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的小女孩藝曈今年六歲,五歲時由于練舞導致截癱,很多人認為,藝曈今后的日子,可能一輩子都要在輪椅上度過了。“我們就不買輪椅!”藝曈的父母不相信命運,他們甚至都沒有買輪椅。從此,藝曈在父母陪伴下走上了一條艱難的康復之路……從截癱到站立,從走路到奔跑,2020年8月至今,藝曈和爸爸媽媽一起頑強地創(chuàng)造著一個個“小奇跡”。
“她可能一輩子要在輪椅上度過”
2020年8月20日早晨,藝曈趁著空閑時間,想先練幾個舞蹈動作,完成舞蹈班打卡視頻任務。做完最后一個倒立動作,藝曈翻下來坐到練功墊上,感覺自己的腿有點麻有點痛,父親王強就讓她坐到沙發(fā)上休息。期間藝曈還說自己想去上趟廁所,這時王強看到藝曈的走路姿勢就感覺不太對勁,等藝曈回來,她還是說覺得自己的腿又麻又痛,王強就過來給女兒揉腿。可是藝曈卻告訴爸爸剛剛他揉自己的腿,她并沒有感覺。
王強心里一咯噔,立馬將藝曈送往了湘潭市中心醫(yī)院。下午,醫(yī)生說藝曈的情況比較嚴重,建議轉(zhuǎn)上級醫(yī)院。于是一家又輾轉(zhuǎn)將藝曈送到了湖南省兒童醫(yī)院。藝曈直接被推進了重癥監(jiān)護室,病情診斷書也下達到了夫妻倆手里:脊髓損傷胸4到腰1。
“那個時候大家都認為我女兒可能一輩子要在輪椅上度過,但我們就是不信!我們就是不買輪椅!”母親袁玲回憶起去年那個場景,依舊歷歷在目。
住院第八天,藝曈被轉(zhuǎn)到了普通病房。在親人與醫(yī)生的共同努力下,藝曈在普通病房待的第三天就能坐起來了,袁玲也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出院。“家庭康復是效率最高的,所以我們當時就把藝曈接回了家。”袁玲說道。
“我的女兒會站起來的”
袁玲開始每天幫助藝曈進行康復訓練。藝曈的腿也從沒有知覺到慢慢有了痛感。雖然有痛感對藝曈來說這是好事,但是卻一針針刺進了袁玲的心里。“剛回家的第一周,每天訓練時,藝瞳痛得撕心裂肺地叫,每當這時,我的心里真的受不了。然后我就會把自己反鎖進臥室,不愿意看到她痛苦的樣子。”袁玲說道。
父母的陪伴,適當?shù)睦懑煟屗嚂釉诙潭虄蓚€月完成了從坐起到站立再到邁開第一步的跨越。考慮到前兩年是康復的黃金時期,所以王強決定自己學康復。
王強之前在部隊待過,懂一些訓練知識,同時他還請教一些病友,多方學習關于康復方面的知識。他最主要給藝曈做的是功能鍛煉,比如坐起、半蹲、深蹲、馬步等,除此之外,王強還會經(jīng)常帶藝曈出去爬樓梯、爬山、跑步,進行綜合鍛煉。不僅如此,王強還研究中醫(yī),經(jīng)常為藝曈做艾灸和按摩。關于藝曈的康復輔助器具,大部分也都是由王強制作的。
為了更好地照顧藝曈,袁玲夫婦更是將小女兒送去了爺爺奶奶家,為藝曈付出這么多,是因為袁玲夫婦始終堅信女兒一定會站起來!
“這個奇跡是她自己創(chuàng)造的”
“女人生孩子是12級痛,而我的藝曈當時經(jīng)受的是11級痛,”袁玲心痛地說道:“但是藝曈從來沒有說過放棄二字!”
藝曈是一個很樂觀懂事的孩子,每天要經(jīng)歷長達五六個小時的康復訓練,在訓練感到疼痛時她會努力忍住不叫出來,因為怕父母聽到會擔心,然后就用盡全力去撕扯床單,把劇痛發(fā)泄在床單上。床單換了一條又一條,藝曈脖子上掛著的混著汗?jié)n和淚漬的枕巾,也換了一塊又一塊。
不厭其煩地嘗試站立、邁步、跳躍,藝曈的毅力也終于換來了回報。2021年1月5日,藝瞳跟著王強來到樓下的停車場跳減速帶,在爸爸的鼓勵下,藝瞳試著起跳了不下百來次,可腳還是沒有離開地面。盡管中間摔倒了很多次,但是藝曈一直在堅持,一直說著:“我一定要跳上來!”終于藝瞳跳到了減速帶上,雖然重心還不穩(wěn),一下就失去了平衡,但她依舊不斷嘗試,之后又一口氣跳了好多個,直到可以自己站穩(wěn)。這也是她受傷后實現(xiàn)的第一次跳躍。
之后王強還給藝曈增加了爬坡的康復訓練。在上坡時,摔倒對于藝曈來說是家常便飯,但她從來不哭,而是立馬翻身坐起,再嘗試上坡。女兒的進步和努力,王強夫婦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六歲半的藝曈,依舊每日堅持鍛煉,現(xiàn)在的她已經(jīng)能夠奔跑了。母親袁玲對此也很是欣慰:“感覺這就是一個過程吧,畢竟女兒和我們都付出了很多,所以我也覺得她能跑起來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這個奇跡是她自己創(chuàng)造的。”
(摘自《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