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研究替牙期兒童齲齒與飲食及口腔衛生習慣的關系。方法:回顧性分析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替牙期齲齒兒童500例,根據替牙期齲齒兒童飲食及口腔衛生習慣調查結果分析,甜食攝入種類、甜食攝入頻率、甜食攝入后口腔保健措施、刷牙次數對乳牙dmft指數、恒牙DMFT指數的影響。結果:不同甜食攝入種類、不同甜食攝入頻率、不同甜食攝入后口腔保健措施、不同刷牙次數對應的乳牙dmft指數、恒牙DMFT指數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結論:甜食攝入種類、甜食攝入頻率、甜食攝入后口腔保健措施、刷牙次數等飲食及口腔衛生習慣均對替牙期兒童齲齒具有直接影響。
【關鍵詞】替牙期兒童;齲齒;飲食習慣;口腔衛生
前言
不論乳牙或恒牙都可以發生齲齒,病變的進行一般都很緩慢,先是牙釉質發生齲蝕,牙冠齲壞的部位色澤變成灰黯,牙面上不光滑,易有牙垢堆積。齲齒初期患者不感疼痛,當齲洞發展到牙本質時,遇到冷、熱、酸、咸、甜的食物時才發生疼痛(一般是酸痛)。如果齲洞較深,與牙髓接近或蛀穿到牙髓,上述性質的刺激可引起難以忍受的酸痛。齲洞內經常有食物嵌入,發出腐敗難聞的臭氣。隨著齲洞不斷地擴大,牙冠完全齲壞,最后只留下殘余牙根。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替牙期齲齒兒童男女分別占260例和240例,平均年齡(8.25±1.47)歲。
1.2方法
回顧性分析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替牙期齲齒兒童500例,根據替牙期齲齒兒童飲食及口腔衛生習慣調查結果分析,甜食攝入種類、甜食攝入頻率、甜食攝入后口腔保健措施、刷牙次數對乳牙dmft指數、恒牙DMFT指數的影響。
1.3觀察指標
甜食攝入種類包括巧克力、含糖飲料、水果、糖果、冷飲;甜食攝入頻率包括每天1~2次、每天2次以上、每周1~3次、每周4次以上;甜食攝入后口腔保健措施包括刷牙、漱口;刷牙次數包括每天1次、每天2次、每天3次。乳牙dmft指數為9歲以下兒童齲失牙數;恒牙DMFT指數為齲失補牙數。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甜食攝入種類對替牙期兒童齲齒的影響
不同甜食攝入種類乳牙dmft指數、恒牙DMFT指數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甜食攝入頻率對替牙期兒童齲齒的影響
不同甜食攝入頻率對應的乳牙dmft指數、恒牙DMFT指數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甜食攝入后口腔保健措施對替牙期兒童齲齒的影響
不同甜食攝入后口腔保健措施對應的乳牙dmft指數、恒牙DMFT指數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見表3。
2.4刷牙次數對替牙期兒童齲齒的影響
不同刷牙次數對應的乳牙dmft指數、恒牙DMFT指數對比結果差異顯著(P<0.05)。見表4。
3討論
本文實驗結果表明:巧克力、含糖飲料、水果、糖果、冷飲各個甜食攝入種類的乳牙dmft指數分別為6.13±0.82、5.79±0.71、4.68±0.63、6.70±0.94、5.36±0.77;巧克力、含糖飲料、水果、糖果、冷飲各個甜食攝入種類的恒牙DMFT指數分別為2.89±0.35、2.50±0.36、2.02±0.28、2.81±0.53、2.11±0.40,可見巧克力、含糖飲料、糖果甜食攝入種類會導致替牙期兒童齲齒幾率升高。甜食攝入頻率為每天1~2次、每天2次以上、每周1~3次、每周4次以上對應的乳牙dmft指數分別為5.36±0.87、5.80±0.90、4.77±0.81、4.99±0.92;甜食攝入頻率為每天1~2次、每天2次以上、每周1~3次、每周4次以上對應的恒牙DMFT指數分別為3.01±0.50、3.22±0.48、2.22±0.40、2.53±0.39,可見每天1~2次、每天2次以上甜食攝入頻率會導致替牙期兒童齲齒幾率升高。無保護措施以及刷牙、漱口甜食攝入后口腔保健措施對應的乳牙dmft指數分別為6.50±1.04、4.98±0.97、5.64±0.93;無保護措施以及刷牙、漱口甜食攝入后口腔保健措施對應的恒牙DMFT指數分別為3.25±0.43、2.37±0.36、3.12±0.50,可見刷牙、漱口甜食攝入后口腔保健措施會導致替牙期兒童齲齒幾率下降。刷牙次數為每天1次、每天2次、每天3次對應的乳牙dmft指數分別為6.22±1.24、5.70±1.07、5.06±0.95;刷牙次數為每天1次、每天2次、每天3次對應的恒牙DMFT指數分別為2.28±0.42、2.35±0.39、2.19±0.40,可見每天刷牙次數增加可以顯著降低替牙期兒童齲齒幾率。
綜上所述,甜食攝入種類、甜食攝入頻率、甜食攝入后口腔保健措施、刷牙次數等飲食及口腔衛生習慣均對替牙期兒童齲齒具有直接影響。
參考文獻
[1]崔麗麗.兒童齲齒形成的原因分析與護理干預措施研究[J].甘肅科技,2021,37(11):162-164.
[2]葛日芳.綜合口腔護理干預預防兒童齲齒的臨床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15):2655-2657.
作者簡介:董海玲,1986年12月6日,女,漢族,呼倫貝爾市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口腔醫學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