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金鈴
摘要:當今中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快,也由于此,其他國家與中國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種種情況凸顯了交流翻譯人才的重要性。日本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國家,與中國的經濟來往非常頻繁。此文章主要分析新課程背景下高校日語翻譯教學方法,現在多層次的市場變化要求我們必須開辟一條新路,讓教學方法也能活起來。以往的教學方法它還有很多不足,很多錯誤,以前認為的方法不一定現在還實用,因為世界在變化,我們的教學方法也要變化。我們今天就要對日語翻譯教學方法進行一個深刻的解剖,提出問題,我們有目的的進行解決和分析。以此,希望中國的日語翻譯教學能夠增長進步。
關鍵詞:口譯;翻譯技巧;翻譯思維;實戰經驗
口譯技能訓練屬于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日語教學中采用合理的方法,開展口譯訓練,有利于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水平。近些年,隨著教育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我國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學水平也實現了穩步增長。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日語口譯教學依然不容樂觀,還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探索全新的路徑,對問題予以解決。
一、高校日語口譯課程的特點
首先,日語口譯具有實踐性的特點。日語口譯是在一定的場合和情景下,準確傳達雙方的信息,為交流溝通提供幫助。其廣泛應用于商務活動、政治交流和文化交流等各個領域。日語口譯應該確保準確性,能夠真實反映雙方的想法,避免由于翻譯不準確而導致矛盾沖突。根據不同語言的表達習慣,提高譯文的流暢性,避免在交流中出現溝通不暢的問題。譯者要反應迅速,在現場口譯中,對于譯員的語言能力和應變能力要求同樣較高。[2]其次,日語口譯具有綜合性的特點。日語口譯涉及視、聽、說、讀、寫各個方面,需要學生不斷提高綜合素養,協調人體多個器官快速口譯相關信息內容,使視、聽、說、讀、寫保持高度協同性。其綜合性還表現在口譯內容上,學生要熟練掌握多個專業領域的專業術語,避免在口譯中出現卡殼等問題。最后,日語口譯具有跨文化交際性的特點。在教學中要明確中國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差異及聯系,以文化背景為依托提高教學實效性。
二、日語口譯教學技能訓練技巧
(一)確定訓練目標
教師在進行日語口譯教學技能訓練之前,應確定教學目標,這也是開展口譯教學的前提條件。高校應根據日語專業的教學計劃,將口譯教學作為日語教學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對總體目標進行細化分解,設置層級目標[2]。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中低級目標,該目標對于教學的要求為培養具備口譯技能,畢業后可以在不同行業成為日語翻譯的人才;二是高級目標,該目標教學要求為培養滿足社會企業和政府部門要求的高級翻譯人員。然后,高校應結合實際情況,將中低級目標作為人才培養的重點目標,實現對校內資源的合理優化,從而樹立長期教學目標,調整與之相配套的教學計劃,為日語口譯教學工作的進行,奠定堅實的基礎。在日常口譯技巧教學過程中,學校應該將就業作為基準點,重點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和預判能力。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開展日譯漢的訓練方式,提高學生的日語口譯能力。此外,高校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傳統語言能力,還要注重思想道德意識的培養,在教學中,應把握滲透道德教育的時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使學生在畢業后,取得更加良好的發展。
(二)科學選擇日語口譯技能訓練內容,對訓練方法進行創新
技能訓練方法是強化日語口譯技能教學效果的關鍵,但是部分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重視實踐訓練的重要性。從日語口譯技能教學現狀來看,口譯教學內容十分復雜,頗具難度,并且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局限性較大。教師在教學中僅注重理論知識的講授,不重視實踐訓練,致使教學效果受到不利影響。現階段,高校日語口譯教材種類繁多,內容十分豐富,但部分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無法對教材進行充分利用,所選擇的材料范圍較為狹窄,無法對時代主題進行把握,這些傳統老舊的教學內容,無法與時代的發展相匹配。因此,在進行日語口譯技能教學中,教師應科學選擇訓練內容,不僅要在教材中選擇教學內容,還要拓展材料引入渠道,從報紙或網絡上獲取一些具有價值的口譯訓練材料,對課堂教學進行充實,開闊學生的眼界。例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技術的力量,在網絡媒體中收集各種流行的材料,并將其進行整合,應用于日語口譯教學之中,利用充滿時代前瞻性的內容,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活力,讓學生在觀看新聞報道的同時,掌握日語口譯的各種技巧,最終掌握正確的發音方法[3]。與此同時,教師還應對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將現代教學方法應用于口譯技巧訓練之中,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小組成員互相對話,進行糾正練習。或者利用現代教學資源,營造真實的語言交流環境,利用演講和問答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口譯技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重視以下兩點問題:一是對學生的語速、語感和語音進行著重訓練;二是鼓勵學生敢于表現,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臨場反應能力,以此來強化教學的效果。
三、結語:
高校日語翻譯教學是日語學習必不可少的一大部分,目前大部分高校普遍存在教學上的問題。當然,也不是一時半會能解決的,我們不能希望這個問題能一蹴而就的解決,它需要在國家的積極帶領,老師學校的積極配合,學生的支持下一步一步前行,他是一場持久戰,希望在初步改革后國家和社會,學校能大力支持,學生能夠積極響應,老師積極配合,將我國高校日語教學工作推上一個新的臺階,也希望社會各界人士積極配合。
參考文獻:
[1]周虹.關于應用型日語本科翻譯教學的思考[J].常州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21(1):56-58.
[2]柴寶華.如何在日語翻譯課中提大學生修養[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5,10(6):13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