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超
目前在內分泌科疾病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就是糖尿病,糖尿病病人是由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慢性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疾≡蛑饕且葝u素分泌缺陷或者是胰島素作用發生障礙,一般發病時的主要表現是高血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糖尿病已經成為了威脅人類健康的最重要也是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但是糖尿病這種長期的慢性疾病具有不可治愈性,到現在都還沒有快速根治這種疾病的方法。因此患者必須要長期接受科學合理的治療才可以。但是現在很多患者對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并不是非常了解,在糖尿病的治療上,也存在著很多錯誤的認知。所以,讓糖尿病患者掌握一種合適健康的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本文將著重介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它的目的是幫助糖尿病患者在建立健康的生活行為的基礎上達到健康的身體狀態。這種將衛生知識和患者行為聯系起來的方法是一種非常好的治療糖尿病的手段,能夠對糖尿病患者治療起到重要作用。
一、糖尿病基礎知識教育
全面了解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了解程度、文化背景、知識水平、疾病狀況等,給患者制定個性化的教育計劃和健康教育內容,向患者以及家屬講解有關糖尿病疾病知識如糖尿病的發生機制、主要病因、影響因素等,詳細講解糖尿病的控制方法和措施,讓患者以及家屬如何有效地控制血糖,進行及時的就診和用藥,從而為糖尿病的治療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糖尿病患者飲食指導
飲食控制作為糖尿病患者防治的基礎之一,對控制血糖,預防并發癥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因此護理人員要向糖尿病患者具體講解有關糖尿病飲食控制的有效方式和具體的措施,讓患者通過合理的飲食控制,降低胰島B細胞負荷,控制血糖水平。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體重超標的患者,要充分利用飲食療法來幫助患者減輕體重,改善高血糖、脂代謝紊亂和高血壓的病狀,而不只是依靠降糖藥物。但在飲食治療中,既要注重飲食攝入量,又要注重飲食結構,還要注意以下原則:① 遵循對癥下藥的原則,根據不同患者的情況制定不同的合理的飲食計劃,應選擇低熱量、低脂、低鹽、低糖、高蛋白、高纖維的飲食,同時也要保證食物的多樣化,以谷類為主,以牛奶、蔬菜和豆制品為輔,不食用動物內臟、魚卵等食物,對于甜食更是要嚴格控制;② 保證飲食和運動的平衡,健康生活,嚴格控制體重,保證體重在合理區間內。③三餐要合理分配,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
三、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指導
給患者講解運動的重要性。運動作為目前糖尿病患者治療的公認有效方法之一,能夠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代謝情況,增強身體對胰島素的充分利用,增強胰島素的受體敏感性,消耗機體內的血糖,從而達到降低血糖的效果。運動能夠加速脂肪的燃燒,減少脂肪的堆積,改善脂質的代謝情況。囑咐患者可以選擇自己所喜愛的運動,如散步、慢跑等形式,培養運動的習慣。運動時要定時定量,循序漸進,從輕到重,注重運動中和運動后機體的承受能力,如果在運動中出現渾身乏力、四肢酸軟、出冷汗等情況立即停止運動并采取保護措施。運動的時間可以根據機體的適應能力和環境能力進行調整,一般選擇在清晨,每次運動的時間在30~40 min,一周運動3~4次。在運動中也要控制好血糖水平,如果患者血糖水平過高或者過低都不能進行運動,因為運動后容易發生低血糖的情況。在運動之后半小時到一小時可以測量血糖和心率變化情況。
四、糖尿病患者的藥物指導
醫護人員要囑咐患者定時吃藥,注重用藥的時間、質量和作用機理等,加強對藥物副作用的觀察。首先要加強對患者的指導,提高患者的用藥意識。另一方面要避免重復用藥,注重胰島素的用量。教會患者處理低血糖的方法。有些患者對糖尿病的用藥產生一些誤區,認為長期使用胰島素治療會使患者逐漸增強依賴性,因此在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中加強對患者胰島素用藥的指導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胰島素用藥的合理性有著重要意義。根據患者不同的認知水平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和健康教育內容。糾正患者的胰島素抵觸心理,消除患者的內心顧慮,提高患者治療和服藥的依從性。
五、糖尿病患者血糖監測
由于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胰島素功能喪失或者不能被充分地利用,導致患者血糖升高,加重患者的病情,容易發生各種的急性癥狀和并發癥。因此要加強對患者血糖監測的教育,讓患者定期進行血糖檢查,并根據血糖的變化情況來合理地調整飲食、運動和用藥。教會患者以及家屬學會自行測定血糖,教會患者測定餐前半小時血糖餐后2 h血糖的測量。保持患者的空腹血糖為:3.9-6.1mmol/L,餐后兩小時的血糖小于11.1 mmol/L,如果患者血糖出現持續性的升高現象,隨時就醫處理。
六、有關低血糖的護理
患者及其家屬應清楚了解低血糖的反應,如心慌、頭暈、出汗、面色蒼白、視力模糊等,如患者有上述情況,應立即吃糖類食物或喝糖類飲料,并休息10分鐘以上。如果上述反應持續發作且沒有得到緩解,應立即將患者送往醫院。此外,患者外出時應攜帶能證明自己患有糖尿病的卡片,以便在緊急情況下及時得到幫助。
七、預防糖尿病并發癥
糖尿病患者應定期到醫院進行全身體檢,尤其是肝腎功能、血脂和血壓。注意保持身體清潔,尤其是口腔、足部、會陰的清潔,如果出現皮膚瘙癢的癥狀,也不能抓它。盡量穿寬松舒適的衣服,舒適的鞋子,不要太緊。不要接觸溫度過高的物品,以免燙傷。如果身體有傷口,要及時到醫院進行專業治療,避免出現并發癥。
八、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
糖尿病作為一種終身性的慢性疾病,給患者的生活等各方面造成了嚴重的困擾,患者容易產生心理上的焦慮,壓力增大,心理負擔加重,情緒常常低落悲傷等,對患者的積極治療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因此針對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心理上的疏通,學會傾聽患者的心理訴求,及時給以心理疏導,如果患者抑郁現象較為嚴重可以采取抑郁藥物控制。幫助患者克服心理上的障礙,建立起治療的信心和勇氣,讓患者積極主動接受治療。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關系到我們每一個人,不僅僅只針對糖尿病患者,也不能僅僅只依靠醫生的宣傳教育。應該要把醫生、營養師以及社會工作者等相關群體都結合起來,更多更廣的進行宣傳教育,形成一個體系,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