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之祖
一場疫情危機,使江蘇東部機場集團董事長馮軍成了“網紅”。輿論對馮某人一片討伐的同時,有人卻為之辯護,認為省里不該派不懂專業的人去管機場。對此,吾卻不敢茍同。因為,只要將新四軍女干部孫蘭與馮軍進行一番比較,答案就會不言而喻。
1945年7月,孫蘭受黨的指派擔任淮安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作為清華才女的孫蘭,年僅32歲就擔任“蘇北解放區首位女縣長”,可謂少年得志;馮軍這個南師大的畢業生,在省級機關工作多年后擔地市級常委,再赴任正廳職一把手,也算是功成名就。可就是這兩個同為蘇北人氏,同是名校優秀學子,同樣專業不對口的干部,一個把解放區的縣域治理得井井有條,贏得百姓一片贊譽;一個卻闖下驚天大禍,落得天怒人怨,能把責任推到專業上么!
若依“外行不能領導內行”的說法,當年新四軍派孫蘭當縣長,無論是工作經歷,還是專業對口,都屬于典型的“用人不當”。殊不知,孫蘭當縣長后,順應百姓訴求三天內依法處決漢奸,冒著生命危險現場指揮遭敵襲擊的鄉村善后,組織數萬人興修水利,很快博得了群眾的好口碑。
說到底,孫蘭之成,馮軍之敗,關鍵在于他們心目中是否有黨有民。兩個一把手,一個把百姓利益舉過頭頂,幾乎每天背個挎包圍著百姓轉,與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個坐在舒適的老板椅上當官,面對近在咫尺的多處防疫漏洞竟然視而不見,一種玩忽職守滿不在乎的作派。種瓜得瓜,孫蘭為民造福,得到萬民稱頌,而馮軍禍國殃民,落得一世罵名。由此觀之,黨員干部踐行使命初心是何等的重要。
誠然,領導干部專業不對口工作起來困難不小。殊不知,是否勤于精通專業,進而快速掌握工作本領,乃是檢驗黨員干部優劣的試金石。只有胸懷為民宗旨,才能激發學習自覺,迅速成為工作崗位上的行家里手。否則,弄不好就會步馮軍后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