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偉


看汪曾祺的《昆明的雨》,里面寫到他途中遇雨,便在一家小酒店坐下來吃飯。“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這樣大的木香卻不多見。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嚴嚴的。密匝匝的細碎的綠葉,數不清的半開的白花和飽脹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濕透了。我們走不了,就這樣一直坐到午后。”
如果不是遇雨不停,汪曾祺可能不會留意小酒店的那棵木香,更不會把木香花寫得如此細致美好。汪曾祺說,四十年后,他依然對那天的情味念念不忘——不期然的一幕,竟然留下了那么讓人心動的記憶。而且,他還留下了那么美的文字。
掩卷回味,我不由頷首輕笑。我想起了去年的一天,我去看望母親,想好好陪陪她。因事先沒有打電話,母親出門走親戚了。母親放鑰匙的地方我是知道的,于是開門進屋。家中空蕩,感覺百無聊賴,這次回家難道心愿成空?一會兒工夫,天竟然下起了雨。雨聲越來越大,天上的烏云,黑沉沉的。雨點一會兒密集,一會稀落,我盯著窗外的雨簾,傾聽著淅淅瀝瀝的雨聲,慢慢陷入一片沉靜之中。一種久違的安寧心緒,讓我靜成了一朵花,整個人像是經歷長途跋涉之后如期回歸一樣,分外滿足和愜意。
聽著雨聲,我的思緒在輕舞飛揚。不知不覺間,我竟然睡著了。下雨正好聽雨眠,我的夢也安穩極了。睡醒之后,雨聲依舊。我忽然感覺靈感像一只呼之欲出的蝴蝶,翩然而至。于是,我提起筆,想要寫一篇《聽雨》。剛睡醒后的思路異常清晰,我筆下的文字汩汩而出,自然流暢,渾然天成。最終,我一氣呵成,完成了《聽雨》。那篇文章,一直是我比較滿意的。沒想到這樣一次突然而至的小小意外,居然以這樣詩意的方式收尾。
既然下雨了,就不要去想耽誤了什么事,索性聽雨而眠。一切順其自然,方是應對變化之道。順意時不得意忘形,違背意愿時也不懊惱沮喪,以詩化的方式處理應對不期而至的小變化,就能給自己一份美好的心境。
下雨正好聽雨眠,生活的藝術,在于我們能夠處理各種各樣的小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