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有, 張宇, 許日成
(煤炭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檢測分院, 北京 100013)
樹脂錨桿廣泛應用于國內外煤礦巷道的支護,在國內,已占煤礦巷道支護總量的70%以上[1],國有重點煤礦樹脂錨桿支護率已超過80%。樹脂錨桿由桿體、托盤、螺母、墊圈、樹脂錨固劑等組成,各零部件的質量及相互配合的結果決定了巷道支護效果的好壞。
樹脂錨桿桿體尾部普遍采用螺紋結構,用于擰緊螺母壓緊托盤而施加預緊力。錨桿桿體尾部螺紋段是錨桿桿體的關鍵部位,受力非常復雜,是錨桿桿體的薄弱環節,也是最容易破斷的部位[2-5]。桿體尾部螺紋質量的優劣,與螺母配合的好壞決定了扭矩向預緊力轉化效率的高低、錨桿支護效果的好壞和支護安全的可靠性。目前錨桿桿體尾部螺紋段強度較弱,預緊力矩轉化效率低等問題,導致錨桿桿體尾部螺紋段力學性能差,實際使用中錨桿多在此處斷裂[6]。
目前,錨桿執行標準MT 146.2—2011通過“螺母組裝件承載效率系數”這一考核指標來控制桿體尾部螺紋的質量,具體規定如下[7]:將配套螺母完全擰進桿體尾部螺紋段,外露部分大于25 mm,用萬能材料試驗機測試桿體尾部螺紋、螺母組裝件承載力。螺母組裝件承載效率系數(η)按式(1)計算。
(1)
式中:F1為尾部螺紋螺母組裝件承載力,kN;F為桿體母材最大力實測平均值,kN。
標準中只給出了測試計算方法,并未給出具體的試驗方法,不同的檢測人員采用不同的試驗方法,往往造成測試結果不一致,甚至相差較大,造成判定結果有出入,給日常的檢測檢驗工作帶來巨大的挑戰。因此,筆者基于萬能材料試驗機,設計出一種簡便的試驗工裝,快速便捷地測試出尾部螺紋螺母組裝件承載力,從而計算出螺母組裝件承載效率系數。
為了獲得螺母組裝件承載效率系數,關鍵就是測試出尾部螺紋螺母組裝件承載力。綜合考慮萬能材料試驗機的結構特點,兩端通過液壓夾持實現拉伸。目前,測試時可以一端直接夾持桿體非螺紋段,然而由于桿體尾部螺紋段太短(80 mm~150 mm),不易直接夾持,而且直接夾持會影響測試結果,因此,另一端無法直接夾持桿體尾部螺紋段,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設計出一種試驗工裝,該工裝由支撐裝置和套環組成,如圖1所示。通過試驗工裝,將直接夾持桿體尾部螺紋段轉化為夾持試驗工裝,從而實現兩端夾持,獲得準確的測試結果。

(a) 支撐裝置
首先將螺母旋入桿體尾部螺紋段,然后桿體穿入套環孔內,一并放入到支撐裝置內,萬能材料試驗機一端夾持桿體非螺紋段,一端夾持支撐裝置的一端或支撐裝置通過螺紋連接到試驗機上,建立的試驗模型如圖2所示。

1-支撐設置;2-螺母;3-套環;4-桿體;5-鉗口;6-夾持部分。
選取屈服強度分別為335 MPa、400 MPa、500 MPa、600 MPa,公稱直徑分別為20 mm、20 mm、20 mm、22 mm的樹脂錨桿作為測試對象,截取桿體長度500 mm,首先運用萬能材料試驗機測試出桿體母材實測最大力,計算出平均值F分別為187.4 kN、207.7 kN、237.9 kN、325.7 kN,然后運用上述設計的工裝,安裝好試樣,進行拉伸試驗,測試出桿體尾部螺紋螺母組裝件承載力F1,測試曲線如圖3所示,最后運用公式(1)計算出螺母組裝件承載效率系數,結果見表1。

(a) 335 MPa桿體

表1 測試結果
為了解決測試樹脂錨桿桿體尾部螺紋螺母組裝件承載力夾持的問題,通過設計出一種試驗工裝,通過夾持試驗工裝實現測試,建立試驗模型,并對屈服強度分別為335 MPa、400 MPa、500 MPa、600 MPa的樹脂錨桿進行了驗證性試驗,整個試驗過程,簡單便捷,而且效率高,測試結果均符合標準的相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