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艷,劉俊顯
(廣東海洋大學,廣東湛江 524088)
目前,廣東地區的特色農業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推動廣東省農業經濟發展進入了相對高速高效的階段,但我們必須意識到全省農業發展的區域不平衡性,尤其是粵西地區發展緩慢。本文基于廣東省廉江市紅橙產業發展現狀,分析廉江紅橙產業發展不佳的原因及存在的問題,探索鄉村振興戰略下建設特色農產品發展模式的有效路徑,以實現區域產業興旺,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廉江市紅橙種植歷史悠久,種植面積逐年擴增,廉江紅橙更是得到廣大消費者的高度認可,被評為全國優質水果,榮獲“國宴佳果”稱號。
廉江市紅橙種植歷史始于20 世紀70 年代,其間經歷過兩次重創,發展坎坷。為了調動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市政府決定從2013 年7 月1 日起,每戶種植面積在0.66 hm2及以上的,政府免費供給紅橙種苗;對機耕農戶,為降低其生產成本再給予一定的現金補貼,補貼標準為2 250元/hm2。在這些優惠政策的指引下,廉江市紅橙單片面積在2 hm2以上的就多達18戶[1]。廉江紅橙種植面積逐年擴大,截至2020 年紅橙種植面積約5 507 hm2,產量約7 萬噸,這為發展紅橙為主導產業,建設萬畝特色農業觀光帶,打造綠色生態旅游區提供有利保障。在廣東省、湛江市的支持下,廉江市加強領導,撥出專款,不斷推動紅橙事業健康發展。
早在20 世紀80 年代,廉江紅橙在選種育苗推廣方面的技術就小有名氣;經過幾年的發展,廉江紅橙于1993年走向國際市場,在國際農產品展銷會上榮獲金質獎;2003 年“廉江紅橙”被評為廣東省著名商標,榮獲首屆廣東省名牌產品獎;2006 年獲“中華名果”著名商標,目前這一商標主要包括3 個系列,即廉江紅(1992 年)、紅江橙(1992 年)和六星紅橙(2014年)[1]。隨著互聯網和電商的高速發展,廉江紅橙的品牌打造主要有線下推廣和線上廣告兩種模式,在線下推廣和全國知名商標認證工作上存在明顯短板,目前應用電商平臺成功銷售紅橙獲利的農戶不超過15 戶,申請的全國知名商標不足20 個,在全國消費市場中品牌知名度不高、影響力不強。
廉江紅橙一直采用“公司/農場統銷+果農自銷”銷售模式,即一部分由農場或水果公司收購統一銷售,一部分由農戶自行銷售。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一些水果公司和農場開始借助大型電商來提高廉江紅橙的品牌知名度,如2015 年12 月12 日,紅江農場首次與京東商城合作舉辦廉江紅橙文化節;2018 年主題為“魅力橙鄉、品牌廉江”的廉江紅橙節暨家電博覽會在廉江九洲廣場隆重開幕,開幕式當天簽約項目72個,合同金額達52.2 億元[1]。廉江紅橙營銷模式雖然不斷突破創新,但與營銷發展較好的特色產業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發展特色農業是推動農村快速發展、幫助農民增產增收、縮小城鄉差距的重要策略。新時代特色農業發展仍存在現代化種植技術缺乏、龍頭種植企業稀缺、一體化產業鏈尚未形成、品牌缺乏統一管理、市場競爭力不強、傳統“批+零”模式存在局限、電商營銷尚不成熟等問題。
廉江市紅橙種植現代化水平不高,缺少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例如,紅橙種植迄今為止未建立生產數據庫,不能及時掌握生產相關數據以指導生產,難以實現紅橙種植的信息共享,難以進一步提升農業生產信息資源利用效率。現代化種植離不開專家的指導,廉江特色紅橙農業發展一直以來尚未真正搭建起專家與農戶線上線下交流平臺,農戶了解不到新的種植技術和種植方法,如現代化滴灌技術、有機肥綠色施用技術等,紅橙種植技術得不到更新,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導致生產效率無法提高。
廉江紅橙種植雖已有較長歷史,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種植農戶也越來越年輕化,但尚未形成以紅橙產品為“龍頭”,以供銷合作社、民營企業及其他服務型組織為依托的服務實體,缺乏龍頭種植企業,僅有的幾個產銷大戶也集中在青平等地,很多稍有名氣的種植戶分散分布,各自經營自家紅橙,相互之間也缺少技術交流,導致單家單戶不僅難以提高紅橙品質,也難以抵御黃龍病等病災和市場風險,加上地區的農業機械化水平低,嚴重影響了紅橙生產效益。其次,廉江紅橙產業鏈的發展集中在種植和銷售環節,沒有形成集種植、生產、深加工、銷售等為一體的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產業集群。
廉江紅橙雖然在廣東省內小有名氣,但放眼全國,廉江紅橙的知名度不高,競爭力不強。廉江紅橙雖然已有注冊商標,也榮獲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但其尚未形成統一品牌化管理組織,難以得到大眾的普遍認可。此外,廉江紅橙缺乏維護品牌聲譽的有效措施,部分不法商販批量收購品質和口感差的外地紅橙,以次品冒充廉江紅橙品牌售往其他地區,導致廉江紅橙品牌受到嚴重沖擊,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也大打折扣。廉江紅橙果品分級、清洗等采后一系列商品化處理程序簡單,商品外觀形象差,加上宣傳形式單一、范圍窄,沒有統一管理,導致廉江紅橙品牌競爭力不強,成為其發展的重要短板。
廉江紅橙銷售方式主要有紅橙節會展示批發及小商戶零售,互聯網電商普及還處在初級階段。通過實地調研種植紅橙的農戶,發現其銷售方式僅為售賣給長期合作的購買商和一些農村觀光散客,或者農戶自己拿到市集上售賣。很多農戶也接觸到互聯網電商營銷,但還沒有真正應用起來,究其原因:1)種植農戶自身知識文化水平不高,年輕人大多外出上學或務工,難以幫助老人便利地使用互聯網。2)電商銷售雖然擴大了市場范圍,但是物流運輸成為阻礙獲得利潤的重要因素,因為紅橙是易腐爛、易擠壓產品,冷鏈運輸是非常重要的保鮮手段,但地方政府沒有相應的補貼政策,超高的物流成本極大地影響了廉江紅橙外銷,銷售數量非常有限。此外,缺乏創意、個性化包裝等增值服務,也導致廉江紅橙銷售規模難以進一步擴大。
發展特色農業既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內容,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面對新時代鄉村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現實困境,我們需要不斷改進措施和創新經營模式,通過探索“企業+基地+農戶”模式,“以點帶線、以線帶面”持續輻射帶動周邊鄉村發展,助推農民增收致富。“企業+基地+農戶”模式指的是以公司或集團企業為主導,以特色農產品加工、運銷為龍頭,重點圍繞特色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與生產基地和農戶進行有機聯合,實行一體化經營,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經濟共同體的一種特色農產品經營模式[2]。
“企業+基地+農戶”模式的基本運作方式是通過龍頭企業與分散農戶簽訂合同,公司為農戶提供生產原料、技術服務和成品回購(見圖1)。這種模式具有以下特點:1)考慮到大多數農戶都不是在示范基地內種植,因而其種植過程中需要統一標準化栽培果苗,統一種植管理方案,確保農戶能夠按照指定要求進行培育。2)這種模式下可以借助公司雄厚的產學研科研實力,促進特色農產品的一體化產業鏈發展,更好地打造品牌影響力。3)方便公司對基地農戶進行統一銷售經營管理,實現公司與農戶的互惠互利、共享收益。

圖1 “企業+基地+農戶”模式發展圖
農戶與公司簽訂紅橙種植合同,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合作發展,公司給予農戶優良紅橙種植苗優惠及免費的技術指導,推行綠色生態種植,推廣適宜輕簡化、機械化、集約化栽培的優質、特色、高效品種,提高種植收益。以廉江紅橙產業發展研究為出發點,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種植廉江紅橙,加強對農耕地、荒地的合理利用,進一步促進廉江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圍繞資源高效利用,推廣節水灌溉、肥藥減量控害、有機肥代替化肥等綠色生產技術。在紅橙收獲貯藏的關鍵時期,邀請農業專家、農技人員做好安全用藥監督管理和技術指導,鼓勵農業技術人員與農戶對接,開展集中培訓,每周進行1~2次田間指導。企業加大科研投入,提升廉江紅橙的生產、加工水平。公司通過與基地簽訂協議,探索“合同基地”建設模式,采用智慧農業大數據進行從產到銷全過程管理,輔助栽種管理決策,規避風險,實現農產品種植、培育和銷售環節的管理。最后,通過基地對散戶、種植大戶等經營主體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科技下鄉等農業技術培訓,利用田間課堂、現場指導和農技推廣APP 等形式,傳授先進紅橙種植技術與田間管理知識,提高農戶的種植信心與種植水平,鼓勵更多農民參與紅橙種植,進一步提升農民增收致富能力。
公司通過加大投資,創建省級現代化特色農業示范區,打造全國最大的、最有特色的紅橙種植基地,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種植基地,把示范區打造成別具一格的多元化休閑觀光旅游區。1)以紅橙基地為中心,根據種植規模改造建設產地交易市場,打造集收儲、分選、包裝、冷鏈物流等服務功能的現代化綜合服務體,補全產業鏈,延伸價值鏈,促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種植上規模、貿易上檔次、產業上臺階,不斷增強民眾對廉江紅橙的認同感,推動產業轉型升級。2)在農技推廣上,公司可以協同農戶,用現代化理念管理果園,延長紅橙產業鏈條,例如制備紅橙飲料、橙皮加工等,通過紅橙深加工,提升農產品增值能力,也可以避免殘次、低質品流入市場,緩解品牌建設問題。3)通過紅橙育苗區、物流配送中心及紅橙深加工等產業園區展示紅橙特色品牌新面貌。公司將嚴格選種育苗,政府搭建橋梁,結合廉江區位優勢,推動相關紅橙項目落實到廉江。4)在紅橙產業鏈條發展上,企業投資深加工領域,加速成果轉化;農業科研院所深入研究,推廣科技理念;政府搭建溝通橋梁,承擔一定系數的技術創新研發風險,加大對物流配送的優惠力度,形成具有穩固保障,集研究、開發、服務為一體的紅橙產業鏈條,打造現代化經營管理模式。
企業與基地和農戶簽訂“定品種、定面積、定品質、定最低收購價”的合同,對達到公司收購標準的產品,公司以高于市場收購均價10%的價格進行收購,保障了農戶的基本收益。同時,由于各大電商平臺的快速發展,線上購物、線下配送成為了時代所需、人民群眾所求的一種模式,公司應主動對接市場,加大對紅橙產品的宣傳力度,尋求銷售伙伴,通過“線上+線下”編織銷售網絡。1)公司應積極對接珠三角、粵西、粵北等地的蔬果農貿批發市場、水果零售專賣店,鋪設線下市場網絡;2)利用好電商銷售平臺,搭乘互聯網快車,讓更多的直播間做起助力特色農產品暢銷的事業,推動優質紅橙果品越銷越遠。3)在大型電商平臺,如淘寶、京東、拼多多等,不定期開展一些特色農產品購物狂歡節,電商平臺會對特色農產品給予相應的補貼,可以通過領取紅包、滿減、打折、秒殺等多種形式把相應補貼折現給各直播間的主播[3]。4)基地可以組建多個“水果保供”等手機客戶端接單群,讓老客戶在群里直接下單即可,拓寬廉江紅橙等一批“粵”字號特色農產品的銷路,解決特色農產品滯銷的問題,促進農戶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