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艷冰
(廣州市花都區實驗中學,廣東 廣州 510800)
整本書閱讀活動推行以來,很多學校都非常重視,有的還專門開設了閱讀課。但很多學生對閱讀“淺嘗輒止”,把名著通讀一遍,了解大概內容后就放下了,沒有進一步閱讀的欲望。
學生閱讀動機的激發,除了受自身內部條件的制約外,還取決于外部的誘因。對于學生的閱讀而言,最主要的誘因是閱讀活動的形式和閱讀結果的評價。關于閱讀活動的形式,學術界建言頗多,因此,本文主要探討閱讀評價的體系。
以往對學生的評價主要由教師給出,教師充當著裁判者的角色。新課標提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激勵者,是學生探究科學的合作者,是課堂教學的調控者,但不再是獨裁者。構建由學校、教師、學生共同參與的“三位一體”的閱讀評價體系,目的是以評促讀,即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從而激發閱讀動機,由被動的淺度閱讀轉為主動的深度閱讀。
學校層面的評價旨在選拔、表彰優秀學子,一般適用終結性評價。終結性評價是指在教學活動結束后為判斷其效果而進行的評價。在閱讀活動結束后,學校通過相應的評價方式,對學生閱讀整本書的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并考查學生閱讀整本書的能力。
紙筆測試是最傳統的評價方式,能大致了解學生對整本書掌握的程度。為倡導“真閱讀”“深閱讀”,測試題不應考識記類的知識,可重點考查對作品人物、情節和主題的理解,以選擇題、填空題或簡答題的形式呈現。測試結束后,在年級評出相應獎項。學??稍谥軙蚣墪日綀龊项C獎,讓熱愛閱讀的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滋味。
讀寫不分家,學生讀完整本書后一定會有自己的看法,即使不成熟,也是真實的閱讀體驗。征文比賽促使學生把感性的認識訴諸文字,一方面對作品進行了一次回顧,另一方面也為閱讀交流提供材料。學校根據評分細則評出三個等級,被評為A+的作品可被推薦到區里參加“暑期讀一本好書”的征文活動。除此以外,還可以在??l表優秀作品。“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故玖瞬煌x者對同一本書的不同解讀。學生閱讀??瘯r,自己的思想會與別人的思想發生思維碰撞,從而加深對作品的理解。習作變成鉛字,散發著油墨清香,這對作者而言,起到了莫大的激勵作用。

表1 讀后感評分細則
對于閱讀量大、紙筆測試成績好、讀后感優秀的學生,可進一步推薦參加“閱讀之星”或“書香家庭”的評比?!伴喿x—獲獎—更愛閱讀”,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為閱讀苗子提供了成長的土壤。
學校根據終結性評價的結果展示學生的風采,有助于在校內營造濃厚的書香氛圍。
教師層面的評價以班級交流、展示為主,目的在于推進整本書閱讀活動,重在點對點的過程性評價。過程性評價是強調學習者的參與性,關注動態的學習表現,重視非預期結果,促進學習者發展的一種評價方式。過程性評價能讓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閱讀目標,掌握合理的閱讀策略,有利于提高閱讀質量。
每位學生設置一個A4大小的檔案袋,專門收納閱讀活動中的各種成果,如讀書筆記、讀后感、名著練習卷、閱讀競賽卷、手抄報、思維導圖等,老師對每一個成果進行評價,并在每部名著的《閱讀成果評價表》上做好記錄。檔案袋由薄到厚,學生的成長有跡可循。

表2 閱讀成果評價表
師生共讀一本書,有共同話題,彼此交流能讓閱讀變得更有趣。我們可以就某本書組織一個閱讀沙龍,由老師提前設計問題。這些問題不僅要緊扣文本,還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以激發學生討論的熱情。沙龍上,學生暢所欲言,老師適時補充、點評。這種互動式評價讓學生感受到閱讀不是孤獨的,聊閱讀也可以很帶勁。例如在組織《西游記》閱讀沙龍時,我設計了一個任務:假如你是就業指導中心的導師,請根據師徒四人的性格與能力,分別推薦合適的工作崗位,并說明理由。而在《駱駝祥子》閱讀沙龍上,我設計了這個問題:假如祥子來到21世紀,他會過上幸福生活嗎?有趣的問題讓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說。在學生分享看法時,老師可以從旁點撥,一番互動下來,學生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就更全面了。
激勵式評價有三種方式:口頭激勵、書面激勵、加分激勵。學生主動分享閱讀感受時,老師可使用一些激勵性的話語,如“你看得真仔細,讓老師萌生了二次閱讀的念頭”“你的見解很獨特,讀出了我沒讀出的地方”“你把剛才的話寫下來一定會是一篇大作”,等等。老師及時而具體的激勵雖然只有片言只語,但也能在學生心中掀起波瀾。即使學生的觀點比較膚淺,老師也可以作正向評價,如“你很勇敢地分享了自己的看法!經典作品是越讀越有味的,再看第二遍,你一定能發現不一樣的東西”。此類話語,既尊重了學生,也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書面激勵常用于讀書筆記上,同樣要以保護學生的閱讀感受為前提。加分激勵則用于閱讀課上,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競爭。例如在“名著問答對對碰”活動中,設命題組和挑戰組,讓閱讀小組輪換。先是由命題組根據考點提出問題,接著由挑戰組回答問題,然后由命題組展示參考答案,老師根據各組的表現分別評分。這樣一來,既能調動全班同學的閱讀積極性,又能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表3 “名著問答對對碰”評價表
學生大多希望自己的優秀作品能被同學看見,班級展示剛好能滿足他們小小的心愿。平時各類閱讀活動能展示的盡量在班里展示,如讀書筆記、思維導圖、手抄報等。展示方式多種多樣,油印分發、張貼上墻、播放幻燈片等均可。文字類作品可印出來供大家學習,圖片類作品可張貼于宣傳欄或在幻燈片播放。展示式評價能讓暫時落后的同學從優秀的作業中受啟發,讓優秀的同學更優秀。
學生在閱讀課堂或課后的表現也是評價的關注點。小組量化評價把個人表現與小組榮譽捆綁在一起,讓小組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紀律、發言、作業等都能作為量化的項目。小組量化評價貫穿整本書的閱讀活動,活動結束,積分靠前的小組可獲得一定的獎勵,如學校贈書、與校長合影、兩次作業豁免權等等。

表4 閱讀小組量化評分表
教師的點評采用過程性評價,將視野投向整個閱讀過程,凡是有價值的閱讀態度、閱讀方法、閱讀感受都能得到肯定。其結果是,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大大提高,閱讀能力有所增強,從而促進學生的成長。
生生互評是活力課堂的助推器。學生樂意當評委,也在乎同伴的評價,組織學生給同班同學打分,評分的上心,被評分的也會用心。
現場評價適用于匯報展示課。展示課的舞臺上,學生既是演員、觀眾,也是評委,在同學展示閱讀成果時,要根據評分標準進行現場評分。不同的展示內容有不同的評分標準。學生互評后選出自己心目中的冠軍組,獲得最多提名的閱讀小組即為“班級冠軍”,由老師隆重頒發獎狀及合影留念。

表5 《駱駝祥子》辯論會評價表(100分制)

表6 “昆蟲的自述”活動評價表(100分制)
對于一些適宜在網上展示的閱讀成果,如視頻、音頻文件,可開展線上投票評價。教師把閱讀成果編號后在釘釘平臺班級群發布,然后設置投票功能。這種信息化評價手段新鮮、刺激,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
生生互評讓學生從被動接受評價轉變為積極參與評價,讓整本書閱讀活動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在整本書閱讀活動中,形式多樣的評價策略是有效閱讀的保障。構建學校、教師、學生“三位一體”的閱讀評價體系,全校上下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共同推進閱讀活動由“淺閱讀”走向“深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