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琳
摘要: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每個民族都具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符號。在影視藝術設計中,將民族文化符號融入其中是民族自信的體現。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為影視作品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為觀眾帶來了多元的藝術觀感。本文主要探究民族文化符號在影視藝術設計中的融合與應用。
關鍵詞:民族文化符號;影視藝術設計;融合;應用
引言
豐富的民族文化符號。為影視作品中的藝術設計提供了多元的素材。多元的民族符號在隨著時代發展傳承的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具有多元景觀、多元人文、多元意象的文化魅力。影視藝術設計中以光影視覺效果的方式展現出來促進了民族文化的發展,也促進了影視作品的繁榮和發展。
1民族多元景觀與影視藝術設計的融合
民族文化符號在影視藝術設計當中的融合和應用,可以使得民族符號傳遞美的享受和內涵,弘揚民族精神。影視作品當中融入民族符號的多元景觀藝術,可以將景味、境味、情味增加到藝術作品中,兩者的融合使觀眾感受到民族符號的獨特魅力,多元景觀是民族符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我國具有豐富的歷史傳統文化和遼闊的地域空間,在時間和空間上使得文化更加的多元化、地域化。多元地域化和多元異域化的民族符號成為中國影視藝術設計的最佳原生態的素材。以鏡頭的語言展現多元景觀,使得民族文化成為一種視覺語言表達的藝術符號。
民族文化符號和影視藝術設計兩者之間的融合使得民族文化符號由人文符號升華為象征符號,由象征符號升華為一種意象符號。這種意象化符號中融入了更多的情感因素,將情緒和意象相結合以視覺感知的形式展現給觀眾,為影視藝術作品中多元景觀和視覺藝術的深度融合提供了一種應用時空。多元景觀符號提升了影視藝術作品中的民族身份認同。除此之外,藝術的意象化還能夠愉悅觀眾的身心,滿足觀眾的心理需求。
2民族符號多元人文與影視藝術設計的融合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多文化多民族共存的形式,國家統一、民族之間的融洽相處為各個民族的自由發展與繁榮提供了基礎。多元人文帶來了寬松的發展環境,56個民族有56個各不相同的文化背景,各個文化之間有較為顯著的差異,這差異就是民族和民族文化的獨特性。將這種差異融入影視作品,影視藝術設計中所呈現的民族符號可以形成異域文化認同情語渲染。
我國許多民族實際的生活情境,其本身就具有研究的價值,他們本身就是歷史的活化石。這些獨特的民族景觀和影視藝術作品深度地融合可以帶來別樣的文化渲染,展示出不一樣的影視風格。在這樣的文化熏染之下,民族符號勢必會由人文符號升華為象征符號,由象征符號升華為一種意象符號,借由視覺光影表達的藝術效果為民族符號多元化地表達提供了基礎。在作品《永生羊》中,就是采用純粹的民族符號,以哈薩克族特有的民族符號向世人展示了當時人們真實的生活環境,真實質樸的情景展示了民族生存的哲學和精神內核。這種表達成為了民族符號多元,人文意象的熏染方式。
影視藝術設計傳遞美的感受,以視覺傳遞美的內涵,弘揚民族精神,這些都是是民族符號意象化的宗旨,同時也是民族符號升華為象征符號乃至意象符號的精神表達。這種意象化的精神表達,是由千百年來人們生活生產過程中不斷形成的精神內核,其實就是民族人文符號的民族根本性意識的表達。影視設計中融入這種表達,深度融入的民族符號,這種意象與精神表達成為民族符號對影視作品所形成的突破設計的意象張力。例如,在《圖雅的婚事》一片中展示了多元的人文精神和影視藝術作品的深度融合,以一種純粹的單純的情感詮釋了人性本善的精神內核,這就是民族符號在影視作品中的體現。
3 民族符號多元意象與影視作品的融合
一切景語皆情語,情由境生,融情于景,民族文化多元景觀、多元人文藝術在影視藝術設計上的融合證明了人文意象的這樣形而上學的真理。在影視作品當中融入多元景觀與多元人文可以看到整個民族所表達的情感內容和所信仰的精神世界。影視作品這樣的設計手段、設計理念、設計范式為大眾展現民族多元意象下的人性。例如,在《西藏天空》中就展示了民族符號的神圣感和宗教符號下人們以多元意象表達出的對心靈的救贖。但是部分缺乏民族意象的民族就無法實現心靈的寄托,整個民族將處于精神無所寄托漂泊的狀態,無疑我們擁有多元的民族文化符號是幸運的。
影視藝術作品中的民族符號更多的是表達民族社會、生態與民族、人文生態。以心靈救贖的姿態體現超越民族、疆域、時空的民族文化情感。民族文化符號是民族情感的唯一載體,民族文化也是影視作品設計的沃土。由此可見,民族符號多元意象為影視作品構建民族精神的根性靈魂,民族符號中的圖形符號、習俗符號、禮儀符號,這些符號都蘊含著豐富的民族精神內涵,影視作品的設計需要注重這一精神內涵,深入民族符號,運用影視作品表達民族符號中的精神情感,同時民族文化符號也為影視藝術設計提供豐富多元的素材和創新的靈感。
我國56個民族的多元景觀和多元人文藝術讓人賞心悅目,但在這藝術之后還有一種別樣的美感就是多元意象之美,多元意象之美是民族符號在抽象和表象之中的藝術作品設計,以光影技術刻畫的用物態符號展現的形而上的意識存在,研究民族文化符號的表現和抽象有助于其在影視作品中的應用。將民族文化符號融入影視藝術設計還需要使得大眾產生認同,大眾對融入民族文化的影視作品的態度是檢驗融合效果的試金石,只有借助大眾的情感才能實現升華。
結語
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使得多元的民族文化得以生生不息地繁榮和發展,這些民族文化符號體現了獨特的藝術魅力,承載著各個民族的情感精神、民族意識和民族風骨,使得表象的民族文化符號具有了形而上的升華和發展,影視藝術設計中融入民族文化使得影視作品得以升華,共同構筑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參考文獻
[1] 李易.少數民族文化符號在當代影視設計中的運用 [J]. ?貴州民族研究. 2018(05)
[2] 白磊.試論民族化影視設計中民族文化符號的應用 [J]. ?大舞臺. 2012(09)
[3] 宋鐸.戲劇影視美術設計中民族文化符號的應用探討 [J]. 中華手工. 2021(03)
[4] 李朝陽,周園.中國電影的民族文化開發困境分析 [J]. 電影文學. 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