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婷
【摘 要】目的:分析耳鳴康復操在突發性耳聾(SSNHL)伴耳鳴患者治療中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20年4月至12月的60例突發性耳聾伴耳鳴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歸納為M組、F組,M組予以耳鳴康復操治療,F組予以常規治療干預,分析兩組應用價值。結果:M組、F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0.0%、70.0%,M組有效率明顯高于F組(P<0.05)。結論:SSNHL伴耳鳴患者中實施康復操可獲得顯著價值,能夠有效提高臨床療效,值得應用及推廣。
【關鍵詞】康復操;突發性耳聾;耳鳴;治療效率
突發性耳聾(SSNHL)屬于耳鼻喉科常見病癥之一,主要指數分鐘或數小時之內,患者誘發不明原因的神經性耳聾,且諸多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鳴現象。目前,臨床對SSNHL發病機制尚未明確,可能與其自身機體免疫損傷、循環障礙、病毒感染存在一定聯系。臨床癥狀可表現為惡心、惡吐、眩暈、耳鳴,對其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均構成嚴重影響。因此為SSNHL伴耳鳴患者提供針對性治療手段,積極完善臨床療效,提高其生活質量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部分學者發現,康復操治療SSNHL伴耳鳴患者可取得滿意結局,且療效確切[1]。鑒于此,本文選取SSNHL伴耳鳴患者實施康復操進行分析,現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0年4月至12月的60例突發性耳聾伴耳鳴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歸納為M組、F組。M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22歲~76歲,平均年齡(42.23±5.62)。F組,男30例,女30例,年齡18歲~77歲,平均年齡(43.14±5.32)歲。兩組基礎信息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F組予以天麻素[天眩清針]、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靜滴、甲鈷胺注射液靜推、銀杏葉片、倍他司汀片(敏使朗)口服治療,總療程14天。M組在上述基礎上予以康復操,具體如下:(1)耳廓按摩:雙手拇指及食指夾住耳廓從上到下按摩,直至耳廓有發熱感。(2)鼓膜按摩:雙手拇指放在耳屏后,將耳屏用力向外耳道口按壓然后松開,連續30下。(3)擊鳴天鼓:手掌互搓至掌心發熱,按于兩耳,掌心對準耳道,手掌作緩慢重按、放開3次,手指貼于枕后,食指疊放在中指上,食指用力下滑敲擊在枕骨上,可聽到敲鼓聲,連續做10次后松開,再重復做3次。(4)聽宮穴按摩:半張嘴狀態,找到耳屏切跡的凹陷處,食指用力按摩,連續按30次。(5)翳風穴按摩:找到耳垂后方凹陷處,雙手拇指指尖對凹陷處進行按壓直至產生酸脹感,其余4指放在耳廓上起固定作用。(6)頸后肌肉按摩:4指及手掌根部輕柔拿捏頸后肌肉3分鐘,必要時毛巾熱敷。
1.3 觀察指標
運用耳鳴評價量表(TEQ)[2],將耳鳴嚴重程度分為5級:Ⅰ級:1分~6分,Ⅱ級:7分~10分,Ⅲ級:11分~14分,Ⅳ級:15分~18分,Ⅴ級:19分~21分。臨床護理時,分別在入院第一天、第五天、第十天運用耳鳴評價量表(TEQ)對患者耳鳴進行動態評估。療效判定:痊愈:耳鳴及伴隨癥狀消失;顯效:①耳鳴降低≥2個級別。②適應耳鳴,對睡眠、工作、生活等無影響者歸為“顯效”范疇;有效:耳鳴降低1個級別;無效:耳鳴程度無改變。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M組有效率:90.0%,高于F組:70.0%(P<0.05),見表1。
3 討論
近年來,SSNHL發病率逐年呈上升趨勢,該疾病屬于臨床耳鼻喉科常見疾病之一,且諸多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鳴現象,若持續受到疾病的困擾,可使其誘發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如焦慮、煩躁、不安等,進一步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
目前,臨床通常選取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來治療,該類藥物能夠有效完善機體內鈉離子運轉,且改善血管痙攣等問題。但臨床研究發現,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較多,無法長期全身用藥。而耳鳴康復操應用于SSNHL伴耳鳴患者中可獲得顯著價值,主要通過耳廓按摩,捏拿擠壓耳廓及其穴位,而耳廓每個凹陷處,均伴有機體五臟六腑反射區,進而達到耳廓痙攣通暢,促進氣血流通。鼓膜按摩則通過擠壓耳屏,促進外耳道氣體開合,認為帶動鼓膜活動,完善中耳氣壓功能。而頸后肌肉按摩,則通過捏拿摩擦手法,促進頸后肌肉放松,達到一定理順筋絡肌骨,優化肌肉彈性及張力效果。大量文獻證實,耳鳴康復操能夠有效完善耳部氣流通暢,達到優化耳鳴癥狀,起到活血通絡效果[3]。本文研究結果為,M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F組,充分說明SSNHL伴耳鳴患者中實施康復操可獲得顯著價值,能夠有效提高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SSNHL伴耳鳴患者中實施康復操可獲得顯著價值,能夠有效提高臨床療效,值得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 胡競敏,張學強,馬瑞霞.影響突發性聾患者耳鳴療效的相關因素分析[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20,28(5):519-522.
[2] 陳知己,鄭蕓,鐘萍,等.耳鳴評價量表的臨床應用價值研究[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7,25(3):242-246.
[3] 譚雁紅.耳鳴康復操聯合認知行為干預在耳鳴患者康復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8,17(2):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