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勝楨
心臟疾病于生活中十分常見,想必各位讀者也一定聽說過心力衰竭這項病癥。心力衰竭對人體健康影響相對嚴重,與日常生活中,除卻應做好此類病癥的防治外,還應進一步探究心力衰竭病癥產生的原因。本文從科普的角度入手,展開與之相關的知識講解,希望能為讀者心臟疾病診療防治知識的擴充起到一定的幫助。
一、什么是心力衰竭?來詳細了解一下
心力衰竭,又稱之為心衰。其主要指心臟泵功能異常導致的心臟血液輸出量不足,身體各處血液流轉需求量不足,進而影響整體代謝的病癥。心力衰竭致病原因有很多,但無須質疑,其屬于對人體健康影響較大的心臟疾病癥候群,且相對不容忽視。
想要了解心力衰竭,就要先了解一下心臟是怎么“工作”的。一般來說,心臟會產生連貫的收縮和舒張,其動作作用為將血液通過動脈系統將含有氧氣的血液輸送至身體各處,以為各機體代謝提供運轉動力。于體內循環一周的血液經代謝產生變化,且氧氣含量降低,最終會經由靜脈流回心臟,再由心臟將靜脈血泵入肺動脈,通過呼吸將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帶出,重新“儲備”氧氣,再次進入心臟,重新流遍全身。
而心力衰竭的產生,往往是因心功能不全初期心臟自身為彌補泵血功能“努力過度”,最終延展心肌收縮能力下降,心腔變大而導致。前階段可稱之為代償期,后一階段則應稱之為失代償期。從過往經驗來看,心力衰竭病癥多出現于高齡人群,且交易出現于女性群體。根據其病例城市人口居多,北方患得人數大于南方等情況,此類病癥的一些特性也由此顯現,相關人群亦應加強注意。
心力衰竭分為左心衰和右心衰,左心衰影響肺部循環,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乏力及運動耐力下降等癥狀;右心衰則影響身體循環,迸發體循環淤血,患者下半身及腹部會出現相對明顯的水腫。部分患者會產生心臟跳動過快的感受,即使平躺于床上,也會時而感覺惡心、腹脹,甚至出現接連咳嗽和氣喘的癥狀。同時,心力衰竭也是高血壓、冠心病、心肌及瓣膜病等疾病的并發癥狀,部分甲亢、糖尿病、貧血癥患者發生心力衰竭的概率也遠高于常人。心力衰竭并非小事,其存有發展性。如不對其加強關注,及時求醫問診,患者的病情亦會逐漸惡化,后果難以設想。
二、為什么我會患得心力衰竭?
導致人們患得心力衰竭的原因有很多,一般來說,心臟疾病均可引起心力衰竭產生。諸如心肌病、冠心病等常見心臟疾病,均有可能是自身心力衰竭的引發因素,反之,發現心力衰竭,也一定程度代表著此類心臟疾病患得的可能。由此,無論在醫院優先確診哪一方,都要進一步確定對應另一方患得概率和潛在可能。如將心臟病癥因素予以明晰,其心肌、心臟電傳導及心臟瓣膜損傷關聯的疾病皆與心力衰竭有著莫大的聯系。心肌損傷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心肌炎及冠心病。另外,長期飲酒和部分藥品的服用也會促成心肌損傷,引發心力衰竭。心臟瓣膜損傷疾病包括心內膜炎、風濕性心臟病及瓣膜老化。其中,先天性心臟病也存有心臟瓣膜缺陷的類別,亦需加強注意。心臟電傳導系統損傷疾病包括心臟節律紊亂,快速性心律失常便是此類疾病的代表病癥。
除卻病癥,任何感染也會進一步加重心臟負擔,進而導致心力衰竭。因此,人們亦應多加關注肺部感染、感染性心內膜炎等病癥對心力衰竭的引發和加重影響。
三、心力衰竭的治療方式
為了便于人們日常生活的合理安排,在病癥境況允許的條件下,醫生往往會優先推薦藥物治療,此處我們亦優先了解一下治療心力衰竭的常見藥物,其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出于心臟病治療的目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及血管緊張素II受體拮抗劑治療效果相對優異,其可從臨床癥狀的改善入手,切實關聯病癥,有效降低心力衰竭的致死概率。
出于促進體循環的目的,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及利尿劑可進一步促進排尿,優化代謝,減少心臟負擔。但后者容易造成體內電解質紊亂,或具有導致血壓下降、血尿酸升高等不良反應,因此在選用前需咨詢醫生,嚴格遵循醫囑。
出于緩解心跳過快的目的,伊伐布雷定及各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均可有效降低心率,改善心跳節律紊亂帶來的負面影響,降低心力衰竭及其并發癥的發病概率。
除卻上述藥物治療方法,還有諸多植入儀器及手術方法可治療心力衰竭。植入儀器方法主要為除顫器及左心室輔助裝置的植入。除顫器全名心律轉復除顫器,其可實時監測被植入者心跳異常。如若發現室顫,其會主動電擊心臟,消除心律異常癥狀,拯救患者于危急時刻。左心室輔助裝置即為心泵,顧名思義,其可幫助心臟加強血液輸送動力。對于急需心臟移植且尚需等待的患者,其可通過此類裝置有效延長壽命,保證治療期間的身體健康狀況。手術治療方法除卻上述提及的心臟移植手術,還有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手術,其即為人們常說的動冠脈搭橋手術。簡單來說,就是把自身血管搭建在心臟原有的冠狀動脈上,加強血液流通。對于先天性心臟病及后期病變導致的瓣膜損傷,亦可采用瓣膜置換手術。當前時代醫療技術發達,現階段應用微創經導管瓣膜置換術,可極大程度減少瓣膜置換外科手術所帶來的一系列風險。
四、怎樣做能有效預防患得心力衰竭?
為有效預防心力衰竭,人們應于飲食、生活規律、運動等方面進行合理規劃和不良嗜好控制。本身存有心臟疾病的患者應遵循醫囑按時服藥,未患的心臟疾病的朋友亦應定期體檢,及時了解自身潛在引發心力衰竭的一切可能。生活中,應少吃高脂肪、高鹽分的食物,注意突然發胖,保證每天心情愉悅。煙酒自然需要戒掉,多吃水果蔬菜,減少反式脂肪的攝取。運動方面,應優先選擇輕量、易堅持的有氧運動,減少自身運動時的心臟負擔。部分患者心力衰竭相對嚴重,需咨詢醫生選用適當的運動方式。同時,注意肺炎防治,及時接種各類疫苗,提高身體免疫力。需避免作息不規律,熬夜對心臟影響較大,大家應早睡早起,并應用舒適地寢具,以確保睡眠時間充足,優化睡眠質量。
總的來說,心力衰竭并非小事,如果您的親友中有人身體出現此種病癥,應告知其不可輕易忽視,需及時前往醫院求診。在確定病癥后,亦不要灰心。只要我們堅持每日健康飲食、規律作息、適當運動,按時服藥,健康的體魄依舊在未來向我們招手。希望各位讀者在閱讀此文后,能深刻了解到心力衰竭診治的意義,關注自身心臟健康,做好每一件日常防治此病癥的措施。在這里,也祝各位讀者能保持健康體魄,擁有足夠的“實力”對心臟疾病及其關聯病癥勇敢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