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柳華
【摘 要】目的:觀察和對比給予肥胖癥患者應用腹腔鏡下袖狀胃切除術治療的圍手術期護理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之間我院收治的肥胖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采用腹腔鏡下袖狀胃切除術治療,隨機分為兩組,給予對照組患者(16例)應用常規護理措施,給予實驗組患者(16例)應用圍手術期護理。結果: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肥胖癥患者腹腔鏡下袖狀胃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效果良好。
【關鍵詞】肥胖癥;腹腔鏡下袖狀胃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給予肥胖癥患者應用腹腔鏡下袖狀胃切除術,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且同時給予患者良好的護理,更加有利于實現患者治療效果的提升[1]。我院本次研究將32例肥胖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和對比給予其應用圍手術期護理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2019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之間我院收治的肥胖癥患者中,選取32例作為我院本次研究對象。男性5例,女性27例,年齡22歲~71歲,平均年齡(45.35±12.39)歲,體重70.1kg~141.9kg,平均體重(100.56±32.39)kg,腹圍85cm~130cm,平均腹圍(107±22.39)cm,4例合并高血壓,6例合并高血脂,2例合并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7例合并2型糖尿病。隨機劃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6例患者,兩組研究對象全部一般資料(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實驗組應用強化優質圍手術期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術前護理 (1)對患者的溝通能力、生活習慣、飲食喜好、知識能力、社會家庭支持情況以及是否吸煙和嗜酒等情況進行了解,(2)術前需積極主動與患者及家屬進行交流,緩解其對于手術治療的恐懼,并強化其治療信心,同時提升患者對于治療和護理的配合程度;(3)術前引導患者完善各項常規檢查,實施備皮工作,要求患者于術前12小時禁食、4小時禁水。
1.2.2 術后護理 (1)術后應幫助患者去枕并采用仰臥體位進行休息,注意將頭部偏向一側,同時避免患者出現舌后墜情況,至其完全清醒,可將體位改為半坐位,同時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患者睡眠時需對其呼吸情況進行觀察,若長時間呼吸暫停,則應將患者叫醒;(2)對其各項生命體征進行觀察,若存在異常情況,應及時通知醫生;(3)對引流管、胃管進行妥善固定,并對其引流情況進行觀察,同時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潔和干燥;(4)患者術后可少量飲水,若無特殊情況可逐漸食用流食、半流食、軟食至普食,禁止患者食用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時遵循“少食多餐”原則;(5)患者術后可能出現出血、吻合口瘺、切口感染以及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需注意幫助患者采用相應的預防措施。
1.3 觀察指標
組間并發癥發生率對比:出血、吻合口瘺、切口感染以及下肢深靜脈血栓。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人數為0(0.00)例,少于對照組患者的4(25.00)例,見表1。
3 討論
肥胖癥屬于一種由多因素導致的慢性代謝性疾病,機體進食熱量大于消耗熱量,多余的熱量即會采用脂肪的形式于體內儲存,在脂肪大量堆積且分布異常的情況下,能夠引起肥胖癥,并導致患者自身出現心血管疾病、代謝疾病以及呼吸系統疾病等,對其身體健康能夠造成嚴重損害。除常規的飲食控制、運動調節以及藥物治療以外,手術也已經成為對肥胖癥進行有效治療的措施之一,給予患者應用圍手術期護理,則有利于加速患者的康復進程[2-7]。本次研究顯示,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給予肥胖癥患者應用腹腔鏡下袖狀胃切除術時實施強化優質圍手術期護理,護理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
[1] 徐明.3D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治療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青海醫藥雜志,2019,49(4):33-36.
[2] 黃婷.綜合護理在對病態性肥胖癥患者施行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當代醫藥論叢,2020,18(20):171-172.
[3] 王靖蘭.代謝綜合征肥胖患者腹腔鏡下袖狀胃切除術后護理體會[J].醫學研究,2019,1(6):99.
[4] 彭霞.心理干預對腹腔鏡下袖狀胃切除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和體重的影響[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9,26(5):117-119.
[5] 付麗平,林美芳,余麗華,等.腹腔鏡下袖狀胃切除治療病態肥胖癥的護理配合[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16):77-78.
[6] 田海霞.個案管理的延伸護理服務在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后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黔南民族醫專學報,2020,33(1):63-65.
[7] 郭小敏,董芳芳.腹腔鏡袖狀胃切除術病人圍術期護理[J].全科護理,2019,17(3):317-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