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海
(濱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山東 濱州 256600)
濱州市某住宅樓為地下2層、地上17層剪力墻結構,于2017年8月交付使用。該樓業主高某(原告)于2018年11月委托李某(被告)進行該房屋的地面磚及墻面磚工程施工,施工時間為10d。完工1個月后,原告發現被告所鋪設的地面磚與墻面磚發生空鼓、翹邊現象。原告認為出現了嚴重的質量問題,應重新鋪地面磚、墻面磚并拆除已安裝的家具。雙方就賠償事宜協商未果,于2019年3月訴至某區人民法院。為明確該住宅樓高某房屋面磚空鼓、翹邊原因,該區人民法院于2019年3月29日委托濱州建筑工程司法鑒定中心對高某(原告)房屋造成面磚空鼓、翹邊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出具司法鑒定意見書。
鑒定的面磚分為地面磚與墻面磚,出現的部位及面積各不相同,鑒定人員分別對其進行現場鑒定。地面及墻面磚空鼓、翹邊現場拍照如圖1,2所示,面積統計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房間地面及墻面磚空鼓、翹邊面積統計

圖1 不同房間地面磚空鼓、翹邊現場照片

圖2 不同房間墻面磚空鼓、翹邊現場照片
1)GB 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第3.0.3條:建筑地面工程采用的材料或產品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無國家現行標準的應具有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技術認可文件。材料或產品進場時應符合下列條件:①應有質量合格證明文件;②應對型號、規格、外觀等進行驗收,對重要材料或產品應抽樣復檢。
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第8.0.2條:建筑地面工程分部工程質量驗收應檢查下列工程質量文件和記錄:①建筑地面工程設計圖紙和變更文件等;②原材料的質量合格證明文件、重要材料或產品的進場抽樣復驗報告;③各層的強度等級、密實度等的試驗報告和測定記錄;④各類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文件;⑤各構造層的隱蔽驗收及其他有關驗收文件。
3)JGJ/T 104—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第8.1.7條:室內抹灰、塊料裝飾工程施工與養護期間的溫度應≥5℃。第8.2.3條:室內抹灰工程結束后,7d以內應保持室內溫度≥5℃。當采用熱空氣加溫時,應注意通風,排除濕氣。當抹灰砂漿中摻入防凍劑時,溫度可相應降低。
依據上述規范規定,該房屋地面磚、墻面磚鋪設時水泥砂漿及瓷磚均需有證明性文件,施工后養護溫度應≥5℃,冬季養護時間不得≤7d。
1)面磚浸水時間不足,與砂漿黏結性能差,吸水性大,造成砂漿早期失水,形成空鼓。
2)面磚浸水后即用,地磚背面含水量大,無法有效與水泥素漿結合,在凝固期內室內溫濕度交替變化的影響下導致墻面磚、背面和膠凝材料未能形成可靠的黏結,或地板磚上人過早,造成地面磚空鼓。
3)粘貼面磚時,單塊面磚面積過大,面磚拼縫過小或拼縫處有硬質雜物,在凝固期內室內溫濕度交替變化的影響下或未使用增強黏結材料,導致面磚背面與膠凝材料未能形成可靠黏結,造成面磚空鼓。
4)施工完成后未對面磚進行有效養護,養護時間不足。
5)未提供相應的建筑裝飾裝修所用材料的證明性文件,無法確定所用材料是否符合產品質量要求。
6)面磚與鋪設砂漿的線膨脹系數不同,鋪設砂漿的收縮值比面磚的收縮值相應要大3~5倍。當面磚在鋪設時砂漿中的水泥摻量高、拼縫過緊及四周與磚墻擠壓時,產生翹邊。
1)拆除發生質量問題房間的面磚。
2)對拆除后的整塊墻背面進行清理,同時確保面磚正面潔凈、平整、無劃痕。
3)對破損的面磚進行更換,確保更換的面磚與拆除后的整塊墻面磚規格、型號一致,無色差。
4)對面磚的砂漿結合層全部拆除至基層,同時注意對地面地暖管、墻面水管、電管的保護。
5)建議委托有資質的裝飾裝修公司出具整改及修復方案。
1)面磚施工在住宅裝修中占很大比重。通過現場面積統計可知,墻體面磚的空鼓、翹邊主要出現在衛生間、廚房等涉水房間,原因是對該房間進行面磚鋪設時施工難度大、施工細節多,應尤其引起重視。
2)面磚鋪設應注意以下事項 ①施工前要對各種原材料進行復檢,面磚應具有生產廠家的出廠檢驗報告及產品合格證,并根據現行國家及行業標準進行抽樣復檢,粘貼用的水泥、砂、膠粘劑等材料均應進行復檢,檢驗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②面磚粘貼前應將其表面清理干凈,然后用水浸泡至瓷磚不冒泡為止,且浸泡時間≥2h,待表面晾干后方可粘貼;③粘貼面磚的水泥砂漿配合比宜為1∶1.25~1∶3,水泥摻量不宜過大,砂漿中宜摻入適量白灰,鋪設時拼縫不宜過緊,宜留1~2mm縫;④擦縫的水泥砂漿中也宜摻入適量白灰;⑤四周要與墻體留有2~3mm空隙;⑥面磚的施工順序為先墻面,后地面,墻面應由下向上分層粘貼。
3)很多工程考慮節約成本等原因,聘請非專業人員進行墻面、地面磚施工,導致出現各種糾紛并呈逐年增加趨勢,所以應盡量委托有資質的專業公司進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