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向
【摘 要】目的:分析瑞芬太尼聯合舒芬太尼麻醉對老年患者圍術期應激反應和術后疼痛的影響。方法:隨機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4例老年手術患者,根據麻醉藥物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各32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麻醉藥物;觀察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聯合舒芬太尼麻醉藥物。結果:觀察組患者圍術期各項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在術后不同時間段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瑞芬太尼聯合舒芬太尼麻醉對老年患者圍術期應激反應起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還可以有效地降低術后疼痛感。
【關鍵詞】瑞芬太尼;聯合舒芬太尼;老年患者;圍術期應激反應;疼痛程度
在老年人進行相關疾病手術治療過程中,常規的麻醉藥物和手術的刺激非常容易對患者血流動力造成不同程度的波動,而這些波動極有可能會引發老年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出現[1]。因此手術治療時,麻醉藥物的選擇對老年患者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瑞芬太尼藥物相對比常規的麻醉藥物更具有可控性,且瑞芬太尼藥物不會在人體積蓄,非常適用于老年患者[2]。但瑞芬太尼麻醉維持的時間較短。舒芬太尼具有良好的鎮靜和鎮痛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血流動力,還可以降低對心腦血管的影響。瑞芬太尼聯合舒芬太尼進行使用可以充分地發揮各自的作用對患者術后圍術期應激反應和疼痛反應有著一定的改善作用。本文為了深入探究,選取我院于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間收治的老年手術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4例老年手術患者,根據麻醉藥物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各32例。我院倫理委員會已授權此次研究。對照組,男18例,女14例,年齡61歲~85歲,平均年齡(70.42±2.73)歲;觀察組男19例,女13例,患者年齡為63歲~82歲,平均年齡(70.04±2.41)歲。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60歲;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凝血功能障礙;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麻醉藥物過敏。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沒有特異性差異(P>0.05),有對比價值。
1.2 方法
對照組老年患者采用常規的麻醉藥物進行手術;觀察組老年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聯合舒芬太尼麻醉藥物進行手術。手術治療前,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檢測分析,制定手術治療方案,告知患者術前相關注意事項;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取4ng/ml的瑞芬太尼和0.5μg/ml舒芬太尼給予患者泵入,同時取2.0μg/m丙泊酚進行輸注,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身體麻醉情況,麻醉成功后,將氧氣罩置于患者口鼻處給予患者機械通氣,同時取60μg/kg維庫溴銨給予靜脈推注;在手術中,繼續取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對患者持續泵入,取丙泊酚進行輸注維持麻醉效果,并對患者情況進行監測和詳細的記錄。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圍術期心率、舒張壓、收縮壓等指標水平的變化并進行比較。(2)觀察兩組患者術后6h、8h、24h疼痛情況。采用VAS評分進行疼痛程度評估,滿分10分,分數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嚴重。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圍術期心率、舒張壓、收縮壓等指標水平的變化
觀察組患者圍術期各項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情況
觀察組患者在術后不同時間段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 討論
由于老年患者身體的代謝能力明顯的減弱,因此在對老年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時,取適當的麻醉藥物劑量來降低老年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是非常有必要的[3]。根據臨床研究表明,老年患者在手術時采用有效的麻醉干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圍術期應激反應,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據本次研究可知,觀察組患者圍術期各項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且在術后不同時間段的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綜上所述可知,瑞芬太尼聯合舒芬太尼麻醉對老年患者圍術期應激反應起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且還可以有效地降低術后疼痛感。
參考文獻
[1] 蔡海東,胡繼云.瑞芬太尼與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3):10-12.
[2] 張曉光,郄文斌,屠偉峰,等.圍術期目標導向全程鎮痛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1版)[J].中華疼痛學雜志,2021,17(2):119-125.
[3] 汪賽妮.舒芬太尼與瑞芬太尼靶控輸注對全麻手術患者的應激狀況及蘇醒質量的影響[J].北方藥學,2020,17(1):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