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摘 要 環境監測對治理環境污染治理起到關鍵作用,可作為評價環境質量好壞的手段。雖然,我國環境保護與治理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加強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研究。因此,本文通過分析環境監測的定義,論證了環境監測在空氣污染、水源污染、環境規劃等方面,均發揮了重要作用,結合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應用中的現狀,進而探討了環境監測促進環境保護的應用建議,以期能對環境保護和治理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 環境監測 環境保護 空氣污染
中圖分類號:X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21)07-0057-02
我國經濟雖然得到快速發展,但環境問題也日益凸顯,環境監測能實現對環境狀態的實時監控,是保護和治理環境的有效途徑。因此,本文首先對環境監測進行概述,分析了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發揮的作用,結合應用現狀來積極探索環境保護中應用環境監測的相關措施,以期能為環境保護治理提供方向。
1 環境監測概述
環境監測是一項環境保護項目,是指通過一些反映環境質量的指標,對環境質量情況進行監視和測量,以評價環境污染情況以及環境質量好壞。環境監測通過管理環境、保護環境等相關工作,監測人們的生活環境,對環境中的有害物質含量進行測量,為更好地保護環境提供有效的數據,從而優化環境。環境監測主要包括物理指標、化學指標以及系統的監測等方面。環境監測可對空氣環境、水源環境、土壤環境、聲環境以及視覺化境等進行科學化的監測和分析,并能與平衡的相關指標對比,對于環境的數據收集有重要意義。通常需要研究檢測環境的背景,并進一步確定監測計劃,實行監測方案,最后科學化地收集環境數據,并進一步整理分析,得到對環境客觀的評價。
綜上,環境監測以指定環境為中心,對其污染狀況進行調查分析,從而改善環境質量,主要通過科學技術方法對數據進行采集與記錄,結合當前環境背景等提出改善方案,為后續對環境的優化提供重要基礎。但值得注意的是,環境監測的對象并不僅僅是自然環境,人為環境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1]尤其在當前社會,人為因素引起的環境問題逐漸加重,人們在對環境污染進行調查分析時,一方面要監測自然環境數據,同時還要對影響環境的其他因素進行分析,并進行一系列的調查,以全面認識該環境問題,從而更好的改善環境質量。
2 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發揮的作用
2.1 在空氣污染中應用作用
在我國進行工業化的生產中,所形成的污染氣體往往含有二氧化硫以及氟化物等氣體,會嚴重影響動、植物的生存,也對環境質量帶來負面影響。同時,在污染氣體排放中含有的細微顆粒物,會大幅削弱太陽輻射量,從而導致植物的光合作用較弱,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該環境的平衡。另外,酸性氣體與水氣凝結后形成酸雨,會嚴重威脅土地質量。所以對空氣污染的監測十分重要,應用環境監測能夠有效監控、測量、分析空氣的受污染程度,以及監測自然環境等參數信息,便于更有效地判斷環境問題的嚴重程度,同時還要對影響環境的其他因素進行分析,從而指導結合當前環境背景等提出改善方案,最大程度上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也將為大氣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數據基礎。
2.2 在水源污染中應用作用
在近年來的環境問題中,水源污染問題較為突出,需要引起人們的重視。在水源污染中,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兩方面。城市中的生活污水會直接匯入地表水中,直接導致地表水的自凈能力下降,從而降低水的質量,日積月累下將嚴重影響城市的水源質量,比如出現城市河流發臭等污染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人們的居住環境。而工業廢水的危害更大,城市周圍的工廠將廢水排入河流中,滲入地下水后嚴重的污染了水源,這些有毒害的污水不僅會造成河流內生物的死亡,更會破壞生態平衡,給環境帶來極大的危害。對水源污染的監測是多方面的,可深入分析其中污染物的種類、所占比例以及污染物來源等,為水源污染的治理提供重要依據,通過監測設備的全方面檢測,以現行相關標準為依據,深入進行對比和分析,為有效提高水源質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由上我們需要對水源污染進行有效的監測,以測得數據為依據對其進行有效分析,在現行的污染控制標準下,對其進行監控以及治理,從而更好地改善環境,減少水源污染。
2.3 在環境規劃中應用作用
對城市環境的規劃也需要合理利用環境監測技術,并建立完備的環境監督系統,以更好地提升人們對環境的保護意識。在城市發展中,美好的環境將直接影響到經濟發展,我們應該有意識地保護環境,并以環保為基礎來發展城市中的農業、工業等,為打造美好城市出一份力。由此在城市中的環境規劃中應用環境監測技術,直接引導人們了解并重視相關環境污染數據,建成全民環保的工作體系,只有人們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并人人參與其中,才能實現環境與經濟效益的雙贏,促進城市的美好發展。
3 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現狀
3.1 環境監測技術還有提升空間
我國對于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雖然較晚,在監測技術、人員和設備儀器存在不合理的資源配置,使得環境監測技術發展還不是很成熟。首先,相關部門雖對環境監測技術進行了研究,但各部門間缺少技術的整合,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研究和開發,不能有效地利用數據信息和達到共享;其次,關于環境監測信息共享數據庫建立,我國沒有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即使發行的規范也不能準確完整規定現有的問題,導致不能真正使環境治理數據信息實現共享;[2]最后,我國沒有構建完善的環境監測技術信息共享體系,各區域實行條塊分割式管理,沒有對其進行約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
3.2 缺少健全的環境監測管理體系
將環境監測應用于環境保護中,因為環境監測的項目和類別比較多,往往存在環境監測規章制度不完善,不能根據新設備投入更新相應的操作規程及管理制度,使新進設備不能做到及時的維護保養,將使得監測結果和質量易出現誤差,也縮短了環境監測設備使用壽命,并增加了環境監測設備故障率。甚至,有些企業對環境監測設備應用的重視程度不高,導致環境監測技術措施落實不到位,不能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
3.3 環境監測技術人員專業性有待提高
近些年,我國環境監測和治理雖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在環境監測技術上、人員的專業水平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縱觀整個環境監測技術人員,專業素質還需要提升,甚至有很多監測人員非科班出身,由其他行業調過來的,未經過專業的培訓和學習,對于監測的工作內容和形式認識較為淺薄,不能對其常規內容和工作流程按照統一的監測標準執行,直接對環境監測結果有很大的影響,更難以保證環境監測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4 環境保護中應用環境監測的建議
4.1 加大對環境監測技術的資金投入力度
在環保新形勢下,對環境監測技術進行深入研發,加大對環境監測設備和儀器研發的資金投入,加快環境監測儀器的更新,達到環境保護和治理數據信息共享,對環境監測技術應用情況進行有效的評估,以提升我國環境監測和治理的效果。另外,也應加強對環境監測專業人員的培訓,能熟練應用新設備,保證環境監測數據的可靠性。
4.2 構建環境監測技術管理體系
環境監測技術可作為環境保護和治理的有效手段,在環境保護管理措施中,要不斷創新管理工作方式,改變以往傳統工作模式,減少人為主觀誤差率。所以,在環境保護管理中,創建完善的環境監測技術管理體系,健全管理中所涵蓋的內容和范圍。同時,在環境監測技術實際應用中,也需對應制定相應設備的維護保養制度,以減少環境監測儀器所產生的誤差,避免有數據偏移的現象發生,使儀器在使用中減少無效結果,并對設備的應用情況進行實時跟蹤,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防止無效數據的發生,保證環境監測數據的可靠性。
4.3 提升環境監測人員的專業性培養
首先,技術人才是保障環境監測技術發展取得勝利的法寶,應著重培養環境監測技術人才。首先,可通過引進環境監測專業的人才,充實環境保護人才隊伍的力量。其次,由于信息化技術發展過快,要對環境監測技術人員的素質與能力進行提升,使員工思想認識發生轉變,增強以人為本的管控意識,加強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積極學習,為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所發揮作用奠定人才基礎。最后,在推行環境監測在環保應用中,也應加強規范環境監測技術人員的相關行為,確保各工作人員嚴格遵守相關制度和管理標準,達到全面提高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4.4 提高對環境監測的監管力度
雖然,國家完善了關于環境相關保護法律法規,為環境不被破壞做好安全的防火墻。[3]同時,還需研發先進的環境監測設備技術,進一步建立環境監測和治理在預警、預防和環境破壞三者中關系,有效環境的監控、測量、分析空氣的受污染程度,評價環境質量,只有污染物監測達到了標準方可排放,最大程度上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若發現監測結果不達標,需對相關企業嚴懲不貸,這也為大氣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數據基礎,對未來空氣狀況是十分有利的。
5 結語
綜上所述,環境監測應用于環境保護中,能對其污染狀況進行數據采集和分析,結合當前環境背景等提出改善方案,實現改善環境的質量,也為后續對環境的優化過程提供重要基礎。本文分析了環境監測在空氣污染、水源污染、環境規劃等方面,對其進行監控以及治理,從而更好的改善環境,均發揮了重要作用。另外,還結合當前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現狀,提出提升環境監測技術研發資金的投入,加強對環境監測技術人員的培養,提高環境監測的監管力度,以保證周圍居民環境的安全性,為環境保護與治理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 黃玉梅.探討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及意義[J].環境與發展,2020,32(12):172-173.
[2] 尚艷霞.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與發展[J].綠色環保建材,2020(12):35-36.
[3] 劉勇.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及意義[J].大眾標準化,2020(14):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