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婭
【摘要】目的:評價分析多種生化指標檢驗用于脂肪肝診斷的價值及意義。方法:本研究選取60例、2019.10~2020.10本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作為實驗組,并選擇同期健康體檢者60例作為參照組,兩組均進行生化指標檢驗;總結對比兩組的肝功能及血脂生化指標水平情況。結果:實驗組患者的ALT、AST各項肝功能生化指標水平與參照組相比顯然更高,差異具可比性(P<0.05);且實驗組患者的TG、TC、HDL-C、LDL-C各項血脂生化指標水平與參照組相比顯然更高,差異具可比性(P<0.05)。結論:在脂肪肝診斷中,通過多種生化指標檢驗,可盡快發現患者肝功能異常情況,生化指標水平較正常水平呈顯著上升趨勢;有利于臨床早期發現疾病并對病情進展做出準確判斷,進而改善臨床療效及預后。
【關鍵詞】生化指標檢驗;脂肪肝;診斷價值
脂肪肝對人體身心健康的影響在我國肝臟疾病類型中位居第二,其主要病因為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所致。脂肪肝早期發病時無典型癥狀表現,但隨著病情持續進展,會逐漸出現疲乏、惡心嘔吐、食欲下降以及肝臟區隱痛等不良癥狀,病情嚴重時臨床表現與慢性肝炎類似,甚至伴有下肢水腫、腹腔積液等癥狀[1]。可見,脂肪肝具有起病隱匿的特點,與其他類型肝臟疾病癥狀相似,導致臨床診斷難度較大。現階段,生化指標檢驗技術用于脂肪肝臨床診斷,可臨床進一步制定后續治療方案提供可靠的臨床和理論依據。本研究對多種生化指標檢驗用于脂肪肝診斷的價值及意義進行了探討。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60例、2019.10~2020.10本院收治的脂肪肝患者作為實驗組,并選擇同期健康體檢者60例作為參照組,前者性別比為女13例/男17例;年齡抽取范圍介于23~75歲之間,平均測驗值為(53.25±14.68)歲;后者性別比為女14例/男16例;年齡抽取范圍介于24~76歲之間,平均測驗值為(54.03±14.71)歲。兩組組間資料比對,如若P>0.05,則具比較價值。
1.2方法
兩組受檢者均行多種生化指標檢驗,采血前要求患者禁食、禁水12h以上,并前3d食素,盡可能減少脂肪的攝入,要求患者3日后清晨空腹狀態,提前告知受檢者相關注意事項,確保其在臨床檢驗工作可積極配合。采用真空采血管采集靜脈血3ml,在真空狀態下完成血液采集后輕晃血液樣本,確保血液可與抗凝劑充分混合。采血后及時送到檢驗科進行檢驗,離心轉速控制在3000r/min,離心處理維持5min,分離血清后,置于-20℃低溫環境下等待檢驗。而后采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以及配套試劑盒進行檢測分析,嚴格按照說明書施行操作,兩組均于采血后2h內完成檢驗。
1.3觀察指標
對予兩組丙氨酸基轉移酶、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LT、AST)肝功能生化指標,以及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總膽固醇(TG、HDL-C、LDL-C、TC)血脂生化指標進行統計對比。
1.4統計學分析
所有實驗數據均予以全新模型構建并行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以t對采用(x ?±s)表述的計量資料,結果呈現P<0.05即予具統計學意義判斷。
結果
2.1肝功能生化指標水平
統計數據分析,實驗組患者的ALT、AST各項肝功能生化指標水平與參照組相比顯然更高,差異具可比性(P<0.05)。見表1.
2.2血脂生化指標水平
經統計,實驗組患者的TG、TC、HDL-C、LDL-C各項血脂生化指標水平與參照組相比顯然更高,差異具可比性(P<0.05)。見表2.
討論
人體肝臟作用在于脂肪代謝,若肝臟出現脂肪的合成及轉運能力降低的情況,極易導致肝內脂肪物質沉淀,引發脂肪肝,若治療和控制不及時,病情持續發展會出現系列不可逆損傷,具體包括肝纖維化以及肝硬化兩種類型,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及極大威脅。因此,積極探尋有效診斷方案對臨床早期治療脂肪肝具有重要意義。肝穿刺病理活檢的診斷可靠性較高,但創傷較大,嚴重疼痛感較強,患者接受度不高;多種生化指標檢驗具有操作簡單快捷、診療費用低等優勢,當患者的血清學指標較正常數據明顯上升,則表示患者存在肝功能紊亂情況,在脂肪肝發病發展中具有關鍵作用。由于ALT、AST分別位于細胞漿、細胞漿內線粒體中,如肝細胞受損,ALT則會進入血液中,若肝細胞損傷嚴重,對線粒體造成威脅時,AST也會進入血液中,可見,其數據升高則表示肝功能受損;同時肝功能異常會由于脂蛋白合成和分解受阻,導致TG、HDL-C、LDL-C、TC下降上升。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ALT、AST各項肝功能生化指標水平以及TG、TC、HDL-C、LDL-C各項血脂生化指標水平與參照組相比顯然更高(P<0.05)。綜上,多種生化指標檢驗在脂肪肝診斷中可早期發現肝功能異常情況,生化指標水平較正常水平明顯更高;臨床上采用多種生化指標檢驗對脂肪肝進行判斷,對患者病情的進展可進行早發現、早確診,進而改善臨床治療和預后。
參考文獻
馬妍艷.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及血脂生化指標變化的意義探討[J].中國處方藥, 2017,15(6):115-116.
李越.多種生化指標檢驗在脂肪肝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17,6(1):141-142.
楊艷.老年脂肪肝患者血常規及部分生化指標結果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6,37(17):2396-2397,2400.
董明.血脂檢測對脂肪肝疾病的診斷價值探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 15(16):84-85.