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題為“拍打人體排污口,為身體排毒”的養生帖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火了很多年了。文章稱,人體有3個“排污口”:腋窩、肘窩、膝窩,經常拍打按揉,可排毒、消火、祛濕。
真相:實際上,人體并不存在所謂的“排污口”,它有自然的排毒系統,通過流汗、流淚、呼吸、咳嗽、咳痰、大小便等方式可將體內毒素排出體外。人體在沒有重大疾病的情況下,大多數時候是相對平衡的,即使有一些波動,也可以通過既有的機制恢復到正常狀態。在正常情況下,有毒物質的產生和人體正常的排毒不需要人為干預,肝臟、腎臟、肺臟以及皮膚等器官默默地在幫我們做著這一切。腋窩、肘窩、腘窩這幾個部位,確實有些穴位和經絡存在,通過拍打或許會起到一點疏通經絡的作用,但并不能排毒。
如果按照養生帖上的方法拍打肘窩等處,皮膚上確實會出現紅色痧點。但是,皮膚青紫等不同顏色都是在外力作用下,使皮下毛細血管破損所導致的淤血現象,并不是所謂的“毒素”。如果盲目地過度拍打,嚴重的話可能會引發其他疾病,甚至有生命危險。尤其是一些毛細血管脆弱或有出血傾向或血壓異常的人,更應該警惕。
現在,有不少消費者購買植物肉制品,希望解饞的同時不長胖,還能幫助自己減肥。
真相:植物肉是人造肉的一種,以大豆、豌豆、小麥等作物中提取的植物蛋白為原料,采用化學方法分離出其中的蛋白質并進行處理,加入水、脂類、微量礦物質和維生素等,再經過一系列步驟,最終做成的具備動物肉制品質感和香味的食物。
用大豆蛋白制成的植物肉,屬于優質蛋白質類食物,飽和脂肪較傳統肉類含量更低,總體脂肪含量更少,無反式脂肪酸;但與動物肉相比,缺少維生素B、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鐵、鋅等營養素,因此,植物肉不能完全代替動物肉。
疫情期間,免洗洗手液成為各大公共場所的必備品之一。然而,很多人認為,免洗洗手液對皮膚不好,從而拒絕使用。
真相:免洗洗手液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酒精或苯扎氯銨。酒精是醫療等領域常見的殺菌消毒劑,揮發性極強,對皮膚的刺激很小;而苯扎氯銨是一種非氧化性殺菌劑,具有廣譜、高效的殺菌能力,但免洗洗手液中添加的非常少,一般不會對皮膚造成刺激。此外,免洗洗手液中通常會加入甘油、脂類等護膚成分,使用后會對皮膚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因此,使用免洗洗手液不會對皮膚造成傷害。但免洗洗手液最好在無法水洗的情況下使用,不應作為日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