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倩
【摘要】 目的 研究慢性腦供血不足頭暈患者在臨床護理中采用全面護理干預的實際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6例慢性腦供血不足頭暈患者的臨床相關資料,并借助隨機綜合序貫法將其分為參照組48例和試驗組48例。在臨床護理中,參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試驗組采用全面護理干預。護理2個月后,分別比較兩種護理干預模式的臨床應用效果。結果 試驗組護理總有效率為93.75%,參照組為75.00%,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全面護理干預的應用對慢性腦供血不足頭暈患者具有顯著效果,有益于改善患者癥狀、控制病情發作的同時,又能增強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提高其自護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廣與借鑒。
【關鍵詞】慢性腦供血不足;頭暈患者;全面護理干預;臨床應用效果;治療依從性;自我管理能力
據相關研究資料指出,頭暈是慢性腦供血不足患者最常見的首發癥狀,臨床采用藥物療法雖然能暫時緩解其癥狀,但由于受病情反復、依從性降低等因素的影響,仍然難以取得良好效果。古誠、胡杰等學者研究指出,對慢性腦供血不足頭暈患者采用全面護理干預,既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又能減少頭暈發作次數,效果相對顯著。鑒于此,本研究將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6例慢性腦供血不足頭暈患者作為觀察對象,經分組干預和討論,旨在探究臨床護理中采用全面護理干預的實際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6例慢性腦供血不足頭暈患者,并根據隨機綜合序貫法將其等分為兩組。參照組(n=48)中包含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齡42~78歲,平均(58.92±2.68)歲;發病時間0.5~4年,平均(2.31±0.18)年。試驗組(n=48)中包含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齡42~80歲,平均(59.06±2.74)歲;發病時間0.6~4年,平均(2.28±0.22)年。比較兩組的基本情況,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在臨床護理中,參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試驗組采用全面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包括:①心理疏導:患病后,由于患者需要承受來自身心的雙重痛苦和打擊,從而會引發嚴重的負性情緒,加重其頭暈癥狀的同時,還會進一步降低患者的生活及睡眠質量。因此,醫護人員應對患者加強心理護理,借助家庭支持、積極暗示、注意力轉移、瑜伽放松、成功案例講解、音樂及視頻播放等形式減輕自身疾病對患者心理造成的不良應激反應,同時還應給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和保護,通過不斷關懷、自身言行規范、保持微笑等方式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促使其積極配合臨床各項活動。②健康教育:對患者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等進行了解,并在此基礎上選擇合理的講解方式,耐心向患者及家屬說明慢性腦供血不足頭暈的發生機制,糾正患者對自身疾病的錯誤認知,幫助其消除疾病恐懼感,同時還應指導患者充分掌握疾病的相關治療方案、注意事項等內容,進一步強化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引導其積極主動配合治療。③日常護理:在日常飲食期間,醫護人員應建議患者盡量選擇含有豐富維生素、纖維素的食物,盡可能避免高糖、高鹽或高脂食物,堅持清淡飲食。為增強患者的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醫護人員還應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耐受情況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鼓勵患者堅持進行有氧運動,同時還應注意監測其心率變化,每天的運動時間應不少于30 min。④病房護理:患者就診期間,醫護人員應為其提供安靜、舒適,且具有良好溫濕度的休息環境,注意調節光線,減少各種噪聲,充分放松患者的身心,使其具有充足的睡眠。如遇過度煩躁不安的患者,還可根據醫囑給予其少量鎮靜藥物,幫助患者穩定情緒,確保其睡眠質量。⑤出院護理:患者出院時,醫護人員應再三強調和宣傳慢性腦供血不足頭暈的復發預防知識,免費向患者發放告知手冊,叮囑患者在家養病期間應遵照醫囑建立健康生活習慣,盡可能保持良好的心態,同時還應定期來院復查。
1.3 觀察指標
臨床應用效果評估標準[3]:①顯效:慢性腦供血不足頭暈癥狀基本消失,經常規檢查,各項指標結果均已正常,且不影響患者的生活及睡眠;②有效:慢性腦供血不足頭暈癥狀有所減輕,經常規檢查,各項指標結果明顯好轉,但對患者的生活及睡眠仍有輕微的干擾;③無效:患者病情無好轉,并對生活和睡眠造成了嚴重影響。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 SPSS 24.0 進行相關資料的分析與處理。用(%)表示計數資料,經X2檢驗;用( )表示計量資料,經t檢驗。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種不同護理模式在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如表1所示:
3 討論
由血液粘度增高、血壓降低、頸椎疾病以及微血栓形成等諸多因素誘發的慢性腦供血不足頭暈屬臨床常見的一種老年群體病癥,患病后,大部分患者可自覺頭昏、頭暈、頭痛、心煩、耳鳴、健忘、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典型癥狀,嚴重者甚至還會出現腦梗塞、癡呆等危重并發癥,從而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造成嚴重危害。
在本組課題中,試驗組患者的護理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由此說明,對慢性腦供血不足頭暈患者實施全面護理干預可取得良好效能。
綜上所述,全面護理干預的應用對慢性腦供血不足頭暈患者具有顯著效果,有益于改善患者癥狀、控制病情發作的同時,又能增強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提高其自護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廣與借鑒。
參考文獻
[1] 嚴雪雯. 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在高血壓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應用效果及患者血壓改善情況[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4):663-665.
[2] 古誠,胡杰,呂祥龍. 養血清腦顆粒治療慢性腦供血不足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其對認知功能、血流動力學、血管儲備功能的影響[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9,27(10):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