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珊,夏夢甜(通訊作者)
(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科 江蘇 連云港 222000)
NRS2002營養風險篩查表屬于篩查工具,可以通過將患者的營養狀況數字化,使醫生或護士可以根據數據更加直觀的判斷患者身體的恢復情況,以便依據所出現或仍然存在的問題做出進一步的針對性護理,加速患者身體更全面更徹底的康復。以往的營養風險篩查表只能檢測出患者是否存在營養風險,這里的營養風險是指患者因為營養等相關因素,而可能會造成的不良的臨床結果[1],例如:出現術后感染,出現術后并發癥,實際住院日因與理想住院日有出入等。所以,以往的營養風險篩查表并不能對患者本身的營養狀況做出更加詳細的判斷,對于術后護理的進程的輔助意義相對較小。但NRS2002這一新型的營養風險篩查表則擁有著更加高效的實用性,其可以按照一定標準為疾病嚴重程度、營養狀況受損、年齡三方面進行詳細的評分,其結果不僅能判斷出患者是否存在營養風險,還可以判斷出患者的營養程度,是否為營養過剩或者是否為營養不良,以便醫護人員根據患者在手術后出現的情況,制定出更具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以加速患者身體的康復。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已經對NRS2002做出了相關行業規定[2],更加有利于醫院對其的實際使用。
選擇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200例不同程度的胃癌患者,平均分為兩組,每組100例。對照組100例患者中,男性為63例,女性為37例,年齡為22~65歲,平均年齡為(38±7)歲;病程為5~12年,平均病程為(7±2)年;實驗組100例患者中,男性為52例,女性為48例,年齡為25~67歲,平均年齡為(38±11)歲,病程為4~16年,平均病程為(6±3)年。在研究具體的實施中,我院研究人員對于對照組患者在護理過程中采取常規護理的方式,而對于實驗組患者,則選擇在實施常規護理方式的基礎上,加入NRS2002營養風險篩查表的檢查方式,并根據檢查結果,為患者制定并實施相應的針對性護理手段。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1)被確診為胃癌;(2)已接受胃癌根治手術,并處在術后恢復期;(3)對實驗中所必須用到的藥物無過敏現象。排除標準:(1)患有糖尿?。唬?)自身體重過輕或過重;(3)有低血糖病史。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具體方法為:每日為患者測量血壓等基本身體指標;為患者放置引流管,并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暢程度;在患者精神穩定時,讓患者保持半臥位姿勢,以方便其的呼吸運動;護士及時叮囑患者及其家屬,飲食方面的禁忌情況;指導患者進行適量的康復訓練,以提高正常生命活動的恢復效率。
實驗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入了NRS2002營養風險篩查表的干預,具體護理過程包括:利用NRS2002對患者進行詳細的身體檢查,判斷其身體各項指標是否恢復至正常水平;護士對患者進行一定的心理護理,緩解其心理上的緊張感與恐懼感,使其保持愉悅的心情,對健康的恢復也有著重要的影響;根據患者消耗的熱量數據,對其飲食做出更詳細的指導,例如:為患者制定使用早餐的最佳時間;叮囑營養不良的患者多進食雞蛋、肉類等營養含量高的食品等。
觀察的具體指標包括患者出現術后并發癥的情況,以及術后感染的例數;還包括患者的營養狀況,具體包括營養不良、營養過剩等患者的例數;在具體實施中,可通過測量患者的體重進行對其營養情況的判斷,例如:體重正常者為健康;體重超標者為營養過剩;體重過輕者為營養不良。
采用SPSS 24.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治護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護總有效率比較[n(%)]
實驗組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過程的滿意度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過程滿意度比較[n(%)]
實驗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癌細胞具有易于凝集、無限增殖等不同于普通細胞的特點,且早期患者癥狀并不明顯,不易被準確及時的檢查出來[3]。因此,癌癥目前仍然是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的因素之一,胃癌便是癌癥中最為典型常見的種類之一。臨床上的胃癌根治術是醫護人員治療胃癌這一疾病的慣用手段,其通過將胃部中已經發生病變的部分或組織,以及其他極有可能受到感染的部分徹底切除的方式,來阻斷癌細胞的擴散,以達到根治的效果[4]。根據切除位置的不同,胃癌根治術在臨床上被具體分為全胃切除術、上根部部分胃切除術以及下根部部分胃切除術三大主要類型,其中,全胃切除術應用于胃癌中期患者,處于中期的患者,腫瘤癌細胞擴散的情況已經較為嚴重,只有將其整個胃部器官切除,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其他部位或組織不熟感染,以防止病情的持續惡化[5]。目前,癌癥仍是位居我國病死率第一的疾病,因此,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醫護人員們仍擔負著巨大的責任。
在本次過程中,我院研究人員隨機的選取了200例符合標準的患者,標準具體為4項:(1)患者為胃癌患者,并接受了胃癌根治手術,正處于術后的恢復階段;(2)患者本身體重不屬于過重或過輕的范圍;(3)患者自身沒有低血糖和糖尿病病史;(4)患者自愿接受我院研究人員的調查,并積極配合此次研究中所需要做的諸多檢測和調查[1]。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們可以明顯的得出NRS2002營養風險篩查表對患者的檢查力度更為深刻,檢查范圍更加廣泛,對患者接受手術后身體的恢復情況更具說明性,從而,更加有利于患者身體全方位的恢復,并且對于胃癌這一疾病的效果有著十分積極且重要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