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本平
結合2020年的《中國眼健康白皮書》中的內容可以得知,大部分兒童青少年的近視率已經高達53.6%,而在大學生群體中已經超過90%。為什么當今患近視的人越來越多?在信息時代下,我們該如何保護眼睛健康那?近視顯然已經成為一種“國病”,許多人都為之苦惱,并且成為了大部分家長的心病,結合國家衛生委會研究內容來看,近視眼在青少年群體中屬于高發疾病,群體特征非常明顯,并且向著年齡小、患病率高,以及近視病情嚴重的方向發展。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如何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吧。
一、近視的影響
結合2018年的數據調查來看,我國的2020年疫情階段中,近視的總增長率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并且已經超過12%,我國小學階段的學生近視率已經高達了16%,高中與初中階段也正呈現增長趨勢,并且人數相較于去年來講平均超過6%。我國的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已經超出了國際標準水平,目前位居世界第一。且隨著青少年人口的增加,還在不斷的增長。所以,綜合性的防控手段,成為當前一項關乎國民經濟的大工程,也是一項集聚民心的系統性工程。首先,家庭是主要的防控戰場,所有家長都應重視并做好第一階段的防控,家長在近視防控工作中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近視當前已經不僅影響著兒童青少年的健康,也影響著國民經濟的進步,我國航天、精密制造,以及軍事等行業對于視力都就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因為我國近視率的逐年上升,導致我國大部分勞動力面臨著巨大的缺口,嚴重影響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兒童青少年,是防控工作的重點階段,也是視力發育的黃金時期,如何用眼以及怎樣有效的開展防控治療,成為決定兒童未來發展需要高度重視的內容。在這一階段中,如果兒童出現近視問題,那么不僅會影響兒童的生活體驗,還會嚴重導致學習成績降低、學習興趣喪失等問題,如果不加以防控,很有可能會變成高度近視,嚴重會致病理性的近視,出現一系列的并發癥等問題。所以,視力不僅關乎著兒童的成績、體驗,也是決定兒童未來事業、生活的關鍵性因素。如果發現兒童患有近視眼,就需要嚴格檢查是否伴隨著眼軸延長、眼底視網膜和脈絡膜萎縮性等退行性病變,這些疾病的特點主要為屈光不正等。根據醫療領域內的研究可以發現,高度近視屬于一種高發性的疾病,在青少年的人群中患病幾率非常高,同時可引起多種疾病并發癥,嚴重情況下還會導致眼盲,而眼盲問題則是成人較為常見的問題,近視眼在我國致盲疾病中位居第六。
同時,高度的近視不僅會降低生活體驗,還會引發視網膜的脫落,以及白內障、黃斑變性、青光眼等,且近視的度數越高,出現并發癥的幾率越大,部分情況較為特殊的患者還會出現眼球萎縮等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眼部護理非常重要,如果出現劇烈運動以及沖擊頭部,例如急剎車、跳水等,都可能導致視網膜的脫落,所以愛眼護眼是刻不容緩的。
二、近視眼不戴眼鏡會恢復嗎?
結合臨床研究結果來看,近視眼不戴眼鏡并不會讓視力恢復。許多家長因為抱有這種想法,認為不給孩子戴眼鏡可以減緩近視度數的增長,或能夠恢復健康視力,但是這就如同慢性病患者不給藥治療一樣。不給孩子配眼鏡,就會導致孩子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嚴重影響孩子的考試成績,并且會降低孩子的生活質量。
三、近視眼如何綜合防控?
在近視眼患病率增長的背后,透露的是家長們在近視方面知識的匱乏。許多家長對于近視問題并不重視,或沒有科學、正確的防控手段,以及在近視眼方面的認識存在誤區等,都會引發兒童出現近視問題。在我國的醫學領域中,認為近視、弱視等是兒童常見的疾病,其中近視是位居榜首的,像其他疾病一樣,雖然發病時無跡可尋的,但是卻又不可預防。所以針對此,進行定期的檢查非常重要,權威專家曾說過“無論是遺傳性近視還是后天獲得性近視,定期的眼檢查均可幫助預防近視的發生?!苯曆墼谌说囊暳Πl育中,遠遠查結果了遠視眼,通過醫生檢查,可以根據患者的遠視程度,以及角膜曲度來預測未來兒童的視力狀況。并且,為兒童定制視力檢查計劃,進行每年的檢查,可以有效控制兒童近視率,眼科醫生們根據每年的實力變化,來幫助預測近視的幾率。
許多兒童在出現近視后,家長們首先考慮為孩子選擇佩戴眼鏡,借助凹透鏡的原理將物體放大,幫助兒童看清事物。不少兒童在佩戴了眼鏡后,出現視力下降的問題,這是因為在選擇眼鏡時沒有選擇合適的度數、鏡片等。當前,國際方面已經開始開展“雙眼視功能檢查”,并逐步替代了單眼驗光。兒童導致視力下降的問題很多,有生理性的與病理性的,所以家長要科學選擇合理的配鏡方式,來減少青少年可能出現視力下降的問題。通過長效的機制來進行綜合防控治療,為孩子的眼睛做好守護,有效綜合防控“國病”。
四、專家給青少年與家長們提出的護眼建議:
1.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是綜合防控第一步。采用“2020法則”,內容主要是20分鐘左右的近距離用眼,有20秒左右向遠處眺望或者用其他的方式讓眼睛得到休息。與此同時,我們要提倡戶外活動時間,自然光下戶外活動的時間每天最好能夠在一小時以上,一周至少7小時以上。
2.做好早篩早查。建立屈光發育檔案,針對近視階段,在兒童0-3歲,以及3-6歲就已經需要建立相關的檔案,并做好早篩早查工作,在兒童入學半年后,可以開始第一次的視力篩查,如果父母一方均有遺傳近視的因素,更要做好綜合防控,為兒童創造充分的條件。
3.保證科學坐姿。在兒童坐車、走路時,盡量避免看書等行為,在躺著時,也避免看書,選擇合適的書桌,保證科學坐姿看書與寫作業。
4.建立屈光發育檔案。提早建立檔案,并由專業醫生幫助預測排查,定期開展屈光檢查,有效發現并防控近視的發生。如果出現近視的傾向,必須及時與醫生建立聯系,并做專業的檢查,及時佩戴合適的眼睛,進行矯正治療以及恢復訓練。也可以選擇近視控制術,便于更有效的控制近視發展。
5.配鏡原則。近視的成因很多,但是總體歸為兩點:1.遺傳因素。2.環境因素。結合遺傳因素來看,我國在眼科醫療中能為患者做的非常有限,遺傳因素導致的近視情況較為復雜,所以要采取針對性的治療。當前,大部分的青少年在近視方面,眼科醫療都建議采用光學干預,這也是一種最普及的辦法,通過精準的驗配,提高眼鏡的舒適度,以及佩戴的持久度,為兒童制定符合自身的方案,才是真正為兒童提供健康的成長條件,幫助維護視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