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傲生
春是個會意字,同時也是個形聲字。春字從豐從日,豐意為“草木遍地生長”,日指“日子”“每天”,合起來表示草木逐日生長,所以春的本義就是草木生長的季節(jié)。
夏也是一個會意字,它由兩部分組成,其本義是“面向南方”。上半部分據(jù)學者研究是首或面的省略,無論首還是面都含有“自”,此字古意是人的鼻子,有“基準”之意。古人觀念以南為生,以南為前,且古人以夏季位配南方,故“夏人”即“南方人”。下半部分是夊,是冬的省略,有兩個音,一是止,二是終(即冬),意思就是止步、到位。結合起來,夏本義就是“面南止步”,引申下,一是指南方,二是指一年中最熱的季節(jié)。
秋的古字寫做穐,從禾從龜。禾指“谷物”“收成”,跟秋天息息相關,為什么秋又跟龜有關聯(lián)呢?原來,古人十分迷信,龜指“龜驗”,即春耕時燒灼龜甲以卜算秋天收成,到了秋收時節(jié),谷物收成是否如龜卜預言的那樣就實際見分曉了。為什么秋字又跟火有關呢?這火是“灼龜之火”,龜驗不點把火那哪行啊?
冬的本義就是終,即一年結束的意思。冬也是一個會意字,由夊和兩點構成。夊,我們在夏字里已了解它就是“終止”“到頭”之意。那兩個點又是啥意思呢?古人造字看來頗費心思,此兩點和夊分別代表冬天的三個月,最下一點代表入冬的第一個月,中間一點代表第二月,而夊則代表第三月,也就是冬天終止月。
(摘自《聯(lián)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