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摘 要】目的:探討藥物作用在中藥炮制和用法中受到的影響。方法:選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中藥治療的患者84例,在此期間設立參照組和研究組兩個小組,根據不同的治療方法,以42例每組的方法將患者均分至兩組,以此完成對照研究,參照組所使用的中藥未經炮制,研究組則采用炮制中藥治療。對患者治療后的效果進行分析,記錄有效性,同時觀察患者是否發展不良反應。結果:記錄兩組臨床效果后進行比較(參照組71.43%(30/42)比研究組97.62%(41/42)),以上數據后者有顯著優勢(P<0.05),差異和統計學意義明顯。研究組發生2例不良反應,參照組發生7例不良反應,相比后者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中藥炮制的方法對患者進行治療后,其臨床效果得到了提高,同時減少了不良反應的發生,有較高的應用推廣前景。
【關鍵詞】藥物作用;中藥炮制;用法;影響
中藥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傳統千年且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西藥相比,存在不同的炮制和配伍方法,在中醫藥文化中,炮制是一大特色,其是辨證論治中的實際要求。由于中藥材的種類較多,其炮制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區別。炮制是中藥材使用之前的重要步驟,想要使中藥發揮其主要作用,必須經過炮制才能實現,而不同的炮制方法也會導致藥材應用效果出現差別[1]。若藥材不經過炮制處理,其不僅起不到治療的作用,反而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影響,治療效果得到提高。所以,本研究為了深入分析中藥炮制和用法的影響,選擇部分患者接受中藥炮制治療,另一部分治療期間不進行炮制,以此完成對比分析,做出如下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中藥治療的患者84例。其間將所有患者平均分配到不同的命名小組中,即研究組和參照組,患者年齡22歲~53歲,平均年齡(36.6±12.3)歲,以上資料具有可比意義。
1.2 方法
參照組中藥治療未經炮制,按照正常方法給藥。研究組則采用中藥炮制治療,具體措施如下:(1)凈制處理。植物類中藥材在中藥中占比較大,但能用于制藥的部位不多,例如五加皮的葉子無藥效,其具有藥效的部位為根皮部,所以在處理時需要將葉子清除。另外有些植物,其不同部位的藥效不同,需要分別處理。例如,瓜萎,其果皮和種子藥效不同,且可以聯合應用。具有滑腸通便、潤肺化痰作用的是瓜萎子,具有利氣寬胸、清熱化痰作用的是瓜萎皮;具有消腫排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等作用的是瓜萎根,又稱天花粉,上述部位聯合應用,能夠起到滑腸潤燥、清熱滌痰、寬胸散結的作用,所以該類型藥物,不僅可以單獨入藥,還能夠聯合入藥。(2)藥材切制。將需要的中藥材按照等份和等量、大小薄厚相同稱為中藥切制,主要目的是對藥材煎煮中使其藥效得到充分的溶解,提高藥效。(3)藥材純凈。炒制、煎煮、煅制等方法是中藥加熱的方法,想要降低藥物中的毒性可通過炒制煎煮的方法完成,這種方式也能提高藥效,同時促進藥物的安全性。(4)輔料制。當藥物的毒性采用單一的方法無法將毒性祛除時可采用輔料制的方法,主要是在中藥處理時加入輔料共制,使其毒性降低。
1.3 觀察指標
依據患者治療后的情況進行臨床效果的評價,將其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顯效、有效和無效;治療后患者的體征恢復正常,且臨床癥狀消失為顯效;治療后患者的各項指標及體征得到一定的改善為有效;治療后臨床指標和體征無變化為無效。總有效例數為顯效例數加有效例數,利用總有效人數除總人數的方法計算有效率。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方法治療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研究組治療效果高于參照組(P<0.05)。
2.2不同方法治療后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在我國傳統制藥技術中,中藥炮制是主要方法,應用該方法的目的是將藥物的副作用、毒性和其他不良情況降到最低,從而提高用藥的安全性。目前中藥炮制方法較多,如煎煮、炒制、煅制等,炮制方法不同對藥物的影響不同。所以在中藥使用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合理地選擇炮制方法,以此使藥效得到最大化地發揮[2]。本研究對研究組采用中藥炮制治療,結果顯示無論是效果還是不良反應發生率均優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采用中藥炮制方法進行患者的治療,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議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曠艷春.人性化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及差錯事件發生率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20,36(29):137-138.
[2] 文姝,趙海燕.人性化護理管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