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新能源汽車逐步由公共領域向私人領域拓展,產銷量連續6年全球第一。在創新工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支持下,電池、電機、電控技術取得長足進步,產業鏈上下游實現有效溝通。”在2021年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說。
在過去5年里,新能源汽車行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數據表明,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6.6萬輛和136.7萬輛。2021年作為“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1年1~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50.4萬輛和147.8萬輛,同比增長均為2倍,前7個月產銷均已超過2020年全年。
隨著芯片短缺問題得到緩解,國內新能源汽車交付量實現持續增長。今年8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打破季節性回落常規,突破32.1萬輛,環比增長18.6%,同比增長182%,滲透率突破17.8%。6、7、8月連續三個月單月銷量刷新歷史新高,1~8月累計銷量179.9萬輛,同比大增194%,累計銷量對應新能源汽車滲透率10.9%。
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掀起了一波“出海潮”,整車企業到配套供應鏈各顯神通,帶著產品、技術、服務邁出國門,市場空間龐大的歐洲成為出海勝地,逐漸吸引產業鏈聚集。今年5月,蔚來發布“挪威戰略”,正式進入歐洲市場。同月,比亞迪宣布與挪威經銷商RSA合作,推出搭載磷酸鐵鋰刀片電池的唐EV車型,作為開拓歐洲乘用車市場的首個試點。9月,長城汽車在慕尼黑車展發布歐洲市場戰略規劃,宣告進入歐洲豪華汽車市場與新能源汽車市場,并將在歐洲建立本土化的研發中心與生產基地。而此前,上汽名爵、大通、造車新勢力小鵬、愛馳、威馬也已經在歐洲市場嶄露頭角。
(本版稿件綜合《經濟日報》《中國經營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