所認識,導致傳統武術的價值難以充分展現。
其次,體育武術標準化及西方體育理念的限制。當前奧林匹克運動高速發展,傳統武術與其地位有著明顯的差距,一旦沒有得到廣大民眾認可,則會產生一定的限制,制約傳統武術的發展與創新。特別是在近些年武術的變革與發展中,傳統武術體育價值及功能得到不斷強化,但由于價值受到影響,以至于談到傳統武術人們僅會聯想到武術電影等表面內容,并沒有對武術的傳承有著一定的了解。而且在信息技術發展下,當前學生在年紀很小的階段就已經接觸手機、電腦等移動設備,過于注重娛樂的同時,對傳統武術了解困乏,甚至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若不夠重視制定針對性解決方案,則會產生一定的限制[2]。
最后,現代武俠影視作品過于虛幻,存在對傳統武術錯誤解讀的情況。在當前影視作品當中,驚險刺激的場景較為常見,如飛檐走壁、輕功、隨意飛行等。雖然這些畫面能夠為觀眾帶來視覺沖擊,但這種畫面通常都需要靠后期特效合成,進而導致武術與現實生活脫離,導致觀眾對傳統武術自身的文化內涵掌握不夠充分。所以說,針對當前傳統武術傳統所面臨的問題,必須要得到各方的廣泛重視,并通過多種措施及手段創新傳統武術發展形式分析其未來發展趨勢。
三、鄉村振興戰略下傳統武術的發展路徑
(一)把握國家政策,支撐傳統武術發展
為貫徹落實國家對鄉村振興戰略所推出的政策,應注重遵循各項原則,尤其是要大力發展教育,加強學生對傳統武術的認識,此外還要對各項工作進行優化與落實。通過把握國家政策,將傳統武術融入到教育領域,與體育教學有效整合,如此能在保證傳統武術健康發展的同時拓展體育課程教育。而且在傳統武術發展的過程中還應該注重目標及發展方向的制定,只有通過發展理念的轉變及優化,才有助于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及價值,為傳統武術的發展提供有力保證。因此,國家應該針對傳統武術制定相關法律條文,規范傳統武術的挖掘與保護工作,從而為傳統武術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基本保障。
(二)實施傳統武術教育與傳承
文化作為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基礎,具備較強的影響力,同時可以滲透到各個領域應用。因此,在鄉村振興戰略下,應加強對文化傳承的認識,實現將傳統武術與文化教育整合,建立并健全服務體系,培育文明鄉村風尚,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發展。鄉村文化建設不僅需要關注居民生活發展,同時應加強對文化滲透的認識。通過建設文化傳輸途徑,實現更加有效對傳統武術進行傳承,發揮鄉村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因此,傳統武術文化傳承應立足于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在保護精神體系的過程中,還應該吸取文化成果,與時俱進,大力推進文化教育工作,建立基礎單位及校園等機構,科學合理地展開教育工作,實現對多種類型工作的創新,促進村民精神素養的提升,加深其對傳統文化的了解。
(三)構建良好生態環境,拓展傳統武術傳習空間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嚴禁盲目開展傳統武術發展與教育,應事先做好前期準備工作,這樣才有利于實現對各項工作的優化與創新。因此,針對傳統武術教育來講,應實現創設良好的生態環境,并通過完備傳承機制,做好傳承的基礎工作。而且在理論知識傳承的過程中,應充分了解各項工作的開展現狀,必須要建立并健全傳統武術發展空間,并通過宣召傳統武術的身份,堅守武術文化的傳承精神,做出理性思考且制定合理的傳承方案。首先,在傳統武術傳習環節,應加強對師徒傳承模式的認識,并適當的進行糾正,保證傳統制度約束的同時不斷擴大傳承主體,這樣有助于實現對傳承的創新。其次,傳統武術傳承環節應結合當前情況,要將其貫穿到鄉村文化建設活動當中,建立以傳統武術為基礎的活動,如此可在豐富居民生活的同時實現對武術的傳承拓展。最后,同構地方政府與社會組織、學校等合作,建立傳統武術傳習機構,鼓勵學生及文藝工作者參加到工作當中,實現傳統武術的傳承,并且在保護生態基礎上改變傳習方式,擴大傳習空間,為傳統武術的傳承及發展提供更多幫助。
(四)基層體育事業的建設
針對傳統武術的發展與未來,要想將傳承的效果充分展現,則應該通過銜接教育,合理將其與體育事業銜接。通過文化符號表示傳承的概念,人們可以與這種符號進行交流,并延續發展有關生活的知識。傳統武術作為中華重要組成元素,應加強人們對價值追求的認識,并通過現代化發展與傳統武術的整合,分析其定位及扮演的角色,建立符合企業發展的模式,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及價值。與此同時,提升傳統武術核心競爭力作為實現身份認同的重要一環節,這也是傳統武術文化身份定位的必要條件。所以說,在發展中需要理清發展前景及趨勢,通過對多種類型工作的優化,確保傳統武術可以深入文化建設當中,融入學校及社會組織體育文化當中,不斷擴大傳統武術的影響力,實現文化身份的認同與發展。
(五)搭建傳統武術產業化發展平臺
在市場經濟下,傳統武術受制度完善及搏擊競賽項目的限制,應明確傳統武術發展的追求,并通過不斷提升傳統武術的競爭力及文化強度,有效解決制約傳統武術發展的問題,發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及價值。因此,在發展中應滿足鄉村事業建設需求,順應城鄉居民的消費趨勢,實現對多種類型工作的優化與健全,這樣就可在發揮一定效果的同時,減少所產生的影響。而且遵循市場要求有助于整合與傳統武術相關資源,實現多元化深度融合,如此可更加有效地體現傳統武術的價值。與此同時,針對具體平臺的建設,應通過政府及社會組織建立并確定發展方向。通過傳統武術培訓及比賽等活動,銜接武術表演,形成具備特色的文化內容,進而為當地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鄉村振興戰略下,不僅需要擺脫鄉村社會危機,同時應解決衰落下傳統武術的生態環境失衡問題,尤其是針對認同程度低等問題,在政府推廣下抓住機遇,正視傳統武術發展所面臨的多種問題,以文化傳承為基礎展開教育,結束多平臺為傳統武術的傳播及發展帶來幫助。而且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必然會促進鄉村教育水平的提升,通過將其貫穿到教育當中,不僅可以實現傳統武術的傳承,還能夠拓展并創新鄉村教育模式,將傳統武術傳承與未來運用的價值充分展現。
參考文獻:
[1]王笑地,馬祥,王雷.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審視傳統武術的發展[J].武術研究,2019,4(07):15-18.
[2]袁晴,劉傳勤.傳統武術與鄉村振興戰略研究[J].武術研究,2020(07):19-21.
★項目名稱:鄉村振興戰略中的教育與代際流動研究,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國家一般規劃基金項目,項目編號:BFA18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