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鈺 朱麗萍

【摘要】目的 對臨床進行無痛消化內鏡檢查發生并發癥的患者具體情況進行總結,并分析常見并發癥出現之后的內在原因,提出針對性的應對策略,了解其具體的防范方法。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的進行無痛消化內鏡檢查并出現了并發癥的患者群體中,抽取60例進行研究,對其主要并發癥的分布、常見并發癥特點及并發癥的發生原因進行對比,并對其原因特征進行針對性研究,了解相應的應對策略,制定針對性干預措施。結果 結果對比對照發現了一個特點,體現在于60例出現并發癥的患者群體,以血壓降低、心動過緩的發生率較高(P<0.05),除此之外依次為嗆咳、操作中血氧飽和度下降和呼吸困難。通過原因分析則發現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包括胃腸道準備不足、麻醉藥物劑量及輸注速度不當、檢查診療操作不夠規范和熟練、患者心理狀態不良等,還需要在具體開展臨床干預的過程中加以針對性地管控,進一步降低相關并發癥的發生風險。結論 臨床現有的無痛消化內鏡檢查進行過程中,出現并發癥的患者以血壓降低、心動過緩和嗆咳等問題為主,而開展干預的過程中,產生這一問題主要與準備不足、患者狀態不良、麻醉藥物應用及診療操作不規范呈現著高度的關聯性,還需要積極進行預防和干預。
【關鍵詞】無痛消化內鏡;臨床檢查;診療;并發癥;常見原因;特點;分析
引言:
從目前的臨床相關情況來看,對于各類消化系統疾病在進行診斷的過程中,消化內鏡檢查是最為常用而且最為權威的一類手段,檢查應用的效果相對較好,也可以配合病理活檢等措施,進一步確定患者所罹患的疾病,尤其無痛消化內鏡技術的普及應用,極大程度上地減輕了患者痛苦,操作的順利性和規范性得到了提高,但本質意義上仍然是一種侵入性的檢查操作。這種侵入性的檢查操作很容易為患者帶來一定的不適感,產生一定的檢查方面的并發癥,尤其是患者在進行檢查之前需要進行麻醉,然后再開始檢查,之前還需要經過系統性的胃腸道準備,為總體的并發癥發生帶來了一定影響。目前可以肯定的是無痛消化內鏡檢查常見并發癥,以血壓降低,心動過緩和嗆咳等情況為主而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相對多種多樣,還需要進一步探究,然后提出合理的應對策略,取得更好的干預效果。基于此,本次研究對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特點進行回顧性總結并積極進行應對。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60例患者都是本院進行無痛消化內鏡檢查發生并發癥的患者群體中所選取,其中患者年齡27-67歲,平均(51.32±11.26)歲,診療方式包括無痛胃鏡、無痛結腸鏡、內鏡下腸息肉切除術、內鏡下黏膜切除術,均在術后發生了不良反應。而在基礎健康情況方面,患者既往健康狀況良好,滿足檢查診療等方法的適用癥,無技術應用的禁忌癥等相關問題,也不存在精神心理、社會功能方面的障礙,對相關健康教育、診療操作方法都能正確的配合、依從。基于此,所有患者彼此高度接近(P>0.05),滿足對照試驗原則標準要求,可以進行對比對照評價最終的效果情況。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相同的無痛消化內鏡檢查,在檢查之前禁食禁飲8h以上,然后清潔口腔、取出義齒,做好腸道準備,完善基礎檢查,然后對其疾病情況全面評估,準備麻醉前準備好呼吸機,連接心電監護。開放靜脈通路,然后進行鼻導管吸氧,流量為2-3L/min,之后使用丙泊酚進行靜脈注射,其劑量為2.0-2.5mg/kg,等待睫毛反射消失之后進行檢查,蘇醒后對其進行觀察。對并發癥進行針對性處理,等待麻醉徹底消退方可結束留觀。
1.3觀察指標
對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對比觀察,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特點。
1.4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利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x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較為顯著,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所有出現并發癥的60例患者在進行檢查后主要的并發癥表現包括了血壓降低、心動過緩、嗆咳、操作中血氧飽和度下降和呼吸困難,尤其以血壓降低、心動過緩的發生率較高(P<0.05),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包括胃腸道準備不足、麻醉藥物劑量及輸注速度不當、檢查診療操作不夠規范和熟練、患者心理狀態不良。患者主要常見并發癥特點匯總詳見表1.
3.結論
無痛消化內鏡檢查,由于會涉及麻醉等問題,因此也就容易為患者在進行檢查之后出現并發癥,尤其與麻醉、檢查前準備等方面呈現著高度的關聯性,產生著必要的聯系。目前主要的并發癥還是以血壓降低,心動過緩以及嗆咳為主,尤其心動過緩和血壓降低這樣的現象產生很有可能與麻醉藥物輸注過快呈現的關聯性,如果患者血壓下降較為明顯的情況下,可以使用麻黃素等藥物,避免患者檢查過程中的血壓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而嗆咳的原因往往與麻醉深度不夠,或者是在沒有達到滿意的鎮靜程度之前,過早地進入消化內鏡,對其神經產生了刺激或者是出現了誤吸。為了積極加以應對,還需要了解患者具體的原因,如果是因為麻醉程度不足,則還需要追加使用藥物等待緩解之后再進行操作,需要通過合理用藥的方式加以預防。而血氧飽和度下降、呼吸困難,一般來說,以肥胖患者出現舌后墜的情況更多見,部分鎮靜藥物也存在著呼吸抑制的作用,因此現階段積極加以預防,還需要在術前術中持續進行給氧,保持氣道通暢。
如上所述,針對常見的并發癥,還需要采取合適的措施,通過合理地調整麻醉藥物,充分進行胃腸道方面的準備并規范診療操作,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張洪梅. 無痛胃腸鏡檢查并發癥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 中國保健營養 2020年30卷16期, 176頁, 2020.
[2] 紅紅, 高鵬. 探討胃腸息肉內鏡下治療效果及并發癥[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性電子期刊) 2020年20卷56期, 107-108頁, 2020.
[3] 周向陽. 無痛消化內鏡檢查患者臨床常見并發癥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研究[J]. 人人健康, 2019, No.504(19):71-71.
[4] 王雙. 無痛胃腸鏡檢查麻醉蘇醒期常見并發癥及其護理方法分析[J]. 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 2019, 000(006):256-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