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唐佳欣
摘要:不論是一線大城市,還是十八線小縣城,都有著獨特的兩面,一面是新時代的繁華,一面是舊歲月的滄桑,它們共同構成了城市的骨骼和血肉。現如今,舊小區正面臨著建筑物老化、基礎設施薄弱、影響城市面貌等眾多問題。而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城市土地資源越發緊張,身處優良地段的老舊小區無疑將成為主城區土地的重點利用對象。本文融合健康適老社區、海綿環保社區以及智慧物業社區三重理念,針對老舊小區現存的四方面問題提出了具體、明確的改造方法,并探討了老舊小區改造的實際意義。
關鍵詞:問題現狀,改造理念,改造方法
1.老舊小區的定義
城市舊居住區,主要是指建成使用20年以上,面臨著環境質量差、建筑設備老舊破損、建筑結構存在安全隱患、建筑功能不完善、配套設施不足等問題的生活聚居地。老舊小區大多處于城市的核心區域,但由于建設年限問題,導致自身配套無法滿足現代化的居住要求,不僅影響了居民的居住體驗,也嚴重影響著城市的形象面貌。
2.老舊小區的改造理念
改造過程中,應貫徹三重改造理念。一、打造健康適老社區,推動適老化改造,規劃設置老年服務中心,通過因地制宜加裝無障礙電梯、加設社區小型醫療中心等來提升老年居民的居住舒心度。二、打造海綿環保社區,利用“海綿城市”理念,通過合理規劃設計,促進雨水的循環利用,可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三、打造智慧物業社區,在引入優質物業服務的基礎上,引進智能管理系統,對社區安防、物業服務等進行規范化、智能化、系統化的管理。
3.老舊小區的現狀與改造舉措
3.1室外環境
老舊小區普遍存在著室外環境的問題,小區內部環境形象差、規劃設計不合理、綠化面積不足、公共環境雜亂無序,室外環境滲透能力差,沒有完整的水循環系統,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居民的居住體驗感和城市的面貌形象。
要改善室外環境問題,首要是拆除私設構筑物、花園菜地,規范室外公共空間,增設公共綠地和花園景觀帶,對小區基礎設施實施改造,對不規范的電線電纜進行整改,增設太陽能路燈,增設道路引導牌、樓棟門牌號。最后,進行雨水源頭減排和排污系統控制改造,并設置雨水溢流排放系統,以及對排污系統進行升級和改造。
3.2道路與停車
老舊小區普遍存在道路年久失修的現象,小區內的道路分級不明確,居民侵占消防通道,存在著較大的交通和消防安全隱患。要改善這些痛點,應增設或改造步行系統,實現人車分流,清除占道設施,保障應急消防通道的暢通。并將鋪裝材料替換為透水性能優良的材料,做好雨水收集利用。通過這些舉措,可以很大程度改善道路問題,也符合現代社區道路建設的要求。
停車難也是老舊小區的一大痛點,規劃落后和汽車平民化之間的矛盾使得停車一度處于“車多位少”的狀態。要解決地面停車位不足的問題,可通過機械立體停車場的使用,充分利用小區的立體空間。并且設置智能停車管理系統,信息化管理機動車停放。此外,非機動車亂停亂放、私拉電線充電、侵占樓道等行為在老舊小區也是管理難題,小區內應為非機動車提供專用停車區和充電樁,并且做好宣傳和引導。
3.3基礎配套
在老舊小區中,由于規劃理念的落后,基礎配套幾乎處于空白狀態。配套設施問題突出,公共服務基礎配套不足,小區物業管理質量低,甚至多數小區無專業的物業管理。和現代化社區豐富的公共區域相比,老舊社區的居民缺乏鄰里的公共活動空間和舒適的休閑活動場所。
針對這些問題,第一步,引入社區管家——物業管理公司,對小區進行全面系統性的管理。第二,提升社區便民服務,設置公共晾曬點、戶外直飲水,郵件快遞代收點。第三,提升公共服務設施,改建和新建小區公共空間,規劃出兒童幼托區、老人康養區、居民文娛活動區等公共服務設施。第四,完善智慧安防系統,增設人臉抓拍與高清攝像頭,完善小區門禁系統,增加電子圍欄、周界攝像頭,增設實時傳輸公安系統。第五,引進社區醫療服務,在社區內設置衛生服務中心,并與三級醫院合作建立醫聯體,提供遠程診療服務。
3.4房屋建筑
老舊小區的房屋結構安全系數普遍下降,房屋的防水、保溫基礎功能都需要修繕和維護。外墻皮脫落,護欄安裝不規范,影響了房屋的外立面美觀。小區缺乏電梯、無障礙坡道等交通設施,樓道內亂貼小廣告,樓道墻皮脫落,這些都影響著居民的居住舒適度。
需要進行四方面的改造,一、進行房屋性能維護,對地基基礎及原有結構等進行維護和加固。鋪設屋面保溫層,修繕屋面滲漏處,維護或更換房屋水電管線。二、進行房屋外立面重飾,對建筑外墻飾面進行清理和粉刷,改造外墻管線,規范空調室外機,拆除外窗護欄,改造為隱形護欄,提升外立面形象。三、進行內部公共空間整修,在出入口增設無障礙坡道,修繕或新裝單元防盜門,對樓道小廣告進行全面清理。四、加裝無障礙電梯,實現房屋建筑功能的提升。
4.老舊小區的改造意義
舊改可以顯著改善老舊社區居民的居住條件,隨著城市的建設步伐,環境優美、功能齊全的現代小區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給老舊社區的居民帶來巨大心理落差與視覺沖擊。通過全方位的綜合改造可以改善居民的居住條件,化解不平衡因素的矛盾,營造和諧宜居的環境。此外,舊改可以改善市容市貌。多數老舊小區處于城市的核心區域,老舊小區的存在無疑影響現代城市的面貌,舊改不僅能提升城市形象,也有助于老城區迸發出新的活力。深層次來說,舊改還是建立經濟內循環、擴大內需的重大舉措。據城鄉住房建設部估計,全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總投資將超過5萬億元。舊改能帶動建筑建材、適殘適老設備、社區服務等關聯性產業的發展,對構建經濟內循環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李海龍.城市舊居住區綜合改造技術內容.中國建設信息化,2019(10):56-58.
[2]王秀哲,段蘇洋.城市老舊小區改造新模式及關鍵技術.施工技術,2020,49(3):40-44.
[3]高樂.老舊小區現狀及改造思路探索.管理觀察,2020(7):41-42.
[4]顧昊. 老舊小區綠色改造綜合效益評價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20.
作者簡介:
王莉(2000-),女,四川資陽人,學生,專業:房地產開發與管理;
唐佳欣(2001-),女,四川南充人,學生,專業:工程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