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萍 劉洪果


【摘要】目的:探究健康人群肺結節篩查中胸部低劑量螺旋CT的應用價值。方法:200例研究對象分別實施胸部X線檢查、胸部低劑量螺旋CT檢查、胸部常規劑量螺旋CT檢查,分別設為參照組、低劑量組、常規劑量組,統計分析各組檢查結果。結果:低劑量組與常規劑量組肺結節檢出率、肺結節陽性準確率、肺癌檢出率、肺癌陽性準確率差異不大(P>0.05),但高于參照組(P<0.05);低劑量組與常規劑量組圖像質量評分差異不大(P>0.05);低劑量組各項掃描輻射情況觀察指標水平均低于常規劑量組(P<0.05)。結論:胸部低劑量螺旋CT綜合診斷價值較高,可在滿足健康人群肺結節篩查需求的同時,減少輻射劑量,讓篩查更具有效性、安全性。
【關鍵詞】胸部低劑量螺旋CT;肺結節;健康人群
肺癌是臨床常見呼吸系統惡性腫瘤,具備浸潤生長、轉移等特征,嚴重威脅人類身心健康與生命安全。肺癌早期癥狀不明顯,常見干咳、胸悶、胸痛、低熱等癥狀,與感冒類似故,因此容易被人們忽視,無法通過外表癥狀識別診斷。研究發現早期肺癌在影像學中多以肺部孤立性結節存在,因此提高肺部結節影像學診斷的檢出率與準確率現實意義顯著。本研究以健康人群肺結節篩查為背景,就胸部低劑量螺旋CT應用價值進行了探究,旨在探尋安全、有效影像學檢查手段,提高肺結節篩查質量和效率。
1資料及方法
1.1資料
從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本院接受健康體格檢查的人群中,遵循自主自愿原則選取200例進行研究。其中男性160例,女性140例;年齡28~64(48.58±8.66)歲;體重指數16~28(23.65±3.23)kg/㎡;吸煙史64例,平均(20.21±6.36)年。經病理診斷肺結節54例,早期肺癌12例。
1.2方法
胸部X線:利用Primary Diagnost DR數字化X攝影系統進行檢查。參數設置:電流400mA,管電壓125kV,掃描時間0.15ms,攝取正側位片,統計分析病灶檢出情況。
胸部低劑量/常規劑量螺旋CT:利用西門子Definition As 64排128層螺旋CT機進行檢查。低劑量組與常規劑量組參數設置見表1。檢查過程中,指導研究對象取仰臥位,保持呼吸平穩,屏氣1次完成全部掃描,由肺尖向下掃描至胸廓入口。由2名經驗豐富影像學診斷醫師進行圖片分析,如果2名醫師結論不一致則邀請第三位資深醫師進行討論確定檢查結果,觀察內容主要包括病灶位置、結節密度、結節形態、結節邊界等。圖像質量根據噪聲、偽影、組織結構清晰度等評價,0~4分,分值越高圖像質量越好。
1.3觀察指標
肺結節與肺癌檢出率、陽性準確率,胸部低劑量/常規劑量螺旋CT圖像質量評分、胸部低劑量/常規劑量螺旋CT掃描輻射情況(包括劑量長度乘積、有效管球劑量、總管求劑量、CT容積劑量指數等)
1.4統計學方法
用SPSS26.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數(n)、率(%)表示,用 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各組檢出結果比較
200例研究對象中參照組檢出肺結節42例,肺癌4例,檢出率分別為21.00%、2.00%;低劑量組檢出肺結節50例,肺癌12例,檢出率分別為25.00%、6.00%;常規劑量組檢出肺結節52例,肺癌12例,檢出率分別為26.00%、6.00%。與病理學診斷結果比較,肺結節三組陽性準確率分別為70.37%(30/54)、88.89%(48/54)、92.59%(50/54),肺癌三組陽性準確率分別為25.00%(3/12)、91.67%(11/12)、91.67%(11/12)。肺結節與肺癌檢出率、陽性準確率兩兩比較,低劑量組與常規劑量組差異不大(P>0.05),低劑量組高于參照組(P<0.05)。
2.2低劑量組與常規劑量組圖像質量比較
常規劑量組評分較高,但2組差異不大(P<0.05),見表2。
2.3低劑量組與常規劑量組掃描輻射情況比較
低劑量組各項指標水平更低,見表3。
3討論
研究發現早期肺癌在影像學中多表現為直徑不足20mm的肺部結節,故可通過肺結節篩查進行早期肺癌篩查、診斷。肺結節篩查中,胸部X線片與胸部CT是較為常用的兩種影像學技術。但胸部X線片易受胸內外組織結構影響,降低肺結節檢出率、準確率。本研究中低劑量組、常規劑量組肺結節、肺癌檢出率、陽性準確率均高于參照組,說明胸部螺旋CT的肺結節篩查效果更好。但在應用螺旋CT進行檢查時,需要考慮輻射劑量對人體健康的損害,降低電流、降低管電壓、增加螺距是較為常用的輻射劑量降低方法。本研究主要通過電流降低方法實現低劑量螺旋CT檢驗,結果顯示在肺結節檢出率、肺癌檢出率、圖像質量等方面低劑量組與常規劑量組差異不大,肺癌陽性準確率均達到91.67%,輻射劑量相關指標低劑量組顯著低于常規劑量組,說明低劑量組可在保證檢查準確性的同時,提高檢查安全性。
綜上所述,胸部低劑量螺旋CT適用于健康人群肺結節篩查,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陳浩浩,裴潞.胸部低劑量螺旋CT對早期肺癌篩查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科學,2021,11(01):196-199.
[2]吳繼雄,李海云,張文俊,等.胸部低劑量螺旋CT在體檢者肺癌篩查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20,18(12):60-62.
[3]徐敏,張迎春.胸部低劑量螺旋CT在肺癌早期篩查中的價值評估[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17):177-178.
作者簡介:
張利萍,女,1986年生,湖北天門人,漢族。貴州醫科大學醫學影像專業,美兆健康醫療放射科醫生,主攻肺結節、顱內鈣化、腦血管等影像研究。
劉洪果,女,1986年生,貴州人。廣東醫科大學護理專業,美兆健康醫療主管護師,專注于健康體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