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歲歲
摘要:新冠疫情爆發后,從武漢迅速蔓延全國,但是并沒有將勇敢的中國人擊倒,全國呈現出一片團結抗擊新冠疫情的熱情。除了醫護人員全身心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各行業從業人員也擁有飽滿的熱情,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為抗疫工作貢獻力量。音樂工作者從自己的專業角度出發,通過編寫出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歌曲,為抗疫工作提供精神動力,記錄好全國抗疫的激情與熱血。本文基于抗疫公益歌曲《冬天以后》,探究抗疫公益歌曲的社會價值。
關鍵詞:新冠病毒;公益歌曲;冬天以后;社會價值
新冠疫情出現以來,音樂創作者便創作出數以百計的抗疫歌曲,每首歌曲后面不乏感人的事跡,更凸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這種現象,也是全世界范圍內難得一見的音樂創作景觀。這些音樂無論是藝術主題還是價值導向,都具有鮮明的個性和明朗的情感導向,使聽眾能夠聽后有所感悟[1]。《冬天以后》是一種典型的抗疫公益歌曲,在社會價值引領方面,要具有鮮明的特征。
一、《冬天以后》對大眾情感的引領價值
疫情始終會過去,就像寒冷的冬天會有春天代替。歌曲《冬天以后》便是體現出這種價值觀念,冬天以后,已經沒有凌冽的寒風,正如疫情過去,沒有什么能阻擋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生活可以且快且慢,悠然自得,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品嘗佳茗的清香,原來,幸福且美好的生活,竟可以這么簡單。在歌詞中,“冬天以后,風還會把什么挽留。可是我只想牽你的手,不用力也不放松,慢慢消磨人們說的天長地久。喂馬劈柴春種秋收,和草木說話,等候鳥飛過山丘。”歌詞中體現出人們向往的田園生活,仿佛桃花源,為人們樹立起了美好的生活希冀,也以這種美好的生活追求為人們提供抗疫勝利的斗志。冬天終究會過去,疫情終究會過去,相信音樂的力量,相信抗疫工作者的力量,使得社會大眾能夠充起飽滿的熱情和激情。歌詞也雖然沒有說出疫情,但是聚聚圍繞疫情,將抗疫的主題進行口語化表達,在隨意之間將深切的感情表達出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星光彩虹,看天空擁抱小小地球。”這種藝術表達形式,其創新點不僅僅在于以平民化的口吻,還在于其思想情感的切入點,以簡單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作為語言基礎,讓人們在艱難困苦中要播種希望,這樣才有力量獲取成功,并且可以獲得希望的果實,保持信心才可以打贏抗疫攻堅戰,抓住了人們的感情與社會之間的聯系的情感紐帶,讓人們從平常事情中感悟事情的真諦。
二、《冬天以后》社會影響力價值
《冬天以后》的社會價值評判,不僅要探索其音樂社會學,還要探究大眾對音樂接受度和創作度。在短時間內,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快速搜集資料,編寫歌曲,本身就是一個為疫情貢獻自身的故事,這些人也值得在抗擊疫情的故事中被歌頌。在數以千計的抗疫公益歌曲中涌現出少量的、為大眾所熟知的膾炙人口的歌曲,是當代全民抗疫形成的不屈不撓,勇敢無畏精神的真實寫照,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當人們捧著歌詞本,聽著優美的旋律,看著拍攝的視頻,都可以體現出其社會價值。
抗疫公益歌曲歌曲,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利好的事情,這無可厚非,也無需再次辨析歌曲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但是蜂擁而至的抗議公益歌曲,卻也充斥著粗制濫造和蹭熱點的現象,使得優秀作品被埋沒,自然不能承擔起工公益歌曲的社會價值。《冬天以后》以旋律曲調、節奏律動、風格形式的高水平,入選高精尖作品,在社會大眾中飽受好評。通過這種類型的歌曲,可以給關聽眾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緩慢的旋律唱出歌詞中的“田園”歌詞,真正的發揮出其作為精神產品的價值,為撫慰人群的心靈和精神。
創新意識也是《冬天以后》表現出來,抗疫歌曲本身就是為大眾百姓提供聽覺享受的藝術作品,普通的百姓對藝術的理解尚未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而簡單的節奏,平鋪直敘的歌詞,更能打動人心。若是歌曲在制作的時候,注重音樂技術,忽視群眾感受,那么歌曲勢必會脫離群眾。《冬天以后》歌詞從群眾的情感需求角度著手,創新了歌詞表現形式和創作角度,以全新的方式創新曲調,將過于稀奇古怪的藝術創作予以回避,將似曾相識的能夠被聽眾接受的曲調融合進歌詞,為新歌曲的創作發展提供支持,由此創作完成的歌曲,既具有清新度,還具有溫度。《冬天以后》以“冬天”作為比喻,為人們勾勒了美好的生活情境,春風送暖,家人團聚,遠離塵囂,怡然自得,舒緩的音樂節奏,更是讓深處疫情恐慌中的人們心靈得以平復,提升群眾性歌曲的藝術層次,給人出奇和新穎的感覺。
抗疫公益歌曲是有服務受眾的,其內涵要豐富。發揮抗疫公益歌曲的社會價值,還需要從多元化藝術風格角度著手,突出其社會效應。否則,將會造成音樂作品的創作時間與精力,得不到大眾的接受。就《冬天以后》這首歌曲看來,在藝術創作期間通過不變化的節奏織體,以變幻的和聲色彩豐富旋律,直觀的將歌詞呈現在聽眾面前,探索直觀的藝術導向。旋律舒展變化,在不同的音區內變化各種色彩,利用清雅的通俗女聲展示出美好的生活畫卷,從而表現出深情的藝術空間。在歌詞中,更是將普通人對于平凡生活的追求傾注于筆端,配合清雅的曲調、高潔的思想境界和純粹的藝術色彩,以小見大,依聲動情,將抗疫成功的渴望展現出來,體現豐富的情感世界[3]。
結語
抗疫公益歌曲是在抗擊疫情期間,音樂工作人員社會責任感的體現,從藝術角度而言,這種類型的歌曲具有簡單短小的結構,從內涵角度而言,這種類型的歌曲情感與色彩較為單純,集中藝術表現方式將對抗疫勝利的渴望以及對抗疫英雄的褒獎凝聚其中。在社會價值引領方面,抗疫公益歌曲要采取合適的方式,以體現社會價值為重要渠道,使得文章具備很高的思想高度和明確的站位,從精神層面將人們沉浸在疫情中的恐慌解放出來,發揮其社會影響力。
參考文獻
[1] 程迎接, 高磊. 音樂對社會公共事件的應急反應——以當前抗擊疫情原創歌曲為例[J]. 當代音樂, 2020, 000(04):161-163.
[2] 李詩原. 每個人的"戰爭"——寫在《抗"疫"戰歌——全國抗擊疫情公益歌曲選》出版之前[J]. 歌唱藝術, 2020, 000(03):44-48.
[3] 顏萍. 星光·"蘭臺抗疫志愿者"——獻給宜昌市城建檔案館抗疫志愿者的歌[J]. 城建檔案, 2020, 246(0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